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瑾]民俗场所精神的重建(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45 学苑出版社网站 袁瑾 参加讨论
中药、饮食、茶、民间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河坊街上,他们都处于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状态中,延续并充分发挥着他们本身具有的生活功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河坊街能够迅速吸引本地人的大量涌入,在这里人们做着老底子的相似的事儿,吃着与老底子相似的东西,享受着老底子皇城根儿下的喧闹,让人感受到舒适与一份释然。 小结 表演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将表演理论与民俗场所精神结合起来,还是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理论和分析方法上的启迪。民俗“场所精神”不仅依托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表达着质朴的民族情感。是一个地区人群和民族的文化基因,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中,不着痕迹地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感和无形的集体凝聚力。无论手工艺制品之类的物质民俗,还是戏曲表演、信仰仪式等非物质民俗,都绝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区域中可有可无的一种点缀,也不应零零星星地散布于设计师们搭好的框架中,因为它们才是维系历史文化区域时代绵延的灵魂。外部硬件的设计应该为它提供一个收放自如的适宜空间,而绝不能让这种自由的精神为适应重建的空间而削足适履,藏头露尾。 四、结语 清河坊历史保护区,经过一定的人为整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空间整体。在人与历史传统的接触过程中,现代人与传统之间平等地交融。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过:“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转引自章建刚《文化遗产的真确性价值与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见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P7。 清河坊历史悠久,在杭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作为一个三维历史空间情感产物,在保护区内静态、动态的符号形象展示,与俗民群体的参与活动相互交织。真实与仿古参半的建筑,在现代都市中辟出一片安详的故土;五花八门的传统民俗事象交织在一起,织成了传统市井生活图景;开放式的商业街形式,为民俗符号、手工艺人以及俗民群体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经过整合的历史生活空间并不是一个被研究、单纯展示的产品。它不要求人们深入这个传统的世界,但它所提供给人们的超出生活的那种精神感受,却被带出了有限的保护区域,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然而,清河坊历史保护区的重建、重修,招商引资,是建立在放弃了一部分传统社区功能的基础上的。到清河坊保护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原本在高银巷、吴山周围的居民基本已经搬迁,一部分商铺也已经拆除。而重修后的清河坊基本上就不再具有居住功能,而完全成为商业区、文化特色区域。这种对历史区域文化资源有选择性的保护、汲取,对于清河坊作为整个城市文化形象规划、公共空间功能分配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成功地回避了保护工作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如何将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持传统精神结合起来。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是不是采取国外许多国家采用的保持建筑的立面外观,而在建筑内部采用现代的装潢工艺,配备现代生活设施呢?文化精神等抽象的概念,必然要依附一定的物质实在;传统的心愿意识、心理积淀必然需要相对应的传统形式来承载。如果没有了相对应的传统形象符号,传统精神依然能够存在吗?那么,在我们的保护工作中,衡量保护效果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外在客观存在的建筑、工艺品等物质形式,可以通过具体的外观形象、材质、风格,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评价。那么,历史空间、传统场所能否引起人们心中相应的历史情感,满足现代人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情感需求,又应当用什么来衡量呢? 无论在保护工作中我们还将碰到多少问题,清河坊历史保护区在市井文化精神重建中,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立足弘扬本土精神,从提高本地社区民众生活出发,历史传统保护工作才能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世界,还回其生活本质。 参考文献: 杭州市上城区文史资料编委会编.清河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董卫.城市更新中的历史遗产保护——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J]. 建筑师,2000,(94).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J].民俗研究,2003. 陈勤建.关于民间文化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