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寒食与清明(3)


         春游与娱乐
    《荆楚岁时记》首次记载了寒食节有斗鸡、雕画鸡蛋和“斗鸡卵”的习俗,以及打球、打秋千和施钩的游戏。
    先看《荆楚岁时记》对施钩所做说明。这种游戏是用吸水绳子做成轻巧相连的缆索,长达几里,鸣鼓为号,两端紧绷。春秋时,公输班游历楚国,曾发明过一种舟战的器械,船往后退就用它钩住,船往前进就用它抵住,因此能够及时超越对方。用钩作为游戏,料想是从这里来的。看来施钩之戏即拔河活动,兴起于楚地,寒食节传入楚地后成为该节游戏。
    施钩之戏的意义是什么呢?《隋书•地理志下》说,南阳、襄阳有牵钩戏,俗言以此厌胜,用致丰穰。而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序也讲:此戏必致年丰,故命北军以求岁稔。可知施钩之戏是祈求丰收的活动。唐代的拔河也在清明进行,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记载了中宗于景龙四年清明幸梨园以臣下拔河为笑乐之事,当时在大麻绳两头系十余个小索,每索数人挽之。寒食拔河在唐以后很少见到,拔河脱离了寒食、清明。
    再谈秋千之戏。《荆楚岁时记》注引《古今艺术图》说:“秋千是北方山戎族的游戏,用来训练机灵轻捷的本领。”《事物纪原》记载另外一种说法:秋千是汉武帝后庭之戏,本为千秋,是祝寿之词,后倒语为“秋千”。关于打秋千的原始含义,中村乔认为,竞胜负的性质不明显,也许是竞高升,或是以跃动的动作鼓舞万物的繁殖。
    寒食作秋千之戏在唐代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到寒食、清明之时,宫中树起千架,妃嫔宫女坐之凌空悠荡,裙衣飘扬,若仙女自天而降,唐玄宗高兴地称之为“半仙之戏”,长安市民纷纷仿效,风靡一时。唐代寒食、清明的诗中有不少打秋千的句子。如韦庄《丙辰幸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可谓诗中有画,栩栩如生。
    宋元时代荡秋千也很盛。王安石《清明》诗:“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万俟雅言《恋芳春慢》词:“寒食近,蹴鞠(cù jū)秋千,又是无限游人。”都反映出宋代寒食、清明的秋千之戏。元《析津志》记载:二三月间的北京,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元代北京的秋千戏非常普及。
    明清时代,荡秋千主要流行于北方,以女子从事为多。
    至于打球运动,盛于唐代。古人踢球称为蹴鞠,鞠即球,外为皮制,内衬充气的动物尿泡。唐人仲无颇《气球赋》:“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临空以月圆。”描写了寒食踢足球时的情景。唐代还盛行打马球,称为“击鞠”或“打毬”,据《资治通鉴》记载,唐中宗“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当”。1971年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中发现一幅打马球的壁画,反映了唐代的情景。妇女则骑驴打球。唐代妇女寒食节还有其他球戏,有一种与骑马打球相区别的“步打”,是徒步持杖打球的游戏,类似现代的曲棍球。王建《宫词》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还有一种“白打”,采用个人独踢或多人互踢的形式,王建《宫词》所说“寒食内人常白打”之句即指此。此外,唐代妇女寒食还流行抛接彩球的游戏。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记载“彩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韦应物《寒食》讲“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的诗句,描写了“轻球”之戏。球戏是唐人寒食节的重要习俗。
    宋代还保留了唐代寒食球戏之俗。《岁时杂记》说寒食节,京师少年多以花球棒击鞠为戏。又有儿童玩具,或以木或以泥,皆以华丽为贵。《东京梦华录》“触处则蹴鞠疏狂”的记载反映了京师球戏之盛。该书还记载了宫女击鞠表演,有骑驴“小打”和骑小马“大打”。此活动保留到南宋时代。寒食蹴鞠,中村乔认为同样具有祈求丰穰的含义。
    斗鸡之俗起源很早。《庄子•达生》说西周宣王时,纪消子为王养斗鸡。《左传》载有季氏和郈(hòu)氏斗鸡的事。《战国策•齐策》讲临淄之民喜爱斗鸡。《荆楚岁时记》则反映了南朝斗鸡与寒食的结合。至唐代,寒食、清明时节斗鸡盛行。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一诗,反映出秦王李世民喜欢斗鸡。陈鸿《东城老父传》说:玄宗属鸡,而好朝服斗鸡,他为王子时,就“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可知当时民间斗鸡之风很盛。而玄宗本人在宫中建鸡坊,选六军小儿百人,专习驯养训练,遇节庆表演皇家的斗鸡比赛。
    雕画鸡蛋,依《荆楚岁时记》注中所记,古时富势人家,讲究的吃食是画有图形的鸡蛋。隋代还有在鸡蛋上染上蓝红等颜色,仍像雕刻的一样,辗转相送,也有放在菜盘和祭器里的。又引《管子》之说,雕刻鸡蛋然后染上颜色,是为了开发积藏,扩散万物。而张衡《南都赋》则把春天的鸡蛋列为滋补品。唐代仍保持镂鸡子风俗,《景龙小馆记》说:“寒食,赐镂鸡子。”诗人骆宾王有《镂鸡子》诗传世。
    隋代《玉烛宝典》说,斗鸡卵的游戏,特别盛行于城市里。《荆楚岁时记》注引董仲舒看法,认为鸡蛋类似人的心脏,因此斗卵就是斗心、斗智等。
    斗鸡、雕画鸡蛋、斗鸡卵,都是竞胜负,中村乔认为,这反映的如同施钩等戏一样,是丰穰祈念的形式。拙见,即使此说成立,其实质是一种生殖崇拜的隐喻。
    此外,唐宋以后,北方民间于寒食节还有放风筝的活动。
    春游、踏青是流传至今的清明节俗。在古代,中村乔引宝颜堂本《荆楚岁时记》中“寒食,挑菜”以隋注“按,如今人春日之生菜”的记载,认为南朝楚地已有寒食春游的行为,是寒食、清明春游的先驱,其含义是迎新。笔者见到明嘉靖《河间府志》有清明日踏青、挑菜的记载,可旁证挑菜是清明春游的内容之一。
    唐代寒食春游转盛。唐诗中留下了很多咏寒食诗中记载春游的句子。如元稹《寒食日》咏道:“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通州。”
    从宋代开始,寒食清明的春游更变盛行,这同三月上巳的祓禊在宋代衰落有关。一般来说,上墓和春游一道进行,如嘉靖《六合县志》说,墓祭毕“缘此为踏青游”。但也有专事春游的。万历《扬州府志》记载:“清明前后三五日,郡人士女靓容冶服游集胜地,陆行踏青,舟行游湖。”弘治《温州府志》也记载:“人家皆以此日祭扫祖考坟墓,多邀亲戚朋友乘船,击鼓铿金似以游湖为乐者,思亲人子容或不然。”踏青、春游已成明清时代清明节的主要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