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统菊]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18 作者提供 刁统菊 参加讨论
礼物指标与亲属网络 不同姻亲所赠礼物中,除了在礼金上有差异以外,在火纸、花圈、帐子、桌子的有无和价值的多少上也有等的不同。哪些姻亲拿哪些实物,都有习俗的规定,而又因各自与死者不同的亲属距离,实物价值又有多少的区别。熟稔村落生活的人根据礼金和实物基本上可以准确地判断出上礼者在死者的亲属网络中的具体位置。 火纸:丧礼中,每逢吃饭大老总都会喊:“烧纸的客到客屋吃饭。”“烧纸的客”暗示出只有死者家族以外的人才会拿火纸[28],这是一个区别同姓和异姓的因素。 桌子:拿桌子的人包括死者的姐妹夫、闺女婿、侄女婿、孙女婿,此外死者的丈人家/娘家,还有儿媳妇、孙媳妇以及重孙媳妇的娘家,但是这些姻亲的带客不包括在内。这里拿桌子的人基本上都是死者的给出妻子家庭和接受妻子家庭,换言之,是与死者家庭而非家族有直接联姻关系的家庭。侄女要拿桌子,因为她有一个“晚辈闺女”的身份;儿媳妇的娘家拿桌子,而侄媳妇的娘家可以不拿,因为要“拉出一个沿来”,以便“分出远近”。其实谁拿桌子拿什么样的桌子都是为了“分出远近”。 “分出远近”非常重要,不仅仅是把姻亲的类别标志出来,同时一个清晰的“远近”的序列让每一个参与的姻亲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应尽的礼数。如果有人跨越了“远近”的界限,除非是不了解当地的习惯,否则很容易引起关系的紧张。 首先要拿桌子的是死者的闺女,她拿的通常是三牲,包括猪头、整鸡、整鱼。David根据在湖北伍家沟的田野调查,认为死者去世时其女婿送猪头具有特别的意义,一个男人从他的岳父那里获得了一个女人,由此有机会成为祖先,因此他也要帮助给他女人的人获得祖先的地位。女婿以猪头为礼物,在象征意义上使岳父成为祖先,否则丧礼就不能完成[29]。但是从红山峪村的事实来看,猪头并不具有这种意义,甚至猪头也不是死者的女婿必须要送的礼物,而且送猪头的也未必是死者的女婿,死者的娘家人或丈人家也有可能送猪头。比如2004年巩焕彩母亲的丧礼上,死者的娘家也送来了一只生猪头,还有鸡和鱼。女儿未必一定要拿包括猪头在内的三牲,上世纪60-70年代生活都极为困难,丧礼上的桌子即使是闺女也只能拿得起酥菜,那时酥菜就是最为贵重的礼物。人们以为,至亲之中,闺女和父母最为亲近,闺女婿理应多花钱,只有如此方可表示对死者的敬奉之隆重,而猪头在人们观念中是比较贵重的祭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首选礼物还是猪头。按照Daivd的说法,给出妻子家庭给接受妻子家庭以生命和成为祖先的机会,后者应予以偿还。但是这种偿还并不是以一个象征来实现的,而是在婚后长久的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偿还这个债务。此外,闺女的桌子不能干折,但是其他拿桌子的亲属都可以干折桌子。 死者的侄女、孙女、重孙女的桌子是花桌子,所谓花桌子就是把芋头、萝卜刻成花形,再加上十大碗酥菜,酥菜中必有一趴子[30]炸肉。近几年还有以鸡蛋作为祭品的。现在流行侄女、孙女拿九龙一凤,即九条鱼和一只鸡。死者的姐妹、丈人家和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娘家的桌子都是十个大碗的酥菜,这就是最为平常的桌子。 花圈:花圈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四清时开始进入村落的,当时流行学习党政机关和城市人的风气,最初送花圈的都是死者或死者的子孙的朋友、同学、同事,为了便于张扬,上面写上送花圈者的姓名。如果连朋友那样的关系都拿花圈了,而身份为女婿的男人不拿,那么人们很容易对他产生“舍不得花钱”的怀疑,所以女婿也得拿花圈。女婿中包括姐夫/妹夫、女婿、侄女婿,不包含带客。 帐子:帐子一般是一件衣服或者一身衣服的布料,只要“够衣裳料”就行,应是为了避免丧礼后使用时造成浪费。谁去吊唁,吊唁谁,都由外柜先生在帐布上贴上白纸写上黑字予以说明,这就是“帐心”,上面的字不能随便写,凡是摊送的姻亲[31]上面必写“泣送归茔”。拿帐子者与死者的关系不同,其摆放位置也不相同。 所有的本家共同拿一个帐子——白色,放在灵堂显要位置。 娘家或丈人家根据兄弟排行拿——黑色,放在客屋显要位置。 死者有几个闺女就拿几个帐子——白色,随意放在客屋。 其他所有姻亲拿的帐子除了红色以外哪种颜色都可以,但是一般不会再有人拿白色帐子,因为白色帐子是最重的礼,“是闺女的份”。本家的帐子放在灵堂,而所有姻亲的帐子都只能放在客屋,姻亲中又以孝子的舅舅最为尊贵,因此其礼物要摆放在显要位置。帐子的颜色与位置对于亲属的标志和划分是十分清晰的。 此外死者的姐妹、侄女、孙女、外孙女都拿帐子,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的娘家也要拿,但不包含带客。这和拿桌子的姻亲范围是相似的。由于过去村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以至生活都难以维持,人们在给姻亲孝服时也是非常谨慎,用村民的话说就是很不“泼”,该给的才给,能不给的就不给。拿帐子的情况类似于此。80年代以后,孝服给得“泼”了,帐子也给得“泼”了,不该给帐子的都给了,一个人去世,比如孝子的两乔、孙子的两乔现在都会拿帐子。其他过去不会送帐子的姻亲也开始送帐子了[32]。 概括来说,我们从所赠实物中大体可以得到如下模式: 火纸——区分同姓和异姓。 桌子——区分直接联姻的姻亲与带客、远亲。 花圈——由最初的区分非亲属关系与姻亲关系到现在也可以区分给出妻子家庭与其他姻亲。 帐子——拿帐子的姻亲的范围要大于拿桌子的姻亲范围,即拿桌子的姻亲肯定也拿花圈和帐子,但是拿花圈和帐子的姻亲不一定有桌子。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帐子区分的姻亲关系处于模糊状态,本来可以不拿帐子的姻亲拿了帐子可以增加个人的威望、提升个人的名誉。 每一种礼物,不管是象征性的还是实用性的,都会被一一记录在吊簿上,以方便主家日后的亲戚往来。但是,这些礼物也完全可以让旁观者看出送礼人和主家的具体关系,甚至可以准确地排列出参加丧礼人员的亲疏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份吊簿看作是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晔原]节日的形成与数字观念
- 下一篇:[曲彦斌]赵景深与我的“杂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