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瑾]民俗场所精神的重建(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17 学苑出版社网站 袁瑾 参加讨论
“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也存在着个体与客观建筑物质环境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而交流的目的是获得对该区域传统历史文明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场所精神”不仅表现为从客观到主观的二维平面,更具有深厚的时间积淀。 从民俗二重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场所精神”实质上指的就是依附于特定外显物质环境的民俗精神内涵,即民俗展开依托的客观时空中,凝聚的俗民心愿意识、群体我们感。 在清河坊历史街区深厚的人文精神积淀中,重建场所精神就是忠实地恢复其原有的市井文化特征。“市井”这个名字原来指城中之市。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国语·齐语》中曾记载,“处商,就市井”。(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1978:226)由于市井主要是商人从事买卖活动的特定场所,所以古人也把商人称为市井之民。再以后,凡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平民百姓,也都可以称之为市井之人。市井文化是由市井之民创造并体现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伦理观念、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特征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方面。作为主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状态,市井文化一方面必然受到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草根社会的自发性,顽强的生命力,在民众意识中具有很强的认同感。这种真实的市民生活感就是蕴藏在一栋栋明清小楼背后的集体无意识,共同的民俗心愿意识,真正的“场所精神”。 从民俗保护工作的实际来看,“场所精神”指特定地理位置的历史街区由于长期承担特定的功能活动,而凝聚的历史文化精神价值。只要历史街区的地理位置、传统功能不变,那么它的历史价值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在操作的实践中,要恢复清河坊历史街区固有的市井文化特征,首先要恢复作为传统商业区的商业功能,回归当地民众对该区域的传统心理定位。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上海城隍庙的重建中获得启发。原先破旧不堪的城隍庙经整修后面貌焕然一新,其本身及其周边地段建筑大多为新建,并且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这些做法与目前流行的、西方观念占统治地位的保护理论及方法大异其趣。但由于保留和延续了城隍庙惯有的市井、商业文化氛围,市民们仍然将它认同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场所,作为城市的重要象征向外国朋友推荐。在城市文化、旅游、商业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普通民众而言,所需要的是城市历史传统地段所蕴涵的历史传统氛围,并依托这种历史氛围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城市生活。历史的真实感,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追求。 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认识的深入,现代保护者很自然地将保护对象划分为有形物质文化与无形非物质文化。在重建过程中,主要通过对老建筑进行修复、翻新、有选择地重建,维持原有的历史面貌,做到外形、框架的重现。从建筑现象学来说,这一步主要完成了物理空间的重塑。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历史文化保护区活起来。当前开发保护的出发点很多都是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求新、求异、求俗,其结果往往抹煞了当地清新质朴的民俗之风,造成各地、特别是相邻区域文化氛围的普同性,带上了浓重的人为痕迹。因此,对特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真实“场所精神”的呼唤显得尤为重要。 二、城市的名片——场所精神的缺失 在清河坊的保护过程中,同样经历了由于忽视民俗场所精神带来的失败。 开街初期,清河坊以其独特的建筑、商品种类等软、硬件设施与周边商贸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俨然是喧闹都市里一处祥和安宁的小山庄。街道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长460米,宽12米。按照设计保护者的初衷,这里的建筑主要重现了清末民初清河坊鼎盛时期的建筑风格。最初,街上随处可见像经营玉器、明清瓷器、名人字画的古董店;穿着长袍、拎着长嘴铜茶壶为客人斟茶的“茶博士”;摇着木纺车,为顾客现场纺纱的“吴越人家”布艺品店……连小店里卖麦芽糖块的男子,也穿着长衫摇着拨浪鼓招徕顾客。这种让人新奇的小玩意还不少。 但是吴山、城隍阁、清河坊,积淀着人们太多的回忆和情感。它的重建和保护首先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关注。于是精心的仿制很快露出了破绽。有人认为这是“假古董”。崭新的两层小楼,外形颇具明清风格,但是整齐划一的造型,透出这是一条仿古的新街。事实上,人们也很难维持古代的风韵。不久之后,15元一套做工粗糙的保暖内衣、10元4板的电池、5元一块的所谓玉石,纷纷摆上了柜台。租金太贵,让颇具古风的小生意经营者在这种微利行业里根本无法生存。在当时一片民俗旅游热、明清街开发热潮中,清河坊历史街区毫无特色可言。 清河坊的衰败,根本原因是保护意识的错误导致场所精神的丧失。从清河坊历史街区开街以后的两三年间,清河坊依靠的主要是古建筑的外形以及杭州皇城根儿的声名,成为旅游城市的一个旅游项目。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开发,这里已显疲态;作为杭州城文脉的根源,这里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实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如果我们将其接受为历史,那么这只是对我们城市历史的一种歪曲。这种做法实际上只是为城市“创造”了一种表象性的历史感、完全脸谱化的重构,而完全没有从空间生成发展背后的精神因素看待历史的真实。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历史真实是不为人所接受的。就在前年8月,河坊街商铺的拍卖,还频频流标。当时在河坊街转角处,有14处底层商铺拍卖,结果13处无人接盘。 重建后的民俗传统必须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才能如鱼得水,充满活力。对清河坊的保护和开发或许在一开始是出于学者对社会文化遗产的责任心和正直的精神,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在保护的是普通人的一段生活,而不是文化的盆景。 现代化是今天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住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再发展到完整的古城,这是国际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发展脉络。 匆匆于现代化进程的人们,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终于明白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开始了还林还绿。可是,相当多的人特别是决策者,对保护良好的文化生态依然没有足够的重视,正在一边建设一边破坏。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而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延续的基因。自然环境生态破坏了可以弥补,而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则无从恢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