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再次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冲锋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普遍使用漫灌手法,低效的根源在于无法实现“精准化”,甚至滋生腐败。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实现精准扶贫,要解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评估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扶贫工作中,开展大数据精准扶贫,可有效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致贫原因摸清楚,把帮扶措施落到位,把扶贫政策送到家,从而打赢扶贫攻坚战。
    大数据甄别贫困人口更快速、更精确
    识别贫困人员是开展扶贫工作的源头。以传统的建档立卡机制,并不能确保扶贫人员的精准识别。正确衡量个体的贫困程度,就必须从多个维度来考虑贫困的标准,包括支出、教育、健康、权利等多个维度,并且保持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在全国的贫困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再考察多个维度的识别数据,无疑是PB级的海量数据,只能凭借大数据时代的先进技术才有可能解决对象识别和对象瞄准的问题。”孙丕恕表示。
    大数据精准扶贫就是采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比对内、外部数据,对贫困人员实施全面真实地识别与评估,为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为每一位贫困户建立“贫困指数”,甄别出最贫困的乡、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户,使贫困深度看得见、摸得着,实现由定性到定量的精准转变。
    大数据让扶贫措施精准到位
    识别出贫困对象后,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不同的贫苦类型要求不同的扶贫模式,盲目拨款不仅无法将政策切实落到真正贫困的地区、家庭和个人,更无法解决多样的贫困诉求,甚至造成腐败滋生。
    然而,在建档立卡、项目资金、遍访等内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与民政、教育、财政等部门数据、互联网数据对接以及大数据分析,可实现致贫原因的精准分析,并协助制定精准的扶贫措施。从而围绕因人因地施策,把产业脱贫、搬迁脱贫、生态脱贫、教育脱贫、保障脱贫等措施,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实现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
    大数据监测和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此外,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全面、动态地掌控扶贫项目实施与资金的使用进度情况,保障扶贫项目精准到位、合理开发,保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有效地运行,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实现扶贫的精准管理,除了要确保扶贫资金准确到位之外,更要根据实际变化,对扶贫对象、扶贫标准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孙丕恕表示,采用大数据手段采集与贫困人员、扶贫项目等内、外部的相关数据,健全贫困监测指标体系,可真实、准确、科学、合理地评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状况及扶贫项目效益,为制定科学扶贫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