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保护与建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实意义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现状
    少数民族文学,过去将其归入“民间文学”,后来在陈思和等学者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有一章“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介绍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但是中国56个民族的文学目前尚未完全纳入“中国文学”领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因素:进入汉语文学领域的更多是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本民族领域里知名度较高,比如北方游牧民族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萨满神歌》等,研究者众多,研究方式成熟而且成果较多。而南方民族的研究明显不如前者,因而可研究的空间较大。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进入汉语文化圈,有彝族的《阿诗玛》和傣族的《孔雀公主》等,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其民族母语文字的文本基础上翻译为汉语文本的。新中国成立后,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文学通过翻译进入汉语文学领域。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有些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但是并不表示没有文字的民族没有文学,相反,他们拥有丰富的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如何对待口头文学、口头文学能否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视野?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云南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景颇族。在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中,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其民族和人口数分别占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三分之一,这些民族中有的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跨越到当今社会的民族,他们居住区域多在边境线或高山峡谷地域,完整保留刀耕火种农耕生活,其口耳相传的口头诗歌种类多,以歌叙事是口传文学的特点,且叙事风格独特唱腔优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因而保留了本民族较为原始的口头传统。比如,在田野调查中收集到布朗族口头诗歌,歌唱者大多为农民而并非专业艺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完好保留原生态演唱技艺。其演唱具有固定演唱和即兴演唱两种形式,生动直观地显示了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情感,真实传递了地域民族原生态审美情趣,这些口头诗歌蕴涵了其民族历史地域文化因子。目前,尚未引起学界对其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保护和研究将促进当下云南民族和谐发展
    从保护文化多元性角度看挖掘、保护和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文学,对云南今后民族文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学术视野看,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的保护,对建构“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朝戈金提出的对口头诗歌的“生产性保护”方法,对于云南具有可实践的意义。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数量多、种类丰富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是其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步入当今文明社会中依然起到教育后代的作用,在口头诗歌里叙述本民族的历史由来和礼仪规矩。口头诗歌具有信息的传递、文明的赓续作用。正因如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类分类中,口头传统排在第一位。随着云南的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变化,特别是技术手段的进化和社会组织运作方式的变化,当今的社区交往和人际交流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手机微信等信息的现代化变革和人口较少民族接受汉语程度的增强,其母语口头交际方式特别是口头艺术诸门类,比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等的延续和发展,就受到很大影响。朝戈金提出:“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环节。那么,口头传统能否纳入这样的保护工作框架中呢?这并不取决于口头传统本身具有什么样的特质,而取决于该项遗产的大众消费状况和前景。如果人们愿意掏腰包去剧场观看史诗演述,那么,我认为史诗也可以变成生产性保护的艺术品。遗憾的是,史诗这种文类,主要产生于人类文明的相对早期阶段,它所处理的题材、主题和人物,它所传递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情操,它所运用的语言和采用的艺术呈现方式,都是面对特定历史阶段的人们的。虽然说,那些伟大的史诗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但就总体而言,无论在哪个国度,今天已经很难通过市场手段来挽救濒危的史诗演述传统了。”这些观点,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采用生产性保护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保护与建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实意义
    对于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文学口头诗歌内容和样式。因为,口语思维与书写思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常常采用文字社会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与非文字社会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非文字语言的思维和表述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一是添加式而非递进式,二是聚合式而非分析式。非文字思维具有保守和传统化,优点是贴近人文生活世界,有了对这种出自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的深入分析,再去理解口头诗歌的若干属性时,就会容易一些。口头诗歌在民间的传播会对作家文学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口头诗歌有机融合到“少数民族文学”领域,有利于拓宽和丰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的口头诗歌,注重演唱形式和语言表述程式,如旋律、音韵、程式化句法、诗节和叙事范式,以视觉效果、声腔的高低和音质问题、乐器的配置、乃至服饰装束等多维立体方式叙述情感世界和生活习俗,这一样式文学改变了文本文学的单一局面,丰富文学的文本理解,口头诗歌的生活化特点更能引发读者共鸣,一些生活智慧内容引起读者的趣味,充满生活情趣的民俗作为群体文化意识的内涵是丰富的,也包含初民群体的生活审美意识,这正是作家文学所欠缺的。
    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口头诗歌研究,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文学进入汉语世界,其发生、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文学本体的一般现象和规律,而且在融入汉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汉文化之间交叉互补、互容互渗且不断走向“混血”的文学精神构成,让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组成了新的“中国文学”。人口较少民族口头诗歌的收集与保护,可以改变原来单一的文化版图和独立的文化背景,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复杂化,过去在单一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单纯人生变得繁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主体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样。少数民族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弹性互动形成自己风格,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强有力的冲击、交融、重塑促成,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的自我变革所致。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绚烂的民间文学,他们与本民族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跨汉语际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让当代读者发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充满民间精神的文学宝藏,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钟进文指出:“大文化的建设是不应该漠视或忽略这些细小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有利于民族和谐。研究者应该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群体状态方面,从文化、艺术、正义、美德诸方面,加强古老智慧和人文韵律的发掘和保护。
    (本文是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珍贵文化保护与现代发展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001。作者1系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作者2系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