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民族教育向全面提升迈进


    连日来,“民族教育”登上了媒体“热搜榜”。8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8月18日在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部8月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引发持续关注,使人们对《决定》即将给民族教育带来的变化充满期待。
    《决定》指出,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各项具体措施的布局和安排上,处处彰显了“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决心和信心。民族教育即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缩小差距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我国705个民族自治地方县级行政区划全部实现了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一个空前壮举。
    “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一些山区办学条件仍较为落后,教育结构不甚合理,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再次吹响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号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新蓉表示,在缩小发展差距、依法治教、加大办学力度等方面,《决定》有明确的部署,这将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郑新蓉告诉记者,从发展目标上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此次《决定》强调“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从“协调发展”到“全面提升”,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优化结构 立足民生和民心
    针对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决定》进行了全面部署,几乎涵盖了教育的所有领域。然而,全面并非没有侧重。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优先设置与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学校,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设置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调整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支持办好师范类专业等,都是“有所侧重”的明确部署。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必然需要一些原则来指导。郑新蓉认为,发展民族教育,本质上不是发展高科技,赶超世界水平,而是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决定》中明确提出民族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为导向”,应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
    毛力提·满苏尔也提到,随着“一路一带”等政策的实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从原来的“大后方”,变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立足实际需要,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结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提高质量 狠抓薄弱环节
    《决定》中对民族教育发展目标进行了指标化,如到2020年,民族地区学前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0%、70%;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努力消除辍学现象;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郑新蓉看来,这些提法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是接近的。看似目标的指标,实际上最终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落脚点。
    “教学质量不能单从一个标准去谈,比如升学率。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尤其应该有些自己的标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认为,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应该从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去衡量,应该从对当地孩子的身心健康、文化传承的作用等角度来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对民族地区教育的财政支持,应该更多投入到基层教师身上。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引导鼓励受过较好教育的民族青年回乡执教,他们既了解本民族文化传承,又学习了现代知识,能更好地推动双语教育发展,也是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