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生态立州 打造绿色银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17 云南日报 王永刚 戴振华 参加讨论
登上澜沧江畔景洪工业园区曼沙农场后山,放眼望去,山丘连绵,绿意葱茏,一望无际的紫檀、海南黄花梨等珍贵树木生长茂盛。这里,已经成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最集中、生长最好的珍贵用材林示范园之一。 “我们计划用8年时间种植3480万株印度紫檀、海南黄花梨、柚木、沉香等珍贵树种,建设上百万亩规模的珍贵用材林基地。”西双版纳州委书记陈玉侯介绍,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西双版纳将突出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枢纽等优势,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确立生态文明统领发展新思路 西双版纳州自然生态资源良好,有动物种类2000多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有植物种类5000多种、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被誉为“绿色家园”“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多样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宜人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聚集区、物种基因库、森林生态博物馆,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入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还成了外地人避寒过冬胜地,东南亚傣民族寻根访源之地,国内外游客亲近自然、享受天然氧吧、追求健康环境的热点目的地。 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秉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传统生态文化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聚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目标,西双版纳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坚持不懈发展壮大生态经济,走一条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发展之路,让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州委提出,要构筑三大体系,即生态保护体系、产业支撑体系、保障服务体系。护好“一片林”,即切实保护好以420万亩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00万亩州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种好“一棵树”,即结合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及城乡绿化美化,到2020年种植发展100万亩珍贵树种,建成全国珍贵用材林基地;建好“两个园”,即建设环境友好型胶园,构建多层次、立体型的橡胶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生态茶园,在茶园里套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果,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办好“两个厂”,即建设好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切实解决城乡环境污染问题。 着力推进三大体系新战略 曼沙农场副总经理谢端洪告诉记者,眼前这片珍贵用材林示范园的前身为风化石荒山坡。根据州委建设“百万亩国家珍贵用材林基地”的部署,景洪工业园区和曼沙农场将山地规划为珍贵用材林种植基地。3年来,先后筹集投入700多万元,统一规划,规范种植了格木、印度紫檀、黄花梨、红花梨等珍贵用材林幼树27.35万株,成活率达97%。农场参照橡胶幼林地管理技术规程,招聘30余名林管工分片承包管养,每年实行夏秋两次砍枝锄草,适时施肥、防止病虫害,保障了幼龄树的正常生长。 景洪工业园区把种植珍贵用材树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制定实施方案,以“绿色园区”为目标,合理布局,点、线、面结合,示范带动、推广种植;安排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以曼沙珍贵用材林示范园为龙头,把珍贵用材林树木作为园区市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必选树种,科学搭配种植,并列为绿化考核内容;在橡胶林更新改造中科学配比种植珍贵树种,构建混交林生态体系,探索建设环境友好型胶林的路子。园区呈现出了干部群众见缝插针、广泛种植珍贵用材林的热潮。3年间,全园区范围已种植了3000多亩格木、黄花梨、印度紫檀等珍贵用材树木。 据统计,4年来西双版纳种下了1500余万株珍贵树种。专家概算总价值已超过10亿元,将为全州农民人均储备资源2000多元。这就如同在西双版纳建造了一座实力雄厚、惠及子孙后代的“绿色银行”,不但让当地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可持续发展能力大为提升,还能让更多的群众因此而致富。 围绕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通过抓组织、促创建;抓规划、建机制和抓督查、促落实等措施来持续强化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推进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现代服务5大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旅游建设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来持续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在生态资源与环境体系建设中,认真落实污染减排任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约2亿元,完成38家1万吨以上和58家1万吨以下规模天然橡胶加工企业污染治理,各胶厂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各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2013年和2014年两年连续被省环境保护厅表彰为全省污染减排工作二等奖。扎实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在农村制茶中逐步推广清洁能源。目前,共建成环境友好型胶园23.66万亩,生态茶园34.31万亩。推进“4185”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新建了布龙、易武、路南山等一批州、县(市)、乡(镇)、村级森林、鱼类资源保护区(小区),建立了28.54万公顷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州各类受保护区域累计达55.99万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环境保护执法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据统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启动至今,全州森林覆盖率达80.7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406.9亿元,相当于西双版纳GDP的近4.2倍。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9.7万元/公顷·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为6.77万元/公顷·年,全国为5.52万元/公顷·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9.3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74㎡/人。空气、水环境质量优良,达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水平。其中,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率已基本达标,工业用水重复率81.5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16.93㎡/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9.8%,环境保护投资13.2亿元,占GDP比重的3.95%,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化学需养量、二氧化硫排放完成总量控制指标,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有序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6274吨标准煤/万元。 目前,全州共有省级生态乡镇31个,其中26个乡镇命名为国家生态乡镇;全州3个县市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县(市),晋升国家生态县市验收通过技术评估;拥有184个州级生态村,31户州级环境友好企业,7个环境教育基地(省级1个、州级4个、县市级2个),17个绿色社区(小区)(省级3个、州级6个、县市级8个),133所绿色学校(省级16所、州级43所、县市级74所)。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0元。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6.7亿元,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1.4%。 坚持不懈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西双版纳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正向着环境治理效果明显、环境质量持续优化、生态创建成效显著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预定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