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吴真]科技手段对村落祭祀演剧形式的重构(4)


    相反,电唱大戏班主都很“会做”(识趣),要他们演多晚就多晚。一般潮剧大班戏不愿演日戏,因为白天观众少,纯粹是演给老爷看;电唱大戏则无所谓,他们多会选择一些旧戏堵,让几个新手上场随便比划几下。潮汕地区营神赛会讲究“闹热”(热闹),越闹热越代表本村老爷的灵验与兴旺。新埠村69岁村民卢红弟(老人组理事)认为,电唱大戏“要它唱大声就唱大声,不像人说话声音多大就多大,有时拜老爷需要再热闹一些,电唱大戏就可以按要求把音量调到最大。”
    更重要的是,电唱大戏在老爷生正日,会按老人组要求,让状元与夫人抱着太子爷下台拜老爷,以祝福村落人丁兴旺、合境平安。现在不少老人组图省事,节省了请锣鼓班迎老爷巡境的费用。电唱大戏适应这种要求,虽然演戏时不需要文武畔的锣鼓,还是会组织几位演员客串锣鼓班,在老人组安排下,为村里“迎老爷”打锣鼓吹锁呐(虽然老人组承认电唱大戏的“锣鼓架式”确实很不专业)。
    可以看到,电唱大戏极力迎合村落祭祀仪式的需要,从而让掌握祭祀权力的老人组觉得“有面子”,电唱大戏比人唱大戏更能体现老人组的祭祀权威。
    A还补充说,请潮剧大班戏还必须负责其车辆运输和伙食,这些剧团至少都有60人,老人组还要找大地方给他们住,负责他们的安全,此外还得花上1000元雇工搭戏棚。总之是花钱多,麻烦事也多。因此,附近春光、金石等乡里(村),就算喜题所得支付得起请大戏,也宁可请电唱大戏了事,因为电唱大戏的运输、戏棚搭卸连同后勤一切事务均由剧团自理。“既然老人组纯粹是义务劳动,何不选择一种省力气的方式?电唱大戏好处就是一句话,它简单,我快活。”
    A提到潮州下塘老人组曾被村里年轻人“激”(挑衅),请了一班外省草台歌舞来演,搞得很不像样。A自豪地说,我们村老人组有权力,绝对不会容许这种情况出现。事实上在潮州金石、东凤等较开放的农村,这几年老爷生,经常请一班纸影戏演给老爷看(因为纸影戏观众少),再请一班歌舞给中年以下的观众观赏。A认为这是老人组向村里年轻人的“屈服”、“示弱”。
    笔者所采访过的电唱大戏班主一致认为,电唱大戏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人唱大戏,而是现代歌舞。因为歌舞较受青年人喜欢,在价格上也与电唱大戏相若。似乎可以这样预测:当老人组在村落祭祀权威逐渐旁落时,电唱大戏所赖以生存的演剧环境也会逐渐趋向恶化。
    2.老人组的审美趣味
    笔者调查的新埠村、古二村向以务农为主,村内无专业的潮剧演员,历史上没有“戏雕刀”(精于评论演技的内行观众)的欣赏习惯,因此村民对潮剧艺术的评价比较能代表一般潮汕农村观众的戏曲审美趣味。
    电唱大戏的班主或者戏中到老人组“收戏”,多数会将剧团能够演出的VCD影碟直接让老人组挑选。影碟封面一般注明了演出团体、参演的名角、导演以及故事概要,老人组还会要求播放影碟的某个片断,以对剧目有个直观的了解。①
    新埠村70岁村民卢龙归(下称B)被公认是“识戏”的老人组理事,每次往往由他决定剧目。他“定戏”的标准是:1.是否名团,比如他个人比较喜欢挑选广东省潮剧一团的剧目。2.声口好,最好是名角演唱的,香港韩江潮剧团名角许云波的影碟比较受欢迎。②3.情节要有喜有悲,中间最好有些“笑口”(喜剧效果),结局必须大团圆,因为老爷生还是要讲究吉利。S团长提到他们团常演的《薛刚闹花灯》(上下集,广东省潮剧一团剧目),就是符合了老人组的艺术喜好,每到一个村落都会点名演这部戏。
    迎合老人的审美趣味,电唱大戏会着意挑选一些历史题材的连台本戏和系列剧,这一类剧目以《唐宫秘史》、《大汉天子》为代表,内容大多写宫廷的争权夺利、奸臣当道、忠臣后代千辛万苦得以伸张正义、有情人终成眷属。剧目多分为上下集,刚好可以做完一晚。电唱大戏班主挑选影碟会有意避开一些有武场的剧目,因为演员很难踩上锣鼓点,容易放大电唱大戏“假唱”的缺点。不能演武戏可说是电唱大戏的“死穴”,老人组似乎并不在意这点。B认为老人喜欢“软线”(文戏)的多,讲究唱曲,“年轻人才会喜欢看相刣(打仗)的武戏”。
    现在农村观众平常也能欣赏到电视、VCD的潮剧表演,从而对音乐、唱曲的欣赏水平也较之以前有提高。当然也要看到,这些VCD一般是一些省级、市级大剧团的明星们演过的,这就给戏班的演员们的表演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尺。然而老人组并不会将选择标准放在电唱大戏演员的做工上,他们多数选择了老人们熟悉的潮剧明星担纲的戏,因为“看戏输赢就在唱工”。
    B一再提起2003年来该村演出的归湖某潮剧大班戏,唱曲小声且不好听,演员唱高音“激”(吊)不起来,让习惯了电唱大戏(X团之前已在该村连续演出7年)录音的村民很不习惯。村民并不因为潮剧大班戏是真唱,X团是假唱,而原谅前者艺术的粗糙。而在提及X团时,村民也往往把该团的音响设备好,“声靓”,唱的都是名角名曲作为其艺术出色的表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村民农村观众审美趣味的稳固性,他们并不会因为审美对象艺术特征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评判标准,他们还是会固执地在新的演剧方式中寻找熟悉的艺术功能。
    (指导老师 黎志添)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