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平: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2:11:0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许艳平 参加讨论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需要适用的语言人才支持。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途径之一。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提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国内外各级学校从事汉语教学,能够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实际上,大多数学校主要着眼于培养国际汉语教学师资。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适当调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口径,瞄准“一带一路”建设语言人才需求来开展培养,不仅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服务,而且有利于解决该专业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语言需求,如有学者所说的语言文化融通需求、语言产品需求、语言应用服务需求、语言学术需求等。对有些需求,现有的国际汉语教师可以应对,对有些需求却难胜其任。这就需要培养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扎实专业基础的多语种人才。 针对“一带一路”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除了培养汉语教师之外,还应关注如下两种需求:一是语言产业发展需求。“一带一路”建设带热了语言产业,如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艺术、语言创意等。这些语言产业需要相关的语言人才。二是地方需求。全国有近20个省市区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区域不同,发展重点不同,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密切联系各区域“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人才需求。 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一带一路”建设语言人才需求的实际和各校的定位,通过增减并调等方式,调整和优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第一,调整外语课程。丝路国家小语种的地位需要凸显,“英语一家独大”的局面亟待改变。至于选择何种语言作为“一外”或“二外”,各校可根据区位实际、外语人才储备等情况来确定。例如,广西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广东南亚小语种课程;黑龙江高校可以进一步强化俄语课程;重庆可借助“渝新欧”铁路直达波兰的优势,开设俄语、德语、波兰语等课程;湖北地处中部,不具备临海靠疆的地理优势,但向西开放比“面朝大海”更加便利,因而可以酌情增设俄语、德语、法语等课程。 第二,调整文化类课程。外国文化课程,如“西方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国际礼仪”、“跨文化交际”等需要调整重心,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倾斜;也可以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和社会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奠定基础。据报道,北京大学从2015年秋季开始陆续开设“当代阿拉伯世界”、“东南亚文化”、“中俄文化交流史”等课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现有的“外国文学”课程要打破两个不平衡:一是打破区域不平衡,改变欧美文学一统的现状,适当增加俄罗斯、东南亚以及阿拉伯等地区的文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二是打破时段的不平衡,压缩中古和近代内容,加大现当代文学比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当今社会。 中国文化课程,既要讲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也要突出地域特色。对于那些特点鲜明、影响较大、能够服务“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的地域文化也应该适当吸收,如江浙丝绸、湖北青砖茶、江西瓷器等。 第三,增加商务课程。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商务汉语也颇受关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了“商务汉语教学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先后建立了“国际商务汉语教学与资源开发基地”等。但真正将“商务汉语”纳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校并不多,增设“商务汉语”和相关国家商务外语很有必要。此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商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定位,考虑开设电子商务课程。 调整实践教学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要改变只重视教学实践的做法,应该围绕“双创”国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第一,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可根据各校新确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一带一路”建设对语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类型和环节,整合校内外相关优势资源,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尤其应重视同国内外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据了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广西、云南、新疆、黑龙江等省区高校凭借地缘优势,同丝路国家的文化教育机构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办学,学生可以在国外开展教学实习,参与文化交流、项目管理、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提前熟悉了目标国家环境。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第二,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培养目标上说,将来是要到国外从事相关工作、独当一面的,不少工作可能会具有挑战性和开拓性,因此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非常必要。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高校纷纷成立“众创空间”,搭建“双创”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设施设备、风险资金等保障。可利用这些条件,做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双创”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创业。同时,结合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据悉,2015年复旦大学启动国际商务汉语浸润PCI项目,尝试将课程学习、企业实习以及创业孵化融为一体,受到留学生欢迎。该方式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