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永涛]朱仙镇传统建筑形态与格局的当代衍变(4)


    随着花戏楼的逐渐消失,朱仙镇的庙会也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庙会被绠会所取代,主要进行物质交流、商品买卖,文化活动场所严重萎缩,文艺活动日趋贫乏。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露天电影在朱仙镇开始出现,田场、晒台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这种状况几乎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放映电影一般由当地政府包场,后来又由大队、村民小组设立放映点,在田场、晒台等空旷场地进行放映,吸引了朱仙镇和周边乡村数万观众。1971年,朱仙镇建设了一所影剧院,简易的砖木结构,水泥台座位,电影改在影剧院放映,但由于场地、座位有限,影剧院并不能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是交流、聚会的需要,朱仙镇影剧院在几年后便荒废了。1982年以后,朱仙镇开始出现个人出资为婚丧嫁娶包场放映电影的形式。田场、晒台仍然是那个时期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虽然极其简单、粗陋,但是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欢乐,至今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电视机已经成为朱仙镇的一大风尚。电视机很快普及,虽然一直到90年代初期全镇仅能收视4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当地群众购买电视机的热情。相反的是,露天电影的影响力在逐年下降。随着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今天,电视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调剂。朱仙镇的文化场所和公共空间,从花戏楼带来的“视觉盛宴”衍变为田场、晒台的“温情回忆”,再让位于午夜泡沫剧的“私人空间”。
    朱仙镇还有过一段青年人对“KTV”的热情,在西大街一处“文革”期间的破败房子隔壁,有一个供青年人“卡拉OK”的场所,“KTV”的醒目店招依然清晰,但这段热情好景不长便烟消云散,只剩下刺眼的门牌装修,与邻近的破败房屋形成了鲜明对比。近几年,随着商业竞争的激烈,很多商家、企业纷纷把目光从城市投向乡镇,有一些企业便把商业性演出送到了朱仙镇,尤其是在岳庙大街,从收取门票的马戏团到一些酒业公司的豫剧大篷车,观众常常把邻近的街巷挤得水泄不通。有意思的是,马戏团的观众多为年轻人和小孩,豫剧大篷车的观众多为老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特定人群对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已经给朱仙镇文化场所的重建提出了一个难解的命题。
    四、朱仙镇传统建筑格局与装饰的当代衍变
    1.逝去的繁华和街市的迁移
    穿镇而过的贾鲁河把朱仙镇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河上的五座桥(两座为新修)把东西两部分连在了一起,朱仙镇的城镇格局围绕着贾鲁河,纵横交织、布局整齐。
    鼎盛时期的朱仙镇有72条街道,商号、店铺林立,南北山货云集,这些街道的名称多以经营所属的行业命名,如东镇的主要街道有:车店街、杂货街、曲米街、油篓街、仙人街、炮房街等,西镇的主要街道有:西大街、顺河街、估衣街、京货街、铜坊街等。历史上,东镇一直比西镇繁华,清道光二十三年水患后,东镇地势低洼,商号多迁移西镇,西镇逐渐盛于东镇。至今,朱仙镇西镇仍然较东镇繁华,朱仙镇的主要历史遗迹清真寺、岳飞庙、关帝庙,及政府所在地均在西镇。虽然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小城镇的开发、改造,朱仙镇的传统街道布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由于街道的拓宽而消失了,但朱仙镇的多数街巷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街名,民居聚落依然呈现出传统的依河组团的布局特征。“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冯骥才,2003:106)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这些古老的街名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审美韵味,有着一种历史和具体的人和事相融而成的人文价值和精神魅力,充分体现了古街名这种非物质文化的诗意美,同时也是研究朱仙镇传统建筑布局的重要依据,为我们认识朱仙镇的风土人情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从朱仙镇现有的布局来看,朱仙镇的主要干道仍然是以贾鲁河为中心,与贾鲁河相交或平行,呈东西延伸的团状布局。朱仙镇呈东西走向与贾鲁河相交的主干道主要有三条:一条主干道由估衣街、炮房街、如意街三部分组成(一条路的三个部分,不同路段名称不同);一条主干道由铜坊街、京货街、保元街、仙人街、坊子街五部分组成;另一条岳庙大街的直线距离较上述两条为短,由西向东通过岳庙桥与东镇相连。呈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主要有三条,西镇两条。其中一条由西大街和南门大街组成,西大街北头是岳飞庙,南门大街南头是清真寺。另外一条有些蜿蜒曲折,但均呈南北走向,街口和街口的直线距离非常近,大致为一条直线,由北向南分别是北兴隆街、南兴隆街、毯坊街、新北街、茶馆门、新南街。东镇的一条主干道由南向北分别由车店街、北曲米街、南曲米街、杂货街、油篓街、南寨豁组成。这些主干道和贾鲁河相交或距离较近,一些民居小巷大多穿插在这些主干道之间,它们构成的区域几乎占了朱仙镇三分之二的面积。整个城镇布局轮廓清晰、布局合理、节奏分明,证明了贾鲁河两岸曾经是朱仙镇的商业中心和城镇中心。据笔者在朱仙镇田野调查的不完全统计,发现朱仙镇有38条街道仍然保留着当初的街名,这些街巷虽然有的已被开发、拓宽,但整个街巷的布局特征总的是以贾鲁河为中心而层层展开的,清真寺的正门东大门,一条幽静的窄小巷把清真寺和贾鲁河连在一起,相距不过一百余米,虽然不是蜿蜒曲折,但却给那些从朱仙镇主干道进入清真寺的人们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觉。
    虽然古老的街名依然存在,并给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但随着朱仙镇的没落,这些有着古街名的街道已经没有了店铺林立、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有的街道已经完全由商业区衍变为居住区,古老街道原有的商业功能和商业文化已经不复存在。即使至今仍是商业街道,但古街名所体现的那种鲜明的行业特点已经完全丧失。
    当代以来,朱仙镇的城镇布局又呈现出另外一种趋势,即围绕穿境公路布局、组团、辐射的特点。河南省省道1626线开尉公路(开封—尉氏),由朱仙镇南经镇西穿越朱仙镇。这条公路历史上曾为午道、驿道、官马大路,1931年修成公路,自开封南行经朱仙镇过尉氏到许昌禹州,在朱仙镇境内有3.4公里长。1980年,为了行车安全,将朱仙镇街内部分路段改道镇西,现系路宽7米、路基宽12米的三级标准公路。贾鲁河水运功能的丧失,使公路成为朱仙镇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朱仙镇不仅有开尉公路,而且也有朱仙镇至西姜寨、朱仙镇至大李庄等县乡公路,朱仙镇的客运班车可以发往省会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以及周边孙营、西姜寨等乡镇,尤其是近年来客运、货运往来频繁,朱仙镇发往开封等地的客运班车更是一天往返数班。随着穿境公路带来的商机和交通便利作用的日益显现,朱仙镇的城镇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镇区用地开始在公路两侧聚集、发展,1980年改建到镇西的穿境公路已经发展为人气比较旺盛、商户比较集中的商业区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