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上)(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25 《漆侠先生纪念论文集》 邓小南 参加讨论
这一深层次的变化,正为由“重武轻文”向“重文轻武”的转化创造着内在的条件。而主要由“文士”与“文吏”两部分构成的文臣群体,自身亦经历着艰难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的阶段性完成,或者说初见成效,已经到了后周后期至北宋初期。 (一) 文武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更何况是在激烈的对外竞争之中。或许可以说,正是扩展自身权力的过程,使本不熟悉行政财政领域的武将认识到了文人(首先是文吏)的用处;而出身于武将的统治者们对于身份地位提升的自我意识、对于以往同为统兵将帅的“比肩同气”者的警惕,更使得他们有了藉助谋士、笼络“秀才”(文士)的愿望[126]。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效力于这些统治者的文人,其特有长处的被承认、地位的提高与价值的实现,从总体上说,又是随着这般武将涉足领域的扩大而同步进展的。《旧五代史》卷六○《李袭吉传》中说: 自广明大乱之后,诸侯割据方面,竞延名士,以掌书檄。是时梁有敬翔,燕有马郁,华州有李巨川,荆南有郑准,凤翔有王超,钱塘有罗隐,魏博有李山甫,皆有文称,与袭吉齐名于时。 显然,所谓“竞延名士,以掌书檄”的现象,正是伴随着“诸侯割据方面”的状况而普遍出现的。 本对“书生”颇具敌意的梁太祖朱温,自幕府至朝廷运作皆自觉依靠敬翔、李振、裴迪等人,并且曾对青州节度使韩建表示,“政事之暇,省览经籍,此亦士君子之大务”[127];他的儿子末帝朱友贞,更是“雅好儒士” [128]。后唐明宗李嗣源所委信的枢密使安重诲,“身为中令,任过其才”[129],这一问题,皇帝、朝臣乃至安重诲本人都意识到了。据《资治通鉴》卷二七五,天成元年四月乙亥条: 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效前朝侍讲、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士。乙亥,以翰林学士冯道、赵凤为之。 对于冯道等“文学之臣”进谏的内容,身为“武君”的明宗,并不能完全理解,往往当他们离开之后,又“召侍臣讲说其意”[130],足见他对于这类意见的重视。他自称“于经义虽不能晓,然尚喜屡闻之”;皇子出镇,他“选儒雅,赖其裨佐”。其子从荣“颇喜儒,学为歌诗,多招文学之士”;从厚也是“髫龀好读《春秋》,略通大义” [131]。 权倾一时的安重诲,倚枢密直学士史圭以备顾问,而且从端明殿学士之设到枢密直学士之升殿都与他的建议有关[132];尽管如此,当他败亡之后,仍然引起“不亲文士”的批评。《旧五代史》卷六六《安重诲传》: 议者以重诲有经纶社稷之大功,然志大才短,不能回避权宠、亲礼士大夫,求周身辅国之远图,而悉自恣胸襟,果贻颠覆。 《新五代史》卷二四《安重诲传》则说: 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旁无贤人君子之助,其独见之虑,祸衅所生,至于臣主俱伤,几灭其族,斯其可哀者也。 所谓“亲礼士大夫”与“贤人君子之助”,被认为是立足于不败的重要保证,这种观念,应即出现于时人(“议者”)的反思之中,而非肇始于薛居正与欧阳修。 唐末五代,一方面“书生”“措大”为人鄙夷,另一方面人们心目中的“士大夫”却又维持着操守清正的形象。李袭吉 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唯读书业文,手不释卷。性恬于荣利,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参决府事,务在公平,不交赂遗,绰绰有士大夫之风概焉。[133] 明宗称赞冯道“真士大夫也”,是由于他 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及以父忧退归乡里,自耕樵采,与农夫杂处,略不以素贵介怀[134]。 接近士人的倾向,出现于不同层级的武将及其子弟圈中。“位极人臣”的张全义,“起战士而忘功名,尊儒业而乐善道。家非士族,而奖爱衣冠,开幕府辟士,必求望实。属邑补奏,不任吏人”[135];后梁、后唐的开封府尹王瓒,“能优礼搢绅,抑挫豪猾,故当时士流皆称仰焉”[136];相里金“为人勇悍,而能折节下士”[137];后周太祖内弟、“家世素微贱”的节度使杨廷璋,“善待士,幕府多知名人”[138]。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诚如学者所说,“当时或有优礼文士者,然仅限于文辞秀句,以掌书檄而已,于儒行无与焉”[139];但接近乃至“优礼”文士之过程既已开始,便难免朝向其特有的路径展开。宋人津津乐道于宋初武将的读书风气,并将其归因于宋太祖“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140]的提倡,实际上,武将及其后代听讲、读书,是一渐次趋于普遍化的过程,这与武将们来自实践的感受,以及身边读书人对其影响有直接关系。 唐末的魏博节度韩简、凤翔节度李茂贞雄鸷跋扈,而“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常耻之”,因令身边儒生讲说《论语》、《春秋》[141];后梁的魏博节度罗绍威,“喜文学,好儒士”,且能“下笔成文”[142];“少为牙将”且“累居右职”的赵克裕,祖、父皆为军吏,自己却“好读书,谨仪范”[143];出自“世以军功为牙校”之家的张宪,本人“喜儒学”,“尽通诸经,尤精《左传》”[144];“昆仲为军职”的庄宗内兄韩恽,“亲狎儒士,好为歌诗,聚书数千卷”[145];后晋高祖妹婿史匡翰,系李克用骁将史建瑭之子,“史氏世为將,而匡翰好读书,尤喜《春秋》三传,与学者讲论,终日无倦”[146];史弘肇的儿子德珫,“粗读书,亲儒者,常不悦父之所为”[147]。 这使我们看到,唐末五代时期,一方面,出入于朝廷的上层文士之才能结构不敷需要暴露得日益充分;与此同时“儒学既摈焉,后生小子治术业于闾巷,文多浅近”[148],学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另一方面,动乱中斯文不绝如缕,恰如冰河下之潜流;这一阶段又是教育趋于社会化,知识普及与文字能力扩展下移的时期。缺乏晋身途径而活动在社会基层,活动在乡里闾巷、佛道寺观乃至行伍军旅的文士,对于推动这一进程起着关键的作用[149]。仅举“军旅”为例:《宋史》卷二六三《张昭传》中提到“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士人们的“自效”与被接纳,引起的是双向的改变与调整。如周太祖郭威,早年本以“好斗多力”知名,尽管“性聪敏,喜笔劄”,厕身部伍之中,也不过“多阅簿书”而已;而自幼好学、“涉猎史传”的李琼走投无路,“杖策诣太原依唐庄宗,属募勇士,即应募”,在军中与郭威等十人约为兄弟,周祖与琼情好尤密,尝过琼,见其危坐读书,因问所读何书,琼曰:“此《阃外春秋》,所谓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皆在此也。”周祖令读之,谓琼曰:“兄当教我。”自是周祖出入常袖以自随,遇暇辄读,每问难琼,谓琼为师。[150] 本非得已的选择,使一些读书人不得不放下身段,同时也有机会以自身的价值观念影响武人[151],双方在远较此前密切的接触中经历着相互改造的过程。专掌一方的军阀、图谋进取的武将如韩建、罗绍威、郭威以及赵匡胤等,其追求与文士们迥然有异,其“好学”显然非性格嗜好所能解释。这尽管与科举兴行以来社会风气的浸染有关,与大批在传统圈子内走投无路的士人效力于地方权势有关;而更主要地,却是由于现实竞争的压力与基本程度治理的需求。这实际上也为文士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更高的要求[152]。 (二) 如果我们把前后相继的五代作为“一个”阶段、把文职臣僚作为“一个”群体来看,那么,在这一时期中重武轻文的极端事例举不胜举;假若我们着眼于不同的时期、着眼于不同类别的文臣,将这一个个“板块”拆解开来,更加逼近地予以考察,或许能将文武关系以及文臣能力素质的调整脉络看得更为清晰[153]。 大概可以说,在文臣群体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被关注中心的,是其中的“文士”[154]。研究者通常所说的“轻文”,主要是就轻视文士的状况而言。实际上,从最高统治者的角度,对于文职官吏的利用与依靠,不容暂缺。五代时期经历着一个自重用“文吏”向重用“文士”转化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的,一方面是半个多世纪中官僚制度的演变与权力重心的调整,一方面是文士自身的痛苦改造与调适,是发生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文臣群体的转型。 这一时期的文臣群体,其性格特质的塑造,其能力结构的调整,其人员组合的方式,实际上都处于开敛整合的过程之中。从表面上看,尚武的浪潮将无数士人及其前程吞噬席卷而去;而实际上,从正常轨道抛掷出来的文士(如李袭吉、谢瞳、敬翔、李琼等人),却在调适自身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改变着周围的武人与所处的环境。 从唐末到宋初的文臣之遭际,与官僚政治制度的更革有直接的关系。从宰相职任的一度“虚仪化”到中书门下权力的逐渐回归,从枢密院自内廷走向外朝到机要、行政事权的分任,制度的变迁给予文士们日益增多的展示作为之机遇。强化君主集权的努力,使得“职系禁庭,地居亲近”[155]的翰林学士、备应对顾问的端明殿学士、得以“升殿侍立”的枢密直学士[156]等,有了接近皇权的更多机会,给这般身任“近职”[157]的所谓“文学之臣”创造了直接或间接参预决策的可能。 从敬翔等人开始,时而有一些“好读书”而“擅吏能”的综合式人物出现;我们可以注意到文臣群体中“文士”与“文吏”式的角色素质在碰撞中的融通,注意到其边际的不断模糊化。例如,梁太祖称为“必办吾事”的李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诗赋”,在紧急被召草檄之际,“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158];唐庄宗的北京留守张宪,“学识优深,尤精吏道,剖析听断,人不敢欺”[159]。“论议纵横”的“儒士”任圜,“每以天下为己任”,明宗时兼任宰相及三司使,“忧公如家,简拔贤俊,杜绝侥幸,期年之间,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160]。祖辈为牙校的史圭,“好学工诗,长于吏道”,做到枢密直学士,且“有入相之望”[161]。后晋宰相和凝“文武全才”而修饬严整、管理有序[162]。冯道“好学能文”且擅长政务[163],于万民倒悬之际历任四朝而自诩“长乐”,其曲逢韬晦实不足称,但就能力结构而言,应该说他属于过渡型的人物。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具备“文吏”特性者所受之推动,亦不容忽视。即便是一向蔑视文士的杨邠,也是“末年留意缙绅,延客门下,知经史有用,乃课吏传写”[164]。 后周参与执政的文臣群体,已经显现出一番较新的气象。据《资治通鉴》卷二九○,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六月条: 时国家新造,四方多故,王峻夙夜尽心,知无不为,军旅之谋,多所裨益。范质明敏强记,谨守法度。李穀沉毅有器略,在帝前议论,辞气慷慨,善譬谕以开主意。 到世宗时,更是 天子英武,乐延天下奇才,而尤礼文士。[165] 显德年间的几位宰相中,范质“以儒者晓畅军事,及其为相,廉慎守法”;李穀“厚重刚毅”而“辞气明畅”;王溥“刀笔家子,而好学终始不倦”;而“尝为小史”的魏仁浦,则不仅“善书记”,且“以宽厚长者著称”[166]。明经出身而曾任吏掾的景范,被任为宰相且判三司,在命相制词中,称之为“奉上得大臣之体,检身为君子之儒”[167]。几位枢密使中,王朴“好学善属文”,既有器识又善理庶务,备受世宗倚信[168];“右职”出身的郑仁诲,“为人端厚谦损,造次必由于礼”[169];本系郭威“亲校”的吴廷祚,读书好学而“谨厚寡言”[170]。尽管这批人出身、经历、特性各异,却大都谨慎端方而熟悉吏道。这使我们看到,此时的朝廷重臣,素质与能力结构已经与唐末相当不同。 (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唐末以来“衣冠殆尽”相先后,一些饶有实践经验、兼具文字与治事能力的士人之崛起,成为惹眼的现象。经过数十年由个别而扩展的历程,逐渐现出了综合型人材的端倪。这一过程事实上并非出于某种自觉的“右文政策”之推动,而首先是以文士在生存压力下个人吏能的提高、在实践中对于吏道的熟悉为突破口的。 数十年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范质所作《诫儿侄八百字》诗中,自称“吾家本寒素,门地寡公侯”;而且谆谆告诫儿孙们说:“府掾监省官,高低皆清美。”[171]王溥的《咏牡丹》诗,辞句浅白而寓意鲜明:“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172] 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不仅“科举制度汲引寒士之效用,愈久而愈见”,而且,吏能突出者自下层的升进、藩府对于宾幕校吏之辟署,都为寒士的崛起提供着更多的机会[173]。在文士们自我能力素质再造的历程中,“清流”“浊流”、“文学”“吏治”、“文章”“经术”之类传统分野受到了强烈冲击。个人家世背景的淡化、能力素质的凸显、不同特长的兼纳以及内部关系的调整,为北宋时期文臣群体面貌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
|
- 上一篇:墨山国之路(上)
- 下一篇: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