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崔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我国历代史书数量之大,恐怕在全世界是少有的,以作史出名的人也非常之多,但能够称得上为大家的却寥寥无几。所谓大家应当是有独到的见解,开一代的风气,即令生前被埋没但幸有著作流传下来,为世人所景仰,成为一代宗师的人。我认为有清一代史家辈出,多是在二十四史中讨生活,其能跳出这个圈子,抛弃门户之见,独树一帜的,在乾嘉时,北方有崔述,南方有章学诚,而崔述的成就尤大。
    一、崔述的家世与生平简介
    关于崔述,我曾写过一篇《崔述在古史辨伪上的贡献和局限》,发表在《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上,由于篇幅的限制,只刊出这一部分, 对于崔述的家世和生平几乎完全未谈到。这里先谈谈他的家世和生平,作为前文的补充。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今河北省)大名府魏县人。父元森,字灿若,号闇斋,贡生,宗朱熹之学。崔述7岁至14岁时,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 读书的方法与一般人不同,崔述在《考信录》自序上说:
    先君教人治经,不使先观传注;必先取经文熟读潜玩以求圣人之意,俟稍稍能解,然后读传注以证之。
    自读书以来,奉先人之教,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于经传。久之而始觉传注所言有不尽合于经者,百家所记往往有与经相悖者。
    这种读经书的方法是崔述一生最得力的方法,因为先去掉传注的成见,才能看出传注与经不合之处,才会产生怀疑。他的《考信录》及其它辨伪的书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乾隆十九年(1754),述年15,与弟迈同至大名府应童子试,受知府云南石屏朱煐的知遇,榜发,崔述名第一,兄弟同入学。自乾隆二十年(1755),知府朱煐召述至府内晚香堂和他的儿子士琬同学,延师教读,直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朱煐被调任,8年间皆在府内读书。崔家本寒素,又经两次漳水决口,魏县被淹没,家产荡然,幸赖魏县知县受朱煐之托,聘请述父元森到本县义学去教书,才得勉强糊口。乾隆二十五年(1760),述年21,应顺天乡试,中副榜。崔述在朱煐署中8年,受益极多。崔述兄弟送别朱煐后,遂入京会试,兄弟同中举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述年34,元旦,著《春王正月论》,这是初稿,后经几次修改,改题《三代正朔通考》,为《王政三大典考》之一。
    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弟迈死,年39。迈字德皋,幼聪慧,7岁能文,20岁与兄同榜中举人。著有《古文尚书考》及《讷庵笔谈》。《笔谈》今摘入《考信录》中,《尚书考》采入《尚书源流真伪考》中。兄弟二人皆未见阎若璩等之书,然考证结果往往不谋而合。
    乾隆五十三年(1788),述年49,作《五服异同汇考》。
    乾隆五十六年(1791),述年52,《洙泗考信录》初稿写成。这是《考信录》第一部,以后继续删改,直到嘉庆十五年(1810)才完成定稿。此书经八年而成初稿,又十九年方成定稿,可见崔述对于著作的认真精神,足为后学楷模。
    乾隆五十七年(1792),崔述来北京与云南石屏人陈履和相识,这在两人的身世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事。陈履和字介存云南石屏人,他来北京会试,他在少年时听到他的同乡朱煐称道崔述的才华,又看见崔述给朱煐写的墓志,即对崔述非常仰慕。来北京后偶然见到崔述,读了《洙泗考信录》等著作,十分倾倒,乃拜崔述为师。陈对于崔述真是五体投地崇拜,并且立志以刊行老师的著作为己任,以后他真的实践了他的志愿,《考信录》中许多篇最早的刊本都是陈履和刊印的。
    但是崔陈在北京相聚只有两个多月,以后即未再见面。这两个多月的会见竟使一个在河北,一个在云南,不仅发生师生关系,而且使老师的著作竟赖学生的努力得以流传下来,这一段奇缘真是千载难逢的动人的故事,令人读了为之感动。
    嘉庆元年(1796),述57岁,任福建省罗源县知县。
    嘉庆二年(1797),述58岁,在罗源时陈履和之父万里任江西广丰县知县,履和亦随父在广丰,刻崔述书四种:1.《补上古考信录》三卷;2.《洙泗考信录》六卷;3.《经传禘祀通考》一卷;4.《三正异同通考》一卷。这是陈刻崔述著作最早的几种。
    嘉庆四年(1799),述60岁,四月调署上杭县。次年又回罗源县。
    嘉庆六年(1801),述62岁,在罗源署中刊《三代经界通考》,与陈履和前刻的《三正》《禘祀》两考合为《王政三大典考》。此书与《考信录》同为崔述的重要著作。
    嘉庆九年(1804),述年65,作《竹书纪年辨伪》,对古本提出"纪述三代事多荒谬",对今本则举出十证,指为伪书,其辨伪可谓目光如炬。
    嘉庆十年(1805),述年66,《考信录》三十六卷成书。但尚非定本,此后常有改定。
    嘉庆十一年(1806)年,述67,居彰德,改刻《三代正朔通通考》。
    嘉庆十三年(1808),述年69,陈履和在南昌,刻《唐虞考信录》。
    嘉庆二十年(1815),述年76,整理其书稿共34种,八十八卷,作遗嘱,"俟滇南陈履和来亲受之"。
    嘉庆二十一年(1816),述年77,二月卒。六月陈履和至,受遗书。道光四年(1824)陈履和任浙江东阳知县,在署中刻述遗书19种五十四卷。次年履和没于任,未刻者尚有15种,三十四卷。陈所刻者今甚难得,光绪元年(1875)有聚珍翻印本,光绪五年(1879)有畿辅丛书本。日本珂那通世于明治三十六七年间(1903-1904)刻于日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顾颉刚编定的《崔东壁遗书》,1983年上海古藉出版社又重印,但与亚东本不完全相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