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民族高校民汉双语高等教育的探索之路——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汉双语高等教育为例


    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汉双语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民汉双语教育最高层次的民汉双语高等教育,其发展从无到有,在教育制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而民族高校在开展民汉双语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南民族大学(以下简称“西南民大”,原名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于1951年6月,从建校伊始就将开展民汉双语高等教育作为主要任务,逐渐探索出民汉双语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对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西南民大的民汉双语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可以分为5个发展阶段。
    1951-1956年是创办起步阶段。西南民大1951年开始招生,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按一定比例招收少部分自愿为兄弟民族服务的汉族学生,举办民族语文班、农业畜牧兽医班、司法检察班、师资班和体育训练班等。这期间,由于多数学员不懂汉语,学校采取了“课上翻译教学,课后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辅导”、汉语文“速成识字法”、编写双语教材等途径,开展民汉双语教育。同时,学校加快了对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如第二期的民族语文班,学员从第一期毕业生中择优选留部分汉、藏、彝族学生,分藏语文、彝语文两个专业班,分别强化藏、彝语文的教学,以适应当时民族地区对双语翻译人才和民族语文工作人才的急切需求。这是学校开展民汉双语教育专业化的雏形。1956年,学校专门成立了藏语文专修科和彝语文专修科。总结西南民大这一时期的民汉双语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首先,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培养了民族地区急需的民汉双语人才;其次,开创了各民族共同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模式;第三,为民汉双语高等教育打下了基础,使民汉双语教育逐步专业化、正规化。
    1957-1976年是受挫停滞阶段。1957年,西南民大在原有的藏语文专修科、彝语文专修科的基础上成立了民族语文系,设藏语文和彝语文两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批本科专业,也标志着学校民汉双语教育开始走向正规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随后的历次政治运动,让学校教学工作受到冲击,不少著名的专家、教授被迫调离学校。1959年,民族语文系改为政治语文系,当时的民族工作也出现忽视民族语文的倾向,以致该系在1960年停招。“文革”时期,学校遭受巨创。1966年,西南民大停止招生,教学活动陷于停顿。直至1973年,学校才恢复办学,1974年全面恢复系(科)设置,其中设有语文系,下设汉语文专业、藏语文专业、彝语文专业。
    1977-1989年是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是年,西南民大的藏语文、彝语文两个专业作为首批本科专业进行招生。此后,学校的民汉双语教育工作步入正轨,教学计划不断规范,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各方面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师资力量不断强大。这期间的民汉双语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民族语文翻译人才和民汉双语师资为任务,教学计划基本上是按照这一任务来制订的,如彝语文专业1985级的培养目标为“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彝语文师资和彝语文翻译工作者”,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汉语写作、现代文学史、文学概论、凉山彝语语音及规范彝文、彝文文选及习作、凉山彝文语法、彝族古文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调查讲座等。学校在加强民汉双语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例如,《彝文检字方案》、《彝汉词典》分别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简明藏文文法》(上、下册)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沙马拉毅教授始于1982年的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研究,其彝文编码输入方案被命名为“沙马拉毅输入法”,彝文信息处理标准被批准为国际标准。
    1990-2000年是深化发展阶段。1990年,西南民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被批准为硕士点,这使民汉双语教育又上了一个台阶。之后,在办好藏、彝语文硕士点的同时,学校又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拓宽或改造,如增加了彝文信息处理、藏族语言文化研究等方向,拓宽口径、多样化地大力培养民汉双语研究人才。针对本科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学校将优化教学计划作为教改的主要内容。1992年,按照学校提出的《关于修改我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藏、彝语文两个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专业改造,在保留原来的培养语言文学类人才的同时,根据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办各专业方向。如藏语言文学专业,采取了学生进校先学习藏汉两方面的语言文学类课程、三年级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选学专业方向课程组的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课程组有藏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经济管理、文秘、文字信息处理、法学、民族学、宗教学等。
    2001年至今是全面提升阶段。进入21世纪,学校民汉双语教育专业更注重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更注重于因材施教和学生各项发展,教学结构和专业层次也得到了全面发展。2003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至此,学校实现了民汉双语高等教育各层次齐全的目标。2004年,学校全面推行学分制,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建构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学校各专业包括民汉双语教育的专业边界逐渐淡化。这期间,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于2007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60多年来的民汉双语高等教育,是我国民族高校民汉双语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我们注意到,民族院校民汉双语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发端于培养民汉双语工作者,在民族地区需要大量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下,人们考虑培养民汉双语皆通的应用性人才时,总是囿于对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造,即考虑的是“民族语文+其他专业学科”的培养模式,是基于语言文字来考虑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有一定局限的。在民族院校民汉双语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中,我们除了深化现有培养模式的改革外,还应该拓宽一下思路,就是在培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领域人才的同时,强化双语教育,即考虑“其他专业学科+民族语文”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民族地区需要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民汉双语兼通的人才,这也许是民族高校今后开展民汉双语高等教育应着重探索的方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