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的繁荣与落寞——《知日的风景》书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方尚芩 参加讨论
书名:《知日的风景》 作者:汪涌豪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6月 关于日本,每个人似乎都有话可说。它曾是国内外学者津津乐道的国民性问题的主体;在文化交融的语境中,它不断从古代中国汲取营养,其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最终却得到一些现代中国文人研究和效仿;在更多人那里,它让人联想到动漫产业、日剧、流行小说、极简艺术和料理美食。日本在人们心目中呈现出复杂和多样的印象,国人对日本文化也抱持不同态度。 《知日的风景》是复旦中文系汪涌豪教授在《文汇报》“东邻浮绘”专栏文章的结集,每篇文章都像打开褶子般的,将日本的文化现象、历史典故结合作者的考述、审视以及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读来耳目一新,品味过后又不禁颔首称是。谈起本书的初衷,作者本人说:“我真的是想学一学老一辈的知识人,他们就是想去了解一个民族,然后去摆正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关系。” 如果说日本文化值得仿效,莫不如说日本在保存传统方面实在令人称道,这也是本书作者贯穿始终的观点(尽管在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冲击下,这些传统也日渐凋敝了,正如本书开篇标题所示,日本传统文化的“背影”如此“落寞”)。诸多文化现象之所以精彩,归根结底,正是因为其背后有着“博大而悠远”的传统文化的支撑。而所谓的传统文化背后,又藏有独特的宗教和哲学。宗教精神、哲学、美学思想融入民族血液,并对个体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潜移默化起着作用。“这种传统博大而悠远,其间,江户时代随町人阶层成长起来的‘职人’传统,尤为影响深巨。所谓‘职人’是指从事各种行当的手工业者,如泥水匠、铸物师、染坊主和油漆师傅,当然也包括料理人。……从农户、渔民到铁匠,各个行当的职人们就是秉着这样的达人追求,执著而安然地将自己的全部心智投注在对象物上,最后竟至于能以一种宗教的禅定之心和哲学的审美眼光看待这些对象了。” 日本的“职人”可以用古希腊的“技艺人”概念加以诠释。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技艺也是一种知识。一般知识是对理念的模仿,一如具体的床是对床的原型的模仿;而施展技艺的制作过程可以内化成一种心理图示,再由技艺人的工作将这种模仿付诸实际。技艺人将具体的事物制作出来,凭借的正是这样一种默会的知识。技艺人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操练中积累经验,肢体不由自主地掌握制作法门,才能制成扎实厚重、一丝不苟而富有美感的手工制品。技艺不单单是一种造物手段,它要靠不断的修行,靠修行中的磨砺、顿悟和领会。 今日的日本文化的繁荣和举世瞩目,不能不归功于这样一种古老的技艺精神或职人传统。正是这些职人的专注投入、对大自然的珍视尊重造就了一种具有“大地感”的日式美学。西方传统美学认为,只有艺术作品(例如雕塑、绘画、音乐、诗歌)才是美的,而晚近才有将非自然和非艺术的对象纳入美学的讨论。墨西哥学者曼多卡说,约翰•杜威是这一讨论的先驱,“在从日常生活选取的无数例证中,杜威举例提及’举杯饮茶’也意味着’欣赏茶杯的形状以及茶的原料的精致’”。在注重材质的“大地感”美学形态中,人们的审美对象也由艺术品转向日常物品。现代人的审美转向或许也是日式美学在现代社会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种对古老文化的尽心呵护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深入骨髓的人生姿态。笔者之前对相扑的了解实在肤浅,直到看了本书开篇《落寞的背影》。作者说,相扑 “与其说是运动,不如说是文化,说到底,它是日本文化最精粹绝好的体现”。它曾风光多时,被视作“国技”,在20世纪40年代列入日本学校科目。相扑力士要想成为武林高手,着实出师不易,必须经受严苛琐细的专业训练和无穷无尽的耐力训练,并且努力提高内在修养,饮食、医学、生理甚至汉诗样样都得学习一番。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吧:“相扑崇尚等级,在熬到第五等‘十两’、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一个力士通常能做的就是在部屋(相扑会馆)里擦地、洗衣、扫厕所,乃或给师兄梳头”,“相扑规定同一部屋的力士必须挤在一个房间,5点起,9点睡,不得随便外出,也不许喝酒”。然而现如今,世人似乎忘记了这些苦行条例,或许也不是遗忘,只是这种努力方式不再被时代认同。人们开始嘲笑这些像新生儿般裹一条兜裆布的大力士,相扑文化逐渐式微。记得周防正行电影《五个相扑的少年》用戏谑手法感慨了这一传统文化的凋落:在大学社团招新季,相较于其他热火朝天的社团,相扑社毫无人气,好不容易凑了几个社员,也都是些四处碰壁的残兵败将。可想而知,世人的不理解加上学习过程的艰难,相扑手便十分落寞了。相扑的“落寞背影”也可看作相当一部分日本传统文化的缩影。 有人把日式美学的精神概括为一个词“wabi-sabi”,一种由简单、朴素、自然甚至粗粝之物反应出来的不完美的美。本书作者认为日本的美在“寂灭”,这种寂灭与wabi-sabi的类似之处是,都强调了简单、纯粹、静寂、枯高这类品质。“他们常常凝然湛寂于一切浮华事象的背后,通过纷杂的人事变幻,透看其内藏的枯寂本质,或尽可能让种种浮华事象,约敛为无限的至简与大静,然后再从此至简大静中,领悟枯寂所特有的粹美”(《寂灭之美》)。这种带有神道佛色彩的“寂灭”美学与日本人对死亡的迷恋合二为一。 不过,本书作者无意于将所有文化现象统归为某一本质,而是将每一个文化现象作为论题,仔细讨论,深入挖掘其中的深意,这种就事论事的风格使得每篇文章都充实有看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天堂岛”旅游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
- 下一篇:缅甸大选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