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文化性格的彝族文化旅游开发探析(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8:11:5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罗良伟 蔡波 郭凌 参加讨论
三、彝族文化及彝族文化性格论析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彝族人口为8714.393人。在漫长的迁徙、繁衍、发展的历史中,彝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彝族文化简析 彝族文化是彝民族先民在适合其生存环境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所有民族成员共同认可、维护和传承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建筑、饮食、服饰等物质文化和宗教、节庆、礼仪、风俗等民族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 1.彝族文化的构成 作为一个整体,彝族文化由文化内核和文化载体构成。文化内核即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基因,是彝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塑造彝族文化性格的决定性因素,毕摩文化承载着重要的彝族文化内核。各种文化载体是民族文化的呈现形式,根据本研究对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和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的划分,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是在彝族文化载体中具有公共性和外显性的文化表层、文化符号和符号化文化;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则是在彝族文化载体中具有内隐性和神圣性的文化里层和文化特质的载体,是内核文化的直接载体。 2.彝族文化呈现形式 根据本研究对文化形式的划分,彝族文化也呈现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物质性文化包括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遗址遗迹、历史遗留的主要实物,非物质文化载体则指包括口头文化、民族风俗、语言文字、手工业等活态彝族文化。现实中,彝族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都是围绕彝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种文化形式与前台公共性彝族文化载体和后台隐秘性彝族文化载体而开展的。 (二)制约彝族的内向型文化性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根据本文对影响民族文化性格的因素的研究,影响彝族文化的内向型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一个民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体质体能等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决定性影响。彝族是个山地民族,自有记载以来就在中国西南地区层峦叠嶂、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横断山脉、藏彝走廊上栖息繁衍。正如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所言,由于远离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形成了封闭而相对独立的政体。加上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农业生产和生活都能自给自足。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种包容性不是很强,甚至有些排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呈内向性格的完整而璀璨的文化体系。 2.宗教信仰的力量。毕摩是彝族人的信仰,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毕摩对彝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毕摩文化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彝族毕摩文化中,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神灵崇拜更是构成了彝民族宗教信仰的基础。毕摩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内容涵盖祈福、送魂和治病等,以祖先崇拜、历史记忆和自然崇拜为重要内容的毕摩文化,带有明显的原始宗教气息,这些特征都带有显明的内向特性,铸就了呈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 3.历史渊源的影响。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其族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一个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虽然众说纷纭,却说明了彝族有着久远历史的事实。学术界普遍认同,彝族是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富有优秀传统,具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彝族先民以无比的智慧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为丰富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悠久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铸就了自尊自强、不屈不挠的文化性格。随着经济、历史的不断更替,经济社会发展较滞后的时候,民族文化的内向特性更是显著。 4.民族群体的组群方式或曰民族社会结构也会影响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影响文化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组群模式。家支是以父系血缘纽带为主线构建而成的社会集团,即一个祖辈的后代,不管隔了多少代都还是一个家支的人。对彝族而言,家支是彝族社会结构的核心单位和组群纽带,是彝族社会基本的社会单位。首先,在利益关系上,家支利益始终高于个人利益,若有触犯家支戒律或损害家支的实质利益,则会被驱逐出家支;其次,在婚姻制度上,彝族人实行家支外婚制,不管隔了多少代,同一家支内部的人是不能结婚的;再次,在社会活动中,当一个人或一小家的人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家支群体就会站出来帮忙解决,在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是家支制度的一项基本义务。因此,与西方社会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家支”是彝族社会的基本单位,离开家支,个人独立生活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正是这样一种家支套小家庭的社会结构,强化了族群的团结程度,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促成了民族性格的内向性格。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探索帮助贫困妇女新路径新办法
- 下一篇:修订草原法严守草原生态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