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浅议如何做好民族语文工作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州省各民族在开发祖国大西南边疆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来看,贵州省各民族既有共同奋斗,也有相对独立的发展,是一种不断融合的过程和趋势。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由于地域差异,各民族相对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贵州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由于贵州开发时间较晚、地理环境独特等原因,使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发展,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早已飘洋过海,蜚声中外,就是很好的例子。特别是侗族大歌,2009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足见其艺术价值之所在。贵州的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早在上世纪50年代,通过学习掌握了民族文字的干部群众,用民族文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资料并保留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革”对民族文化造成的损失。民族文字恢复使用后,群众用民族文字记录整理民间文学,进行书面创作的成果则更多。台江县农民王安江,用苗文记录整理了7000多行的苗族长篇叙事诗《仰婀莎》,受到文学界的好评。由于在社会影响较大,他因此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榕江县文化馆“金婵侗族少儿艺术团”1985年创立以来,经常用侗文创作优秀的侗族少儿歌曲并在学校里开展音乐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2年被国家教委、文化部等单位授予“全国校外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民间文艺家唐春芳自50年代起就用苗文创作歌曲、诗歌,其作品《歌颂民族区域自治》等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彝语文工作者更是凭借彝族丰富的传统文献资料,整理出版了60多部彝文典籍资料,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继超同志因对彝文文献翻译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被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受到国家民委的表彰。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青壮年进城务工的增加等原因,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少数民族文化被淡化和同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如何把党的政策落实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措施,是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工作。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以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民族语言的消亡,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化的消失。语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语言一旦消失基本无法重新恢复,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要努力为民族语言文字营造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之得到有效的使用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任务,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民族语文工作,才能够传承好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