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永涛]朱仙镇传统建筑形态与格局的当代衍变(2)


    但是这种家园意识和乡土观念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已逐渐式微,建筑的精神内涵出现变异。作为历史上贾鲁河的一个重要商业港口,朱仙镇有着传统的经商意识,许多临街的门面,多是“前堂作店,后堂住家”,门面经商营业,后院则住人、会客,门面和内宅之间仍是一个封闭的庭院,是家庭团圆、相聚的场所。近年来,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朱仙镇临街的民居建筑大多发展成二层或三层的商用民用混合建筑,有二至三层并联式、二至三层独立式、半独立式和独院独户住宅四种类型,但独院独户住宅已非常少见。“前堂作店,后堂住家”一变而为“下店上家”,楼下营业,楼上住人,庭院多被省略,尤其是临近公路的商住混合住宅,无论是多户并联式还是单户独立式,临路一面是楼房,楼房背后就是田地,庭院被完全忽略。有的商户为了节约空间,除楼下营业外,楼上房间也多成为仓储的库房,会客、洽谈、家人团聚的功能一并被楼下具有营业功能的空间承担。就在这种居住形式的变化中,居民也完成了从农民到城镇居民身份上的转变,“使他在良心上有血肉之亲的归属”(Max Weber,1958:81)的庭院意识在建筑商业功能的强化中逐渐淡化,建筑的精神内涵已经大相径庭。
    2.建筑结构的演变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朱仙镇的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民居建筑大多为简易的砖木结构,甚至兴起“干打垒”风气,即用泥土夯实垒筑,以茅草等覆顶。在此之前,朱仙镇的传统古代民居建筑大多毁于兵燹人祸,这一时期的简易建筑,在结构、形制、风格承袭方面并不能体现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直至80年代,朱仙镇开始大量建造砖混结构房屋,在房屋设计上对采光、通风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有了改进。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多为横长方形住宅,四合院已不多见,大多为三间,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偏房为厨房。二是屋顶木基层及屋面在传统民居的基础上有所减略。主要做法是在木屋架上钉檩条、椽子,上苇笆,苇笆一般由当地的棉花秸秆或苇条做成,稍好一些的则铺油毡或钉屋面板,然后在苇笆或油毡上铺泥挂瓦,也有直接在椽子上铺扒砖后再铺泥挂瓦的。三是墙体开始使用机制砖,半机械化的机制砖取代了人工制坯,绝大部分房屋用整砖砌筑,也有一些仍采用“里生外熟”做法,即墙外皮用经过煅烧的黏土砖,里坯用未经烧制的生土砖坯,以降低造价。四是周边乡镇所建平顶房往往居多,而朱仙镇民居建筑所建尖顶瓦房仍占绝大多数,并且仍然沿用硬山式传统,对屋脊、墀头、吻兽等建筑细节进行艺术处理。屋脊通常以青瓦或用砖砌成钱纹等纹样,脊的中部装饰花样很多,有空花纹、人物、宝瓶等,屋脊正脊两端往往做成鸱尾形状,垂脊尽头一般也高高翘起鸱尾,以蓝天为背景,在青色砖瓦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悦目大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朱仙镇集贸勃兴,个体商户、居民住房剧增,开始大量出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的建筑材料及与其相适应的新的结构方式,对传统的以砖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民居建筑开始大量使用混凝土小跨度屋架、混凝土檩条,多层、平顶等区别于传统民居建筑的构成形式大量出现。这种新的房屋构成就不可避免地同传统的产生于单层、坡顶、木结构房屋上的艺术处理产生矛盾。但这个时期的朱仙镇民居建筑仍然延续了传统民居的主要特点,保留了对传统民居建筑屋顶的喜好,在建筑形式上仍然倾向厚重、端庄的风格。尽管大多数民居建筑已不再保留传统建筑的外观,不再采用传统建筑的用料,却仍然保持着砖混结构时期的硬山式风格,主要表现为二层或三层的楼房并没有采用平顶式构成,而大多还是自觉采用坡顶式和尖顶式,墀头、屋脊、鸱尾等仍是重要的装饰。即使是商住混合住宅,在没有行政命令的情况下,也大多自觉保留了传统的坡屋顶。主要是因为当地乡村泥木匠组成的泥木班按照业主的要求,在砖混时期就开始保留坡屋顶的传统形式,逐渐成为被业主接受的固定模式,直至钢混时期,朱仙镇的民居建筑坡屋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认可的具有某种特定价值观念的构成形式,成为他们心理结构的定式,逐渐形成了新时期朱仙镇民居建筑的地方建筑风格。
    但钢混框架结构已经成为民居建筑的“革命”,钢混结构不仅是当地居民攀比追求的目标,钢混结构住房比例也成为政府部门制定的“农村小康指标体系”16个指标中的一项指标。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全国钢木结构住房比重为48%,1990年则上升到62%。朱仙镇也是如此,上世纪整个90年代,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当地居民的建房热情空前高涨。人们已经把住房的有无和好坏同自己的脸面乃至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联系在一起,建立在中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节俭意识,使人们想尽办法“积累一笔财富向他人炫耀,换取他人的羡慕与尊重”。(程贵铭、朱启臻,2000:146)住房成为最好的表达方式,而建筑好坏的标准就是这个时期大家常见的模式——钢混框架结构。
    民居建筑的门是解读这种热情表达的最好渠道。门是一栋建筑的门面,由简单的门到复杂的门代表着主人由困难到富足的不同生活阶段和水平的变迁,建房先建门,成为朱仙镇居民富足以后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为选择。对于门的重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里由来已久。门是封建社会贫富贵贱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如“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宋史·舆服志》)等各种规定,在门的形制上有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墙垣式门等各式等级,不得逾越。朱仙镇如意街现遗存下来有一处清朝门牌楼,从形制上看有些类似金柱大门,占据一个开间,门口比较宽大,门扉和墙基均很厚,大门门轴底部有青石门座,虽较为简朴,但仍不失官宦、士绅门第的气派。即使是贫寒人家的木板拼门,也往往注重门头、门脸等处的细部装饰。朱仙镇的一处老门,门头低矮,门口狭窄,用木板直接拼成,但门扉雨水檐下面仍有着象征吉祥如意的木雕装饰。大门不仅成为“反映居民经济文化的象征”(陆元鼎,1991:4),而且“这种象征意义还形成一种传统的意识”(楼庆西,2001:111)。在朱仙镇居民建房的高涨热情中,门理所当然成为一种心态和家境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朱仙镇居民建筑门的形制大多是依院墙而建的简易门头,以后有了门脸,随后发展为有独立开间的门牌楼,但装饰比较简单或几乎没有装饰。门的形制与坡屋顶式的民居构成风格一致,青砖蓝瓦,门牌楼有屋脊和鸱尾,门和门柱往往漆成象征富贵的红色。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建房热中,逐渐发展为占据一至二个开间,门牌楼多已简化为钢混框架结构的平顶式,但装饰豪华,门的形制比较高大,往往用烧制的瓷砖和烧制的釉质鸱尾、吻兽装饰,门脸饰以烧制的盘龙、富贵花等题材的瓷砖图案。有意思的是,虽然门牌楼的形制和装饰在攀比中越来越精美、高大、奢华,但是各种造型生动有趣的兽面门钹、门环、门钉等传统铜饰配件却日趋粗糙、简陋以至省略,各式精美的木雕更是罕见。看来,在建筑的“诗情画意”之外,重要的还是审美的眼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