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3)

三、积极地提倡和模范地实行百家争鸣
    范文澜受到毛泽东又一重要影响,是积极地提倡和实行百家争鸣的学风。“百家争鸣”正式作为指导全国文化、学术工作的方针,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在1956年提出来的,而学术研究应该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则在1953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和筹办《历史研究》杂志时已经提出。这与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著名历史学家对古史分期观点不同,需要展开讨论、争鸣大有关系。在古史分期上,郭沫若主西周奴隶说,范文澜主西周封建说,形成对史学界影响最大的两大派,毛泽东当然熟知这种情况,实行“百家争鸣”方针的精神最早向史学界提出,与这种背景大有关系。故1953年9月21日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开会时,陈伯达即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宜把方式弄得死板”,考虑由陈寅恪担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并提出“聘请研究人员的范围不要太狭,要开一下门,像顾颉刚也可以找来。增加几个研究所可以把历史研究的阵营搞起来,学术问题在各所讨论。由郭沫若、范文澜同志来共同组织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讲历史研究要百家争鸣的问题,实际上是党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意见。[6]当时,范文澜即建议在这个会上考虑把他的《中国通史简编》作为讨论的底稿。1956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向全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发展文艺、繁荣学术的方针,范文澜在《学习》发表《百家争鸣和史学》一文,结合史学界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扎实钻研的学风和反对教条主义不良倾向的问题,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发。他说,好的农夫,必须有足够的土地,然后工具和技术有所展布而大有收获。史学工作也一样必须掌握大量史料,然后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予以全面的深入的钻研,才能得出切实的、具有真知灼见的认识。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人,鸣不出引人注意的声音,对于发展学术毫无裨益,更不用说教条主义者企图一鸣惊人,结果只能是让人生厌的一片鼓噪。在百家争鸣中,能否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也存在着根本不同的两种态度和两种结果。他说:“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是条文神圣的态度。前者得到进步。后者拒绝进步。”抱实事求是态度的人,或者限于看到的史料不够,或者片面地观察史料,或者不善于运用科学方法作分析,或者理解经典著作的原理原则有偏差,因而作出来的判断不符合事实。经过批评,使自己发觉病原,这时对批评者将感激不尽,有什么不可以改正?改正了就有进步。他们当然也免不了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但比较容易改正。教条主义者则抱条文神圣的态度,他们“本来就不重视作为客观事实的史料,不管批评者指出的是什么事实,反正我的条文明明白白写在经典著作上。我既不伪造条文,那我就不能理睬你那些事实。所以,他对正确的批评也是不能接受的,任何反教条主义运动,对他说来都是不相干的,因为条文神圣不可侵犯。”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和鼓励学术上的不同见解要勇于发表,展开争鸣,以辩明真理,繁荣学术。理解实事求是的态度,长期、深入地搜集史料、分析史料,提出确有根据的新见解,不断推进对中国历史问题的认识,并且摒弃教条主义习气,唤起中国史学工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普遍原理的活力,正是讨论执行“百家争鸣”方针题中应有之义。范文澜坚信贯彻这一方针和发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必定会为科学地揭示出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和特点,开辟无限广阔的前景。1958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演讲中,他以鲜明的态度,针对由于搞“运动”,大学里有不少教师不敢讲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的不正常情况,强调说:“比如说,我们教历史课,明明自己有心得,有见解,却不敢讲出来,宁愿拿一本心以为非的书,按照它那种说法去讲。……这样的‘谦虚谨慎’是不需要的,是有害的。我们应该把‘我’大大恢复起来,对经典著作也好,对所谓‘权威’说话也好,用‘我’来批判我们,以客观存在为准绳,合理的接受,不合理的放弃。”[5](P,219-220)范文澜不愧是学术研究中奋发独立精神的有力提倡者,在他的许多论著中,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百家争鸣、虚心接受批评以改正错误等项,完全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就是追求真理,对中国历史获得科学的认识。他在史学界提倡百家争鸣,本人更模范地执行。他很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自己又勇于提出并坚持对古史分期的见解,在近代维新派大受贬低的情况下,讲出戊戌维新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话,在“左”的思潮泛滥的形势下,敢于挺身而出,“保”帝王将相,“保”王朝体系。他自己是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奠基者,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所的所长,对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阶段如何划分,几次发表文章,主张分为四个时期。当刘大年等几位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学者准备写一部近代史,并提出按照三次革命高潮分期的时候,他完全赞成照这些学者的看法去写,“认为没有必要统一于一种说法”。[7]他的身体力行,对于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基于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而产生的强烈共鸣
    以上所谈三项,以研治中国历史作为毕生的学术取向,特别是把近代史研究作为治学的一个重点之形成,确立以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为毕生治史的指导思想,倡导和模范地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都是范文澜30年治学中受到的毛泽东的巨大影响。以下进而要谈,毛泽东为何会成为范文澜的学术知音?
    自从范文澜到延安以后,毛泽东对他的史学研究一贯地予以关注,并多次给以充分的肯定。刚到延安,毛泽东便亲自把为干部编写中国通史的任务交给范文澜。开始时要求字数为十几万字,后来又充分尊重范文澜和其他参加编写的同志的意见,不限定字数,需要写多少就写多少。1941年秋,《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在延安出版,毛泽东高度赞誉,称为我们党在延安又做成的一件大事,说明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科学的著作了。他还建议以后写得篇幅再大些,写它三百万字左右,并评价说:“《中国通史》资料多,让人愿意看下去。”“文革”开始,陈伯达之流企图整垮、迫害范文澜,毛泽东则利用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范文澜这个场合,大声说:范文澜同志,有人要打倒你,我不打倒你。公开宣布对范文澜的保护。此后全国范围内“全面内战”,到处是“造反”和武斗,谁也不顾及“文化”,学术统统被踩在脚下,在这种情势下,毛泽东还记挂着范文澜的史学研究,特意派人传话,要他按照自己的写法,把中国通史写完。还有一件事也突出地说明毛泽东对范文澜学术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1958年4月28日,范文澜在《人民日报》发表《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一文,文章一开头便提出:
    讲历史,厚今薄古,本来是很自然的道理。现代近代的事情,最容易理解,也最有现实意义。可是,现在史学界的情况恰恰是薄今厚古,越是今的越不讲,越是古的越讲,这实在是一种反常的现象,是一种衰暮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