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谈谈传承布依族语言的必要性


    从布依语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退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居住在城区的布依族,因工作进城及进城从事经商、打工等,从而导致平时接触到的同胞大多是不会讲布依话的人,因而没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机会。二是城郊布依族村寨,使用布依语言的情况也非常严峻,目前大多数村寨大人小孩讲的是一口的汉语,他们在本村或村外都是用汉语交流。除了60岁以上老人能讲简单的常用语以外,其余的人都不会讲也听不懂布依语。三是居住分散的布依杂居村寨和杂居户。解放前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些村寨的布依族人民为了避免遭受歧视和伤害,不得不忍痛放弃自已的布依语言,在社会交往中不再用布依语言交流,在族内及家庭中很少用本民族语言交流,致使其子女没有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布依语言逐浙在失传,加之受多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使这些村寨布依族听不懂布依话也不会讲布依语了,这些村寨的布依语言早已消失。
    民族语言的消失,就难以区分族别,只能是体现在户口册和身份证的族别栏内。语言的消失,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因为他已失去形成民族的重要特征——语言。
    笔者认为,按照现在布依语消失的速度,预计要不到一两代人,布依族语言必将在城镇社区彻底消失。然而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代替不了该民族认识和诠释社会的独特方式,一旦布依族语言消亡,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语言结抅,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口头语言传承与保护措施。比如在罗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层次时,将“口头语言传说和表述”放在首要的位置,强调口头语言传说是我国乃至人类非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识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明确的界定,其中“口头语言传说”被列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项。国办发『2007』2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民委发『2008』33号文件,国家民委、文化部《关于进一歩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黔族发『2008』12号文件《关于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都明确指出:要把民族古籍文献和口碑古籍文化工作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加大对口传文化古籍的挖掘、整理及录制工作,做好传承人的保护等工作。
    此外,布依族同胞要尊重和珍惜自已的语言。布依语言是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斗争,才得到世代流传,继承和发展起来的。语言是形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和特征之一,是一个民族内部唯一相互交流的工具,是民族内部成员之间互相联系的情感纽带。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历来强调,不仅要尊重少数民族语言,而且要大力帮助少数民发展语言文化。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包括个别少数民族在内,对讲本民族语言不理解,认为讲本民族语言,是讲“黑话、外语”等,轻蔑嘲笑,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忘记了自已是少数民族,是自已不尊重自已的表现。
    笔者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它的功能是相同的,不存在优劣、美丑、贵贱之分,多懂几门民族语言何而不为呢。我们都以有自已的语言和会讲自已的语言感到自豪。作为民族特征的语言,成了识别和区别不同人们共同体的重要尺度,也成为人们进行社交、互相竞争、生存发展的主要条件和基础。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已写入宪法,有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我们都应当无所顾忌而理直气壮地使用民族语言。
    所以说,布依语言传承与保护,核心问题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抓起,从民族文化进校园抓起。在这方面,黔西南自治州做得比较好,他们几乎从幼儿园到小学,每班都应设有布依语、汉语——汉语,双语教学课程,还在校园里办起布依族舞蹈、戏曲、传统体育等班,这是传承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最好举措。 
    总之,布依族语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要让布依文化继续焕发她的光彩,这不仅仅只是本民族自己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多方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统一和拿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人民族文化继续焕发她的光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