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7)


    (二) 珍惜韶华
    珍惜韶华是与欣赏自然之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以复加的中秋之美,固然令人心生愉悦,却也往往激发良辰短暂、美景难再并进而哀叹生命易逝的焦虑与感伤。身心愉悦与焦虑感伤叠加在一起,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展开对生存与死亡、短暂与永恒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往往将其导向珍惜韶华、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这是生命意识在特殊场合里的觉醒和释放。欧阳詹的《玩月》诗可以说很好地揭示了这种觉醒和释放的过程:“八月三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魂皎孤凝,芳辉纷四扬。徘徊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35]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诗人首先感受到月光之美、秋夜之韵、人情之欢,但很快就意识到眼前的现实:圆圆的月亮远在天边,“揽之非可将”,是根本无法接近的,而且很快就要落下去;而这,让他自然产生了“愿勿沉西方”的深切期望。与欧阳詹相似的还有韩愈和白居易,前者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极写中秋美景和人事沧桑之后,不由地感慨:“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36]后者在其《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显示了几乎同样的心路历程:“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在珍惜韶华、享受当下这一人生态度的导向下,许多唐代人尽量延长玩月时间,常常到更深才罢,有的人甚至通宵不眠。当时留下的诸多诗篇都对此做了记录。如崔备《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诗云:“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37]又徐凝《八月十五夜》诗云:“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38]其他像孙蜀《中秋夜戏酬顾道流》中有“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39]句,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中有“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40]句,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中有“立多地湿舁床坐,看过墙西寸寸迟”、“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等句,[41]均可以表明当时有许多人都是玩月到深夜甚至到次日天明的。
    事实上,还有一些人对玩月是如此热衷,以至他们绝不满足于仅仅在八月十五这一个夜晚欣赏月亮。比如大历二年的杜甫,就曾经连续玩月三天,并留下《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的诗作;更有甚者会连续玩月五天,并十分自豪地宣称:“合望月时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42]如若天阴不能见到月亮,他们会痴痴等候。等来了,便格外觉得惊喜;等不来,便异常觉得遗憾。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描写的是前者:“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43]诗人等到夜半时分,终于盼来云开月出,于是不顾天晚夜深,摆下了酒席。元凛的《中秋夜不见月》则描写了后者:“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四野雾凝空寂寞,九霄云锁绝光辉。吟诗得句翻停笔,玩处临尊却掩扉。公子倚栏犹怅望,懒将红烛草堂归。”[44]描写月出情景的诗句已经想好,为玩月而设的酒杯也已备齐,月亮却始终不露形容,人们痴心地盼啊等啊,到很晚还不愿意回去。
    珍惜韶华、享受当下这一人生态度,使许多唐代人不仅自己不放过玩月的时机,而且劝别人也要做出同样的选择,恰似许浑在其《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中所说:“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45],又如薛莹在其《中秋月》中所言:“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46]
    (三) 渴望团圆
    在我国,明月早已与思恋亲人、怀念故乡联系在一起。而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仲秋季节,就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对月思人,是许多唐代人的中秋节活动主题;渴望团圆,则是他们的萦绕难去的中秋情怀。
    团圆,只有在离别后才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渴望团圆,也是离别后才会滋长的一种情绪。在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开放、守卫国家安全等因素,离开故乡亲人外出求学、经商、仕进、游历、戍边的人很多,相知相交的好友也会由于多种原因被迫分开。在这种情况下,“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的时候,也便成为“旅人方积思”的当然时间[47]。鹊飞露重里的寂寞,清秋朗月下的孤独,他日相守相聚时相知相契的温暖与欢乐,此时此地不能共享良辰美景的惋惜与遗憾,种种滋味酝酿发酵成浓得化不开的情思与乡愁。一般的人也许将这种情思和乡愁化作泪水,而诗人则将他们化作诗行。武元衡怀念从兄,于是写道:“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白居易思念元稹,于是写道:“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李群玉怀念家乡,于是写道:“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中秋广江驿示韦益》)[48]。仔细阅读唐朝人留下的中秋诗篇,类似武元衡《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白居易《中秋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的作品是相当多见的,如郑谷的《荆渚八月十五日夜值雨寄同年李屿》、孙纬的《中秋夜思郑延美》、许浑的《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等,诗里都充溢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张祜更在其《中秋月》中发出了“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的反问式感叹。[49]中秋节,在唐代已经具有了深深的团圆内涵。
    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这些在唐代有突出表现的中秋情怀,并没有因为后来唐代的灭亡而消失,只是伴随着社会变迁和不同时代价值观念、审美倾向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尤其是中秋节所蕴含的团圆内涵,由于现实生活中别离现象的普遍而越发浓厚,宋代以后,中秋节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最具团圆意味的一个节日,乃至许多地方就径直以团圆节来称呼它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