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动员是指一定的政治主体如政党、政治集团等,为聚集力量,实现某一政治目标而进行的政治宣传、政治鼓动等行为。政治动员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组织型动员、新闻媒体型动员、集会型动员、文学艺术型动员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打败美国侵略者,保卫国内和平,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而在志愿军和广大人民中进行的广泛政治宣传和政治鼓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是我党进行政治动员的成功典范,其中新闻媒体功不可没。而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在这一政治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揭露美国侵略罪行,提高人民对侵略者本质的认识,增强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动员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并侵略我国领土台湾,继而向中朝边境推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对美国的侵略行径,《人民日报》及时给予揭露。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28日中国外长周恩来针对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代表中国政府发表的声明:“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1] 8月27日,美国侵朝军队用飞机侵入我国领土上空,进行扫射,《人民日报》于28日发表了《四万七千五百万人的抗议》的社论。社论指出:“美国飞机在8月27日多次侵入我国东北领空,并在临江、安东等地扫射,使我国同胞死3人,伤21人。美国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侵略史,从此又增加了一笔血债!”[2] 报纸还同时发表了周恩来外长致电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向美国政府的严重抗议。以后,美国飞机多次侵犯我领空,《人民日报》登载了我国政府的抗议和各界、各阶层人民的抗议,指出:侵略美军逼近我国边境,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人民日报》对美国侵略朝鲜、中国的报道,使人民对朝鲜形势和美国的侵略罪行有更多的了解。 随着美国侵略的扩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了派志愿军赴朝参战的决策。但是,就当时中美两国力量对比来说差距很大。敌强我弱,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因此不少人中存在恐美心理,也有一些人具有亲美思想。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中共中央于10月26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指出:“美军扩大侵朝并直接侵略台湾,严重威胁我国安全,我国不能置之不理。为了使全体人民正确地认识当前形势,确立胜利信心,消灭恐美心理,各地应即展开关于目前时事的宣传活动。”[3](P436)指示还提出了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求:“报纸上应多发表反对美国扩大战争侵略朝鲜、台湾,反对亲美恐美以及加强国防和治安的评论、消息和信件。”[3](P440) 《人民日报》根据中央指示,登载了一系列的报道,如10月27日各地英雄模范发表书面意见“对美帝侵朝战争不能置之不理”;10月30日的各地劳模和模范工作者发表意见“反对美帝侵略保卫祖国安全”;11月1日首都各大学和专科学校师生职工纷纷发表意见“坚决反对美帝扩大侵略”。特别是一些专题文章对进一步认清美国的侵略本质,扫除亲美、恐美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如福英的《美帝国主义是可以被战胜的》、胡华的《美帝在走着日寇侵华的老路》。胡绳于11月20日发表了《美国在历史上怎样侵略中国?》,文章揭露了美国侵略中国的历史,指出美国早已对朝鲜、对中国台湾和东北怀着侵略的阴谋,美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要独霸中国,做亚洲的主人。《人民日报》还特别刊登了《介绍“纸老虎”美帝国主义》的宣传鼓动员讲话参考材料、《怎样认识美国》的宣传提纲。提纲指出:“亲美的主张是反动的,崇美、恐美的想法也都是错误的。……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应当仇视美国、鄙视美国、蔑视美国!仇视美国,因为它是中国人民的死敌。……鄙视美国,因为它是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全世界反动堕落的大本营。……蔑视美国,因为它是纸老虎,是完全可以打败的。”[4] 通过宣传,群众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强。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给予敌人沉重打击,美国为挽救军事上的惨败,公然违反国际法准则,于1952年1月28日至2月17日,连续在朝鲜前线用飞机大批地撒放含有鼠疫、霍乱及其他病菌的苍蝇、蚊子、跳蚤、虱子等。“自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五日,美国侵朝军用飞机先后侵入我东北领空共六十八批,四百四十八架次,在抚顺、新民、安东、宽甸、临江等地撒布大量传播细菌的毒虫,并对临江、长甸河口地区进行轰炸扫射。”[5] 对美国这种残暴的灭绝人性的细菌战,中国政府、军队和人民作坚决斗争,一方面加以预防和扑灭,另方面进行揭露。2月21日,周恩来在为毛泽东起草致金日成电中指出:“我们应在世界人民面前进行控诉,并动员舆论进行反对。”[6](P218) 《人民日报》组织力量进行反击,一方面报道我国政府的抗议声明、我国各地抗议美军进行细菌战的活动以及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地区、人士的抗议声明和活动;另一方面,发表社论,从1952年2月下旬到4月上旬发表的社论列表如下: 2月23日全世界人民起来,制止美国侵略者进行细菌战争的滔天罪行! 3月1日 坚决扑灭美国侵略者细菌战的毒焰 3月8日 严惩滥炸我东北和撒布细菌的美国凶手 3月19日 坚决斩断美国侵略者撒布细菌的罪恶凶手 4月7日为击败美帝国主义细菌战而斗争到底 这些社论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第一,揭露美国侵略者违反人道、破坏国际公约,企图以大规模毁灭人类的细菌武器来残害中朝人民战士和朝鲜人民的罪行,要求严惩罪恶凶手;第二,指出美国制造许多残暴的罪行,更加证明其明目张胆地在扩大侵略战争,肆无忌惮地在破坏朝鲜停战谈判;第三,驳斥了美国制造谎言和骗术来掩盖其罪恶的企图;第四,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斗争决心,表示我国愿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为彻底粉碎美国杀人犯的细菌战而斗争到底。一系列的社论,把美国的侵略阴谋和丑恶嘴脸彻底揭露出来,使人民更加看清了美国的本质,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宣传党的抗美援朝的方针、政策和各地抗美援朝运动,激发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积极性 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后,要求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形势,坚决消灭亲美的反动思想和恐美的错误心理。《人民日报》积极宣传中央的精神,登载了许多文章,如《介绍“纸老虎”美帝国主义》的宣传鼓动员讲话材料、《怎样认识美国》的宣传提纲等,帮助人民提高认识。1950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发表宣言,阐明我国人民对于朝鲜问题的严正立场,11月5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这篇宣言。宣言庄严宣告:“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4] 11月6日和20日,又分别发表《为什么我们对美国侵略朝鲜不能置之不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意义》的社论,进一步阐明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指出:“在朝鲜击碎了侵略者的梦想,就可以保卫朝鲜和中国的安全,也可以挽救在危险中的世界和平。”[7] 因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人民自觉的行动。 1951年5、6月,朝鲜战争转入相持局面。“美国准备在联合国或在任何一个委员会,或是以其他任何方式与中国共产党会面,讨论结束朝鲜战争问题。”[8](P155)党中央对战争的长期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中、朝、苏三国商议后,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提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对此,6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朝鲜战争的一年》的社论,赞同马立克的建议,指出:“我们中国人民历来主张,现在仍然主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时宣传了我国关于朝鲜战争的方针、政策。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正式举行,但在谈判过程中,美国提出无理要求,破坏停战谈判。8月2日,周恩来在为毛泽东起草致李克农电中指出:“我方记者应从速写出新闻报道电告北京和平壤,以便中朝两国报纸据此发表评论,揭露敌人,让世界人民看清是美国在拖延和破坏停战谈判。”[6](P165)《人民日报》及时宣传中央的精神,8月5日,第一版以《美方竟提荒谬无理要求》为题,综合报道了中外记者揭露美方阴谋,拥护我合理主张的新闻。8月6日,发表了新华社特派记者写的《关于开城会议的述评》,同时报道了开城我方权威人士与记者的谈话,驳斥美方制造僵局企图拖延和破坏谈判的阴谋。8月10日、11日,分别发表《美国政府和平诚意的又一次考验》、《评朝鲜停战谈判》的社论,以事实批驳了美国的态度,指出:“欺骗和讹诈的政策--这就是美国的‘诚意’,”“如果美国故意要使谈判失败,使战争继续,那末,我们也不害怕继续进行抵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一方面具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8]。《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关于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争取在公平合理基础上解决朝鲜问题的意图,使广大人民全面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从而更好地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国内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人民日报》密切配合,给予大力宣传。从总体上看,1950年12月前,主要是报道全国各地的抗议、声援活动,如1950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东北各人民团体于27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美帝侵略;各民主党派的抗议活动;许多读者的来信,表示不能坐视美帝扩大侵略,实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通过报道,人民了解到抗美援朝运动的情况,各地的活动互相促进,形成声讨美帝国主义的热潮。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提出目前爱国运动应以下列三事为中心: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争取全面的公正的对日和约;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订立爱国公约。[9](P25-26)因此,1951年以后,抗美援朝运动在原来基础上以订立爱国公约、捐款、捐献慰劳品、救济品、武器、飞机等为主要内容,《人民日报》对此给予广泛宣传报道,如2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华北、中南、西北各地开展慰劳中朝人民部队,救济朝鲜难民的捐献运动的消息,以后陆续报道了各地普及抗美援朝运动,讨论制订爱国公约的情况。特别是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6月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登并发表了《广泛订立并认真执行爱国公约》、《支援前线的两件大事》的社论,阐述了订立爱国公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怎样订立爱国公约并使它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号召全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来支援前线。 三、宣扬志愿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树立学习榜样,激励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先进集体,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人民日报》除日常的报道外,开设了《朝鲜通讯》栏目,对这些人和事进行大力宣传。如195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民志愿军在胜利前进》的文章,报道了志愿军在艰苦条件下取得胜利的事迹:“我们有一个步兵连单独全歼美军一个连,另外一个步兵连全歼一个伪军连而自己仅伤一人。参加云山战斗的步兵曾因交通供应不便,粮食接济不上,喝稀饭、吃南瓜,啃苞米棒子,甚至饿着肚子打了这个胜仗。”1951年3月11日的通讯《被人民称呼为“万岁”的部队》,高度赞扬了我志愿军战士不顾个人生命、英勇杀敌的事迹。一次战斗中,这支部队的二排只剩下6个人。子弹打完,他们冲到敌人中“和敌人一起摔跤、扭打,杀伤几十个敌人,最后全部光荣牺牲。这支部队守得硬,打得猛,几个月来,替中朝人民树立了不朽的战功,获得全军的赞誉,被人民欢呼为‘万岁’的部队”。从1952年10月14日到11月25日的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一次极为艰苦的战役,在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敌人投入总兵力6万多人,志愿军投入兵力4万多人,经过43个昼夜的激战,歼灭敌人2.5万多人,志愿军伤亡1.5万多人,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人民日报》发表了《上甘岭大捷中的英雄们》等文章,宣传了志愿军指战员在恶劣的条件下,为巩固阵地而英勇杀敌的事迹,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顽强战斗的精神。英雄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人民群众。 抗美援朝的胜利也是志愿军各部队协同作战的结果,《人民日报》对战争中涌现的先进典型都大力给予宣传。1951年2月11日、7月8日,分别发表了《志愿部队里英雄的高射炮兵》、《人民志愿军英勇的炮兵们》的通讯,高度赞扬了炮兵们在战争中克服困难,奋起杀敌的精神和作用:“人民志愿军的炮兵,在冰天雪地中,在前线迅速向南推进而造成的连续急行军中,在敌机盲目空袭的威胁下,不怕一切的危险,战胜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紧随着常胜的步兵,以自己准确猛烈的炮兵,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震慑着敌人的魂魄。完成着支援步兵的任务。”[10] 1951年9月15日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在朝鲜运输战线上》,则介绍了由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铁道部队克服重重困难,抢修铁道运输线、抢修桥梁,保证物资供应到前线的感人事迹。抗美援朝时,中国的空军处于开始创建阶段,各方面比较落后,但是,他们英勇无畏,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如1952年5月10日,志愿军空军第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在战斗中击毙了被美国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战英雄”、“最了不起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的乔治·阿·戴维斯上校,并且这是张积慧击落的第四架美国飞机;还有一次空战中击落3架敌机的刘玉堤等。《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志愿军空军英雄张积慧》、《志愿军空军英雄刘玉堤》、《英雄的志愿军空军大队长王海》、《英勇的僚机飞行员焦景文》等文章,热情讴歌了英雄的空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不但战斗勇敢,而且遵守纪律,爱护朝鲜人民,这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也很多,如为抢救朝鲜溺水儿童而光荣牺牲的罗盛教,《人民日报》于1952年2月5日发表了《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的通讯,赞扬了罗盛教的先进事迹,号召人民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还在全军范围内开展节约粮食救济朝鲜灾民和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春耕生产的工作,从1952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共节约粮食二百四十五万多斤,部队已帮助朝鲜人民耕地十三万一千多亩”。[11] “抗美援朝鲜战争产生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数以千计,最出色最具有魅力的,当推魏巍同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12](P122)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作家、战地记者魏巍通过随军采访的活生生的事实,精心提炼主题而写成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写道:“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充分反映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和他们对祖国深沉真挚的爱。这篇文章刊登后,迅速传遍了祖国各地,“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为人民对志愿军的亲切称呼,周恩来曾称赞该文“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13](P12) 志愿军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广大人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他们以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为榜样,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四、开辟《抗美援朝专刊》,成为动员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推动抗美援朝运动发展的重要园地 为全面宣传抗美援朝,指导全国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民日报》特开辟了《抗美援朝专刊》(以下简称《专刊》),该刊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编辑,1950年12月4日出版第1期,到195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出了131期,停战后继续出版,到1954年9月5日为止共出了190期,每期一个版面,第108期(即1952年2月4日)以前的多为第4版,以后的多为第6版,出版日期以星期日出的占多数。该刊介绍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开展抗美援朝的经验,先后开设过《时评》、《抗美援朝动态》、《在保卫世界和平线上》、《抗美援朝信箱》、《志愿军来信》、《写给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简评》、《宣传员讲话》、《信箱》、《时事问答》、《杂文》、《祖国在前进》、《时事讲话》、《评论》、《战士作品》、《寄战士》、《寄祖国》等栏目,还刊登诗歌、歌曲。 介绍抗美援朝的工作经验是《专刊》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地方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从而推动本地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如,1951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要求发起订立爱国公约,如何做好这一工作?《专刊》第7期发表了《介绍各地各界人民的爱国公约》的文章,分类举例介绍了工人、民兵、机关工作人员、妇女界、学生、教育界、文化界、医药界、宗教界爱国公约的内容。在《专刊》和其他媒体的推动下,订立爱国公约形成热潮,“据华北区统计,参加订立爱国公约的人数,在农村平均占全体人口的70%左右;在城市平均占90%以上,”[14](P18)爱国公约成为人民爱国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第11期的《怎样开好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第12期的《怎样组织游行示威》、第17期的《介绍几种有效的宣传方式方法》、第18期的《介绍几个单位关于抗美援朝宣传教育工作的经常计划》、第26期的《在传达报告中的几点体会》,对做好抗美援朝中的具体工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农村的抗美援朝工作难度较大,如何把农民动员起来?《专刊》发表了多篇文章,第14期的《怎样在农村中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总结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方法。这些经验给其他地区的农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提供了帮助。 《时评》是《专刊》的一个重要栏目,该栏目以评论的形式,对抗美援朝运动中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要求,动员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到抗美援朝运动中去。如第7期的《必须继续进行时事政治宣传》是针对一些人认为朝鲜战争已取得重大胜利,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已解决,不需要进行宣传的错误观点的批评,提出了抗美援朝宣传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专刊》19期发表了《抗美援朝教育计划要有思想内容》、《克服深入抗美援朝宣传的思想障碍》,第20期发表了《深入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群众时事学习的领导》的文章,推动了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运动的发展。做好优抚工作,保证志愿军战士安心在前线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任务非常重要。1951年6月27《专刊》第24期发表了《必须使优抚工作经常化》,第26期发表《认真进行优抚工作的检查》,第29期发表《正确进行优抚工作的检查》,提出做好优抚工作要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识,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而且应该使它经常化,这些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优抚工作的认识,指导了各地优抚工作的开展,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优待烈属、军属的工作。 总之,《专刊》进一步宣传了抗美援朝的方针、政策,宣扬了志愿军和群众中的好人好事,介绍了各地抗美援朝运动的情况和经验,解答了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许多具体问题,揭露了美国侵略事实,等等。这些对唤起民众参与意识起了积极作用,因此《专刊》成为推动抗美援朝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园地。 《人民日报》在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中始终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主题,“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国有80%以上的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14](P18)宣传中,把广泛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既全面报道全国各地、各界、各阶层的抗美援朝运动,又深入宣传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把综合性与专题性结合起来,既有抗美援朝运动动态的综合报道,又有社论、述评、时评、经验介绍等专题性的文章;把持久性与时效性结合起来,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日报》最早派记者到朝鲜采访,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宣传报道,在持久的宣传中《人民日报》又十分注意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动态,让全国人民尽快了解抗美援朝的发展情况。通过《人民日报》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对抗美援朝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推动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 1950-06-29. [2]人民日报[N]. 1950-08-28.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人民日报[N]. 1950-11-05. [5]人民日报[N]. 1952-03-07. [6]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7]人民日报[N]. 1950-11-20. [8]人民日报[N]. 1951-08-11. [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0]人民日报[N]. 1951-07-08. [11]人民日报[N]. 1952-08-16. [12]李庄。 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13]冉淮舟,刘绳。 魏巍创作论[N].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14]新华月报[J]. 1953,(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