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2)


    二、寒食节的盛行与清明节日的兴起
    寒食节,曾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因人们在节日期间禁止用火、吃冷食而得名。关于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不一。[9]但学者们多同意寒食节出现于汉代,在唐代达致鼎盛。[10]
    魏晋以前,寒食节时在冬季。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11]由于寒食节的习俗是不能热食,不能用火,人们“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导致了“老小不堪,岁多死者”的现象,从而引起过官方的多次干预。东汉并州刺史周举、曹操、后赵的石勒、北魏孝文帝,都曾下令禁断过寒食习俗。[12]不过,官方的禁断并没有阻止寒食节扩张的势头,至少约成书于六世纪中叶的《齐民要术》在描述寒食节时已使用了“中国”一词:“昔介子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乃隐于介休县绵上山中。其门人怜之,悬书于公门。文公寤而求之,不获,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树而死。文公以绵上之地封之,以旌善人。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如火烧状,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颇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酪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13]考虑到《齐民要术》一书所涉及范围“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包括今山西东南部、河北的中南部、河南的黄河北岸和山东。”[14]这里的“中国”一词应该至少包括这些地区。如果我们再联系到稍后的《荆楚岁时记》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认为,至少六世纪时,伴随着大量移民的南迁,寒食已经传播到荆楚一带。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挑菜。斗鸡,镂鸡子,斗鸡子。”[15] 这一有关寒食节的文献资料向我们透露出寒食节在南朝发生的两个对后来寒食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变化。其一是将节期固定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而不再是“隆冬”季节,其二是节俗活动从早期单一的禁火寒食向多种娱乐性活动发展。
    有唐一代,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政治稳定的时间也较长,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人性得到较自由的发挥与张扬,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大唐气象。在此大背景下,唐人在寒食节从事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从而将寒食节过成了唐代最引人注目的节日之一。敦煌文书中存有时人王冷然的《寒食篇》云:“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16]非常典型地概括了寒食节在唐代节日体系和唐人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早在初唐,寒食节就已风靡全国,在禁火方面,作者为沈佺期(一说为李崇嗣)的《寒食》写到当时每届寒食节,“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关于寒食上墓,唐高宗龙朔二年的诏书中业已提及:“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17]而从杜淹的《寒食斗鸡应秦王》“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等句可看出斗鸡等活动也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初唐时期,时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的寒食节的盛行对于清明节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出了清明节气日的重要性,并使清明日成为寒食节的组成部分。
    包括立春、雨水、惊蛰(启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位置变化确定的,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间隔大致是十五天,而冬至距离清明的间隔大约为一百零六天或一百零七天,这种表记时间的方法是为唐人所熟悉的[18]。因此,当初唐时以冬至为参照寒食节已经固定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时,若以清明为参照,这个日子就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由于寒食节的节期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一天,距冬至一百零五日的那天其实只是寒食节的标志性时间。由此清明节气日就成为寒食节的一部分。所以在李峤的眼里清明日只是“寒食清明日”,是极其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对于清明独立成节的重要意义。正因为清明日乃当时极为流行的寒食节的组成部分,它便不仅从一年三百多个常日里突出出来,也从二十四节气里突出出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