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云]红河流域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与农业文明(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1:11:32 中国民俗学网 郑晓云 参加讨论
仅仅依靠自然降水无法支撑数以万亩计的梯田对水的需求,因此根据自然的地理特点修建的灌溉沟渠是支撑梯田农业文明最重要的方式。溉灌系统是随着梯田的修建而开挖的,甚至有多大的梯田面积,人们就必须要修筑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沟,因此红河流域灌溉系统的庞大与复杂也是十分惊人的。以红河中游的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4县为例,在1949年这4个县已经修建引水沟12,350条,到1985年增加到24.745条,灌溉面积近60万亩,其中流量在每秒0.3平方立米以上的骨干沟渠就达125条。在红河流域的上游元江县,至上个世纪初全县修筑了大小水沟79条,灌溉面积4,268亩,其它的小水沟达2,000多条,而到80年代初,全县已经修建水沟2,300多条,灌溉农田58,800多亩。元阳县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有引水沟2,600条,到80年代未有6,246条。作为灌溉系统网络的水沟,不仅仅在数量上是惊人的,同时工程也是巨大的,有的水沟长达二三十公里,也有小的水沟则用竹子相接成为引水管道,长达二三公里。从几百米的小水沟到几十公里的大水沟,经过红河流域各民族人民数百年不断艰苦劳动,筑成了一个庞大的支撑当地农业文明的灌溉系统,如人体上的血脉源源不断地将水供给到数以百万亩计的农田中,哺育了红河沿岸上百万的民众。 二、红河流域利用水的历史 据现存的文献记载,红河流域梯田农业的文明不长于1000年的历史。梯田和水沟灌溉系统的修建,较早的是红河流域中游地区的红河等县,在这些地区自明代就开始修筑水利灌溉系统,造梯田种植水稻,而在红河上游的新平、元江等县,灌溉系统的修建以及大规模的梯田建造,是自清代以来才大量出现的,对水的利用使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在红河沿岸,近百年来是梯田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将河两岸的山坡地带大规模改造成梯田的时期。以红河上段的新平、元江为例:在明清时代,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迁入,这些地区的傣族开始了梯地的建设与改造。在1932年后,新平、元江等县傣族地区再次进行了相对较大的梯田建设热潮。[1]1951~1970年间,花腰傣地区经历了50年代初及60年代“农业学大寨’两个改造建设梯田的高潮,元江、新平等县花腰傣地区的河谷、坡地、丘陵地带基本都被改造成了能种植水稻的梯田。同时还修建了相关的灌溉系统,将哀牢山上的河流水引到了梯田中。今天当人们来到花腰傣居住区时,无不为村子四周层层叠叠从山顶到江边大片的梯田所折服,花腰傣人民将自己居住的河谷地带改造咸了梯田层叠的人造景观,并且由于有哀牢山丰富的水资源的供给,今天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水沟的开挖工程量较大,因此很难由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村寨完成,尤其是一些距离较长、引水量大的骨干性水沟的修建,必须是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有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才能完成,因此在历史上较大的水沟都是当时统治当地的封建土司组织民众修建的,有的水沟由几个村寨联合修建,由每个村寨根据将来可能出现的用水量出钱、出劳动力修建的。相对小的水沟是由村寨集体出资兴建,也有的水沟由一些个人出钱修建,较小的流进自己农田的小水沟,也可能有农民自己修建。据《元阳县志》载,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龙克、糯咱、绞缅三寨合议在壁甫河源头开挖一条水沟用以灌溉,并出银160两、米48石、盐60斤,投工100个用于工程,但没有挖成。1806年3个村寨再次合力共同出钱、出米,经过两年的劳动,修筑成了长15公里、每秒流量为0.3立方米的糯咱沟。清道光九年(1829年),3个寨子再次出银子52两重新修沟,并立碑定约,凡是不按规定参与维护沟渠、违约放水的一律处以重罚。这一条沟成为当地群众集资修的第一条水沟。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元阳芦子山村的方公明在猛弄土司的支持下,耗资半开银元3,000个、大米200石,历时1年开挖成1条4公里长的水沟,从而为这一地区开挖梯田奠定了基础,随后这一地方的农民开始了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的历史。元阳县攀技花乡被当地人称为“土司沟”的路那沟是由当地土司出资并向当地民众派工修成的一条长23公里的沟,在水沟修好后,又发动当地民众开挖了大量梯田,然后承包给当地农民,收获后农民与土司对半分成。 新中国成立后,水沟的修筑基本上由政府统一负责,由政府出资,组织当地的农民修建,因此这50年来,红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的梯田发展也十分迅速。与此同时在政府的组织下修建了水库,有效地提高了灌溉的效率,扩大了灌溉面积,补充了过去水沟灌溉系统的不足。在1950年以前,元阳县还没有水库,但是在1957~1980年间,由于多座水库的修建,水库的灌溉面积达到了37.000多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34.7%。 红河流域灌溉系统的修建,不仅灌溉了数以百万亩计的农田,同时水资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水沟不仅改造了红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用水条件,解决或改善了居民饮水、生活用水以及牲畜用水的问题,水能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用于粮食加工的水磨等设施在红河流域使用十分普遍,每个村子都建有碾制稻米的水磨、水碾等,这些已经使用了数百年的水能设施到今天仍然被当地的民众广泛使用。在新平县的傣族槟榔寨中,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一套完整的水能设施,从用于去谷壳的水磨、水碾到初制食物的水碓设施有10余套之多,并且设计精巧。水能设施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益,降低了劳动强度,成为红河流域人民巧妙利用水资源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在政府的组织下,在红河流域修筑了大量的水库、水坝,利用水能建成了大量的发电设施,使大量的少数民族村寨用上了电,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电的使用还提高了灌溉效率。 三、水资源的管理 由于水是红河流域整个农业生态文明的根基,因此对水的管理以及由于水的使用中所形成的制度在整个红河流域各民族社会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红河流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