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造字方式,给予先民一种“智通天地、道洽人文”的强烈暗示 ●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门类,与诗、画等一起成为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 ●书法的形式法则和审美观念,充满着辩证精神和人文观念 编者按 艺术,是开放在人类精神家园的绮丽花朵,是人类思维与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她是美好的,能在惊鸿一瞥间激发人们的审美体验与精神愉悦;她更是智慧的,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开启观者的思想之门。书法的气象万千,绘画的气韵生动,诗词的隽永凝练,曲艺的鲜活传神……每个门类,都是在悠久历史中伴着社会演进的脚步成长起来的,凝结着创造者的奇思妙想,也激发着观赏者的万千灵感;诉说着自己的个性化存在,也滴水藏海地映现出一个大时代的文明缩影。从本期起,本版陆续推出一批文章,分门别类地加以阐析,和大家共同品味艺术之美、探寻艺术之智。 据我国古代传说,黄帝时有史官名仓颉,长着四只眼睛,通过观察自然而创造汉字,其时“天雨粟,鬼夜哭”,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这当然不是真的,却至少说明两点:第一,汉字的造字方式,如“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指事、“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形声、“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的会意等,给予先民一种“智通天地、道洽人文”的强烈暗示。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第一部汉字字典),就把汉字解释为人们认识社会和理解自然的一个体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也认为汉字传达“天地圣人之意”,并解释汉字创生的意义说:“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第二,或许因为第一点之故,人们对汉字深怀敬畏之情,并且延续了很长时间,清朝小说里告诫世人“敬惜字纸”,否则来世可能被罚为盲人。这反映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心理。据前辈学者回忆,解放前在山东等地的公共场所,常常贴有“敬惜字纸”的字样,可见这并非虚言,而是现实存在的。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以统一全国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并没有与之相类似的“言同声”的政策。为什么?同声难,同文易。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而以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却很难具备这一优势。因此,不论发音差异多大,只要识别出汉字字形,就可能领悟其意义。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者闽南、台湾,用方言交流很困难,然而只要写出字形,就基本没有障碍了。汉字可以记录言语,却又超越言语乃至时空,极有助于以文化育天下的伟业。我国方言众多,然而地无分南北,时不论古今,文化主脉,千秋一系,沛然而下,浩浩如江河,至今不衰,汉字之功可谓大矣! 立形见意,其“形”必然复杂:点画种类以十计,部首数量以百计,单字总数以万计。但复杂而不紊乱,殷商时期的数千单字就已基本形成体系。此后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最终凝定为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其中有古(篆)、今(隶、草、行、楷)之分,又有主流字体(篆、隶、楷)和辅助字体(草、行)之别。古今、主辅之间,看似差异很大,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大多数单字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以及演变理路。今文字中,隶、楷、行虽然已经失去“视而可识”等直接摹写自然而来的形体特点,但大多数合体字仍保持以部首统领事物类别等方式,存在“察而见意”的可能。许多部首如“水(氵)”、“手(扌)”、“草(艹)”等所属之字,读者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只要知道部首的意义,仍可大致判断其物类归属。即使是形体变异最多的草书(特别是狂草),许多常用部首和字形也还是有迹可循的,因而历代流传至今的草书字迹,大多数都可以识读。 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为汉语文学的一些独特体裁和手法奠定了基础。以骈文、对联等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语句对称,不仅音美、义美,而且排列形式也非常美观,至今很难找到相应的外文表现形式。一些具体的文学创作技巧,更是直接依托于汉字字形,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下联都以“火、金、水、土、木”为部首,“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将“破”“枯”拆解为“石皮”“古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