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陝西漢陰萬畝古梯田 天人合一 生態典範

3月31日,中國首個移民生態博物館在陝南漢陰縣鳳堰古梯田現場揭牌。由清乾隆時期湖廣移民來此開拓的鳳堰古梯田,因此備受關注,它不僅是目前中國北方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清代梯田,更是湖廣移民開發陝南的「活標本」和中國農耕文化的「活化石」。梯田集「山、水、田、屋、寨、村、廟、農」為一體,融「渾厚、雅致、奇趣、清新、壯美」於一身,被譽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典範之作。
    陽春三月,記者專程前往陝西南部安康市漢陰縣,探究古梯田天人合一、巧奪天工以保旱澇無虞的營造秘密。鳳堰古梯田位於漢陰縣漩渦鎮黃龍村、堰坪村、茨溝村,距縣城35公里。從漢陰縣驅車向南,沿盤山公路而上,翻越海拔兩千米的鳳凰山巔,就能看到1.2萬餘畝連成片的古梯田。曾「淹沒」於崇山峻嶺間的古梯田在2010年陝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發現,並被評為當年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
    綿延數十里的鳳堰古梯田,層層環抱著山脊,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大如曲池,小似碎鏡,形狀各異,各具特色,阡陌相連,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從高處遠望,梯田的優美曲線一條條、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顯示了動人心魄的曲線美。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其線條行雲流水,其規模磅礡壯觀,構成了壯麗而雋秀的景觀。
    鳳堰古梯田包括鳳江梯田和堰坪梯田。據古梯田所在地漩渦鎮黨委書記吳雄介紹,鳳堰古梯田包括鳳江梯田群和堰坪梯田群,分佈在海拔500至650米鳳凰山南麓,合計1.2萬餘畝,梯田級數均在300級左右,梯級層高0.3米-1米不等,每級寬3米至15米,最長處達600餘米。每層梯田高不過齊腰,卻從山腳層層累疊上坡上樑。最妙的是一處叫魔芋包的梯田,整座山包被梯田環繞,一道田坎從山腳一直纏繞著上了樑頂,牽牛犁田從山腳打著轉梨上樑頂都不需要掉頭。
    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梯田常年種植水稻,這上萬畝梯田要的是水,漫山卻找不見一座水庫,只有不多的堰塘積攢著少量水。據當地村民說,這裡山高水也高,林密雲霧多,用水的謎底,一半靠天,一半靠黃龍溝、茨溝、冷水溝、龍王溝4條溝溪,自流灌溉,常年不息。梯田灌溉系統完備,其營造順應山時地利,依靠4條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絕。
    漢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濤告訴記者,鳳堰古梯田之所以被譽為和諧生態典範,在於它巧妙科學地利用了當地地理、自然和水文條件,對周邊山體破壞較少,使植被獲得相對保護。200年來,這裡沒有發生水土流失以及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記錄。王濤介紹說,鳳堰古梯田能創下北方首開梯田的奇蹟,還與這裡的土壤黏性大、山體平緩等因素有關,南方的農耕文明北移,與鳳堰當地小氣候完美結合,加上自清初開始的湖廣移民開山墾荒的頑強精神和勞動智慧,造就了壯美的萬畝古梯田。
    清代湖廣移民北上 締造壯美梯田
    漩渦鎮黃龍、堰坪、茨溝等村一帶,吳姓族人居多,據其家藏的清咸豐十年編修之《星沙善邑冷木沖吳氏族譜》記載,遷陝始祖吳質美原居住在湖南省善化縣(民國初年撤善化縣,併入長沙市)冷木沖,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居漢陰堰坪(舊時堰坪包括黃龍、茨溝等村)。之後,善化吳氏五大房,歷經14年,陸續遷徙來陝南。該族譜《質美公行狀》一文中說:「當是時,堰坪田無幾,而秦俗又不諳溝洩之法,待雨以田,無雨則田石,於是相戒無田。公(指吳質美)乃為楊氏(原住民)及居人力言疏導堵洩之利,度遠近溝渠道,深塘陂時蓄洩。楊用以饒,渠用以昌,不數年,堰坪山麓皆墾為田」。從族譜記載可以看出,鳳堰梯田由清代湖南長沙府善化縣吳氏家族移居當地後所建,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在漢陰採訪,會發現這裡各種方言相互交織,方圓十里之內就能聽到廣東話、湖南話、四川話、陝西話等各種方言,幾乎是「路隔三五里,地同音不同」。外來移民和本地山民的長期雜居,使這裡形成了南北交融、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北方的餃子、社火、火獅子和南方的年糕、湯圓、彩龍船等在這裡和諧並存。
    位於漢陰縣漩渦鎮茨溝村的吳家花屋,仍保留清代中晚期建築風格,是當年吳氏家族遷到漢陰所居住的老屋。該民居坐東向西,呈對稱兩進式院落,疊瓦壓脊,合瓦覆頂,前後簷均有勾頭滴水,正房為樑搭牆結構。廳房為抬樑式樑架結構,廳房和廂房有木板迴廊。整座建築除正房外均為青磚砌牆,正房為土坯牆。從中不難看出,吳氏家族定居漢陰後,墾荒造田,修渠築堤,建寨賑饑,經商辦學,頗有口碑。
    梯田發達富裕一方百姓
    長期致力於陝南移民文化研究的中國作協會員、陝西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良學認為,清前期的「湖廣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廣填陝南」移民運動,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漢、唐以來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開創了由東向西、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而且實現了由政府強制移民到支持鼓勵性政策移民的轉變,由被動的政治性移民向自發性經濟移民的轉變。
    南方各省客民墾荒成熟後,不甘於默守雜糧的種植常規,南方以水稻種植為主的習慣促使他們千方百計地引水開田,這就為改變山區原有的農業結構提供了強大的潛在力。具有不同生產經驗和耕作方式的各地人,依己之長,取長補短,促進了農田水利的發展,形成了梯田、坡地和山間平地廣泛分佈的狀況。漢陰縣的水田面積從嘉慶時期的2.2萬餘畝增加到道光初年的數十萬畝,擴大了數十倍。那時,漢陰縣堰渠縱橫交錯,比比皆是,當時陝西巡撫盧坤在《秦疆治略》記載道:僅漢陰一縣「民間私堰不下數百處,灌田數十萬畝」。又道:「境內平原約長百里,在在均係水田。」
    陳良學在對堰坪的實地考察中從一通碑文中發現,堰坪原為「燕坪」,自乾隆年間南省客民相繼來墾後,阡陌縱橫,渠堰連畔,故改稱為堰坪。最不可思議的是,各方移民的湧入帶來了各地最為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最為寶貴的思想文化,開創了陝南經濟社會發展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使原先封閉落後的陝南山區,一躍而成為中國當時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之一。
    陝文物局長:古梯田是完整生態系統
    鳳堰古梯田生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自然山水為背景,以古梯田為展品,以民風民俗為輔助,保護和展示原生態生產方式和旅遊的開放式生態移民博物館。鳳堰古梯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旨在以古梯田為展品,以民風民俗為輔助,保護和展示原生態生產方式和發展旅遊。
    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對古梯田的生態保育系統稱讚有加:「這裡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經過了幾百年的歷史考驗。」趙榮認為,鳳堰古梯田的啟示意義一是在於中國農耕文化所具有深刻的科學性。其營造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生態環境,注重生態保育等。第二是社會借鑒意義,即移民如何落地生根,如何自然地融入當地生活,和諧生產和諧發展。作為南方水田和北方旱作交融區,鳳堰地區文化整合、語言導入、文化遷徙和傳播中的重要文化現象,是歷史農業文化景觀遺產,是整合後的新遺產,在中國北方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這裡,南北農耕技術相結合,南方水田耕作與北方自然環境也完美結合。例如,作為水田北移,不僅水要講究平,田地也要保持水平,其他如農業技術、水路走法、防旱防澇等都有很多科學性,在插秧時還要辨別南北氣候差異,把握秧苗對天氣、水分、季節的要求。
    在古梯田的保護方面,趙榮表示,生態博物館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對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立體、整體和原生態的保護與傳承,與旅遊景區和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有根本的區別。它的展示主體是活態的文化遺產;它的保護主體和受益者是當地群眾。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保護、利用傳統文化和自然遺產,體現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理念,增加當地群眾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並創造新的就業方式和業態,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改善相結合,最終實現「文化遺產惠民」。趙榮強調,博物館建設並不是要恢復200年前景觀,採用二牛抬槓的原始耕作方式,而是鼓勵和促進生產,將保護和利用結合,絕不因為保護而阻礙發展。只有把地種好,生產延續下去,保護才有意義。趙榮認為,古梯田甚至可以使用小型農用機械等現代技術,提高生產率,這也是文化的傳承和演進。
    古老梯田啟發現代農業
    由於中國山丘區比重較大,加之自然歷史和人口等原因,目前仍在耕種的坡耕地面積較多。據統計,在中國現有的18.2億畝耕地中,坡耕地有3.6億畝,並且全為水土流失土地,產生的土壤流失量佔全國28.3%,西南、西北等地區坡耕地土壤流失量佔當地土壤流失總量的50%以上。坡耕地是中國耕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防洪安全。梯田古老的農耕經驗無疑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借鑒,根據《全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規劃》,今後10年內國家將對1億畝坡耕地實施梯田改造。
    農耕價值中蘊含新經濟價值,則是古梯田裡的新發現。古梯田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國水土保持系統工程的範例。古梯田的開發與保護,將使古梯田的旅遊價值和文化價值都得到提升,是農業文明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領域。據媒體報道,雲南省和湖南省已經申報哈尼梯田和紫鵲界梯田為世界文化遺產,並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項目。
    近年來,漢陰縣把加快旅遊產業發展,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抓手,以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鳳堰古梯田為核心,整合縣內兩合崖景區、龍寨溝奇石景區、龍崗公園、大木壩森林公園等旅遊資源,並聯動安康瀛湖風景區、紫陽擂鼓台景區、石泉後柳水鄉和燕翔洞等景區,全力打造該縣首個4A級旅遊景區--鳳凰山森林公園鳳堰古梯田景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