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秉笔太监研究(3)


    

那么“秉笔太监”是明代什么时候产生的呢?《皇朝文献通考》载:“正统初,即有司礼秉笔之事,贻毒至不可胜言。”(48)正统时期是明代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而太监王振擅权乱政是重要根源。《明史》载:“及英宗立,年少,振狡黠得帝欢,遂越金英等数人,掌司礼监。导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于是大臣下狱者不绝,而振得因以市权然。”(49)正统年间共14年,可分为前后两段各7年,前段因英宗朱祁镇年小未能亲政,朝廷大事由张太后听政及“三杨”辅佐处理,国家机器运转比较正常;正统七年(1442)十月张太后去世,“三杨”逐渐淡出政坛,英宗亲政,王振也开始施展淫威。如正统八年(1443)“六月丁亥,侍讲刘球陈十事,下锦衣卫狱,太监王振使指挥马顺杀之;甲辰下大理少卿薛瑄于狱;秋七月戊午,祭酒李时勉荷校于国子监门三日”(50),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正统十四年(1449)其策划御驾亲征,“土木堡”英宗被俘王振身亡才算结束。在此段时间内,王振备受皇帝宠爱,让其代替批红之事有可能发生。应该注意的是,此时或有太监秉笔批红之事,但没有出现“秉笔太监”之名。
    继王振之后,正德时司礼监太监刘瑾气焰更加嚣张。刘瑾完全通过窃取批红权力把持朝政,来实现自己的狠毒意愿,但此时仍然没有出现“秉笔太监”之称。在文献资料中,王世贞是最早使用太监“秉笔”一词者,《弇山堂别集》云:“中珰之久贵,无过于萧敬者。年二十余则已侍英宗为太监,成化中入司礼,自是数废数起,凡四秉笔四掌印,几五十年而退休,礼数视大臣,凡为太监近七十年。九十一而后死。”(51)《续书史会要》谓萧敬“嘉靖壬午(元年)以司理(礼)太监卒”(52)。萧敬为著名太监,王世贞谓其“四秉笔”,当与批红有关。但在众多记载其履历的文献中,从来没提过其曾为“秉笔太监”官职。这说明嘉靖初年,内官中还没有“秉笔太监”之名称。
    在明代文献中,最早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者是冯保。《明史》载:“冯保,深州人,嘉靖中为司礼秉笔太监,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53)从冯保自述“三十九年升管文书房,蒙简拔秉笔”,可确定其被选为“秉笔太监”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之后的事。由此可知,明代司礼太监代替皇帝批红之事早就出现,但真正有专职的“秉笔太监”较晚。嘉靖初,世宗朱厚熜还能勤于政事。嘉靖十八年(1539)后则迷信道教,忙于斋醮而停止早朝,对国家大事的处理,全靠批复奏章来实现。由于不上朝理事则奏章文本自然增多,更需要近侍太监帮助处理。为了明确责任,会在司礼监中选择固定的太监帮助批红,于是专职“秉笔太监”产生了。其一方面显示了皇帝贪图享乐无所作为的懒惰形象;另一方面也让“秉笔太监”承担着职守风险,一旦批红有误或朝廷机密泄露,会招来杀头之罪。嘉靖帝朱厚熜的聪明之处在于,吸取了正德时太监乱政的教训,对宦官管理软硬兼施。其虽懒于朝政,但大权始终掌握手中。专职“秉笔太监”的设置,明确了司礼监太监们的责任,在他执政的45年中,没有出现重大的太监作乱现象。
    2.秉笔太监的职守和待遇
    秉笔太监的职责,《酌中志》记载的颇为详细:“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九员,或四五员。设有象牙小牌一面,长寸余,每日申时交接,轮流该正。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官分批。遵照阁中标本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间有偏傍偶误,亦不妨,略为改正。”(54)从中可以看出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秉笔太监”的人数。秉笔是批红者,随堂是负责事务者,若将“秉笔、随堂八九员,或四五员”分配比例的话,“秉笔”当为六七员或三四员,总之要以保证完成任务为前提。二是“秉笔太监”实行昼夜班守制度。每班申时(下午3点到5点)交接,“象牙小牌”不但是交接班的凭据,也是提取文本、接送文件、批红办事的信符;三是“秉笔太监”批红的程序,首先皇帝亲批数本后,他们再照样分工批红,按正规应该是在皇帝的监督下进行;四是“遵照阁中标本字样”,所谓“阁中标本”,即阁臣之票拟。正常是“秉笔太监”照票拟朱书,不能随意改动,偶尔出现错误笔画,可以略加纠正。当然,以上所论是正常状态下的情况。当皇帝们耐不得寂寞,不能身临其境加以监督,而居高临下的“秉笔太监”们经不住权力和利益诱惑时,他们会利用“批红”机会,操持着朝廷事务的决定权。明代中后期的决策机构是内阁,“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55)。“秉笔太监”权力可凌驾于内阁之上,其祸乱朝廷在所难免。
    内官们一旦得为“秉笔太监”,如同朝臣入阁一般,可为一步登天。“凡新升秉笔,即送朝衣冠笏带鞋一份。”(56)立即成为权倾朝野的内官大员。“秉笔太监”本身待遇非常丰厚,但为了获得更大的政治、物质利益,秉笔们大都兼任他职:“最有宠者一人,以秉笔掌东厂,掌印秩尊,视为元辅;掌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其次秉笔随堂如众辅焉。”(57)其他兼职如“(礼仪房)提督太监一员掌印,或秉笔摄之”,“(文书房、御前作)以上二处,亦或掌印或秉笔提督之”(58)。“(宫内教书)仍命秉笔一员提督之”(59);甚至有时秉笔太监还兼掌其他衙门之印,如“金(忠)寻蒙今上特升秉笔,掌御用监印”。“(郑之惠)升秉笔,总督南海子及宝和等店”。(60)秉笔们的兼职,非常像明代内阁大臣的兼任情况。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具有参与决定朝廷大事的权力,是非常名贵的身份,但虚名有余而实权不足,故后来的大学士皆兼任六部重要官职,便成了真正的宰相。司礼监的设置非常像内阁,秉笔们的权力安排,也与内阁大学士们的情况相似。秉笔们兼任他职之后,不论在权力或身份上,显得更有势力。
    秉笔太监具有非常特殊的权力和优越的待遇,成为宫中最为荣耀的宦官,在物质上享有蟒衣玉带,在政治上同受顾命,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从而不难发现,明代皇帝对宦官有百般依赖,关系非常特殊,太监擅权乱政为所欲为就在所难免了。
    注释:
    ①吕毖:《明宫史》卷首乾隆皇帝刊刻谕旨,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3页。案,吕毖《明宫史》5卷,收于《四库全书》。另有刘若愚《明宫史》10卷,有国学扶轮社出版1915年再版本,前书内容尽在其中。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印《明代笔记小说大观》,收入道光《海山仙馆丛书》本刘若愚《酌中志》24卷,前二书内容皆包含在内。因《酌中志》校勘精确流传较广,故本文引文以其为准。而三书的作者分歧、版本优劣及内容真伪等问题,在此不作讨论,另有专文研究,特此说明。
    ②《明史》卷74。
    ③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26页。
    ④《明史》卷74。
    ⑤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99页。
    ⑥《明史》卷304。
    ⑦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28页。
    ⑧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⑨《明史》卷74。
    ⑩《明史》卷304。
    (11)《明史》卷304。
    (12)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13)《明宣宗实录》卷19“宣德元年七月甲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62年影印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第495页。
    (14)《明宣宗实录》卷59“宣德四年十月己丑”,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62年影印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第1407页。
    (15)黄瑜:《双槐岁抄》,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4页。
    (16)《明史》卷164。
    (17)《明史》卷74。
    (18)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0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13页。
    (19)《明史》卷55。
    (20)刘若愚:《酌中志》卷17,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25页。
    (21)于敏中等编:《日下旧闻考》卷39,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19页。
    (22)《明武宗实录》卷107,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62年影印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第2194页。
    (23)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989页。
    (24)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页。
    (25)《明史》卷286。
    (26)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9页。
    (27)夏燮:《明通鉴》卷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6页。
    (28)《明史》卷288。
    (29)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9页。
    (30)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90页。
    (31)顾炎武:《日知录》卷9,武汉:岳麓书社,1996年,第344页。
    (32)夏燮:《明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6页。
    (33)《明史》卷74。
    (34)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7页。
    (35)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90页。
    (36)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6页。
    (37)刘若愚:《酌中志》卷19,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51页。
    (38)刘若愚:《酌中志》卷16,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7页。
    (39)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45页。
    (40)《明史》卷74。
    (41)《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308页。
    (42)《明史》卷74。
    (43)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97页。
    (44)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98页。
    (45)《国语·晋语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01页。
    (46)《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7页。
    (47)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45,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49页。
    (48)《皇朝文献通考》卷78,上海:鸿宝书局,光绪二十八年仲春,第51页。
    (49)《明史》卷304。
    (50)《明史》卷10。
    (51)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6、77页。
    (52)朱谋垔:《书史会要续编》,载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第493页。
    (53)《明史》卷305。
    (54)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5页。
    (55)《明史》卷72。
    (56)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03页。
    (57)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5页。
    (58)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90、2991页。
    (59)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22页。
    (60)刘若愚:《酌中志》,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76、3077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