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统菊/冯欣]从民间礼簿看姻亲往来(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04 作者提供 刁统菊/冯欣 参加讨论
表格中,仅有一个客人是新郎的同事,换言之,喜资簿上没有记录来自李志坚那一方亲属的任何馈赠。但是送米的时候,虽然博兴那边来的人不多,李志坚的母亲、本家爷爷、叔叔、大哥都来了,只是他们是以孩子姥姥的身份来的,因此送了一个大箢子。其他亲戚几乎都是宗洪丽这边的亲戚。 如果是一般情况下的嫁女儿,亲友是来“添饭”(拿的是随礼钱),而儿子娶媳妇,亲友除了送“添饭”,还要来“送幛子(红色或花色被单)”。但是从这份喜资簿中可以看出,其中是有幛子的。这是因为,宗洪丽和李志坚结婚,洪丽当成李家的女儿,而志坚当成宗家的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李志坚一早带着车队从宗家出发,到教堂磕完头,再到博兴家里把等在那里的洪丽迎娶回东营村,并在宗家拜天地、请宴席。因此亲友来宗家庆贺时,大都送了“幛子”。李志坚称呼妻子的父母为“爹、娘”,洪丽妹改称李志坚为哥,仍称洪丽为姐。婚后李志坚就住在宗家,也没有一般婚姻所谓的“回门”。 四.节时省钱办丧事 2004年10月11号上午,我们对荆聿河进行了访谈。2004年农历5月20日荆聿河的母亲许凤英去世,22日发“老丧”。荆聿河是老四,他当时出差在外,是三个哥哥在他家里办的丧礼,因此我们才能从他那里找到当时的账本。送米有米资簿,娶媳妇嫁女儿有喜资簿,但是发丧时用的账本,却没有一个特定的名称,人们都模糊地将它称作“账本”。 当时丧礼上记录的账本是用白纸订成的横16开本,从左到右竖写,封面无字。内容包括上礼者的姓名,及其所上的礼。上面是姓名,下面是钱款数目和纸,一般是数字的大写形式,例如“贰拾元”,这样可以避免账目不清的事情发生。吊簿上除了上礼者的姓名和礼物的内容以外,一般情况下是不记录亲戚的住址,譬如哪个乡镇哪个村落,这些都不在记录的范围之内,原因在于礼簿是给主家看的,主家对自己亲戚的姓氏一般都很熟悉,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在特别繁忙的时候来记录上礼者的来向。另外,礼簿每页末尾用阿拉伯数字记下写此页钱款总数。在整个吊簿的最后,把所收现金和实物分类计算,用阿拉伯数字写上总数。 图表 3:部分账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刁统菊]亲属网络与性别建构
- 下一篇:[乌丙安]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