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璠]中国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6:11:01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 陶立璠 参加讨论
2.傩与丧葬习俗 丧葬仪礼是为死者送终而举行的仪式。这种仪式在许多情况下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有时它还是原始宗教的源头。鬼魅崇拜与祖先信仰就是由丧葬习俗演变而来的。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人死后,他的灵魂并没有死,而是到另一个世界,即冥界。冥界的秩序也同阳界一样。所以活着的人为死者安排后事时,也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作周密的考虑,这样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慰。所以我们看到在古代的丧葬仪式中,傩祭占有重要地位。《周礼·夏官》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驱)疫。大丧先匶)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这段文字表明了方相氏的双重职能,一是在每年举行的傩祭中帅百隶索室逐疫,一是在丧葬仪式中进入墓穴,以戈击四隅,驱魍魉。无论是“时傩”还是“大丧”,方相氏的职能均是驱鬼逐疫。由此可见古人对生与死的态度是一致的,傩仪也成为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在考古发现中已不鲜见。陕西省固县出土的殷商钢器中有鬼面和兽面,大小接近人面,有穿孔,可佩戴[②]。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索室驱疫纯金模压面具和青铜面具[③]的出土,说明殷商葬俗中,方相氏击隅驱方良之后,将面具随葬,作为避邪灵物。汉代是古傩仪发展的鼎盛时期,宫廷的傩仪不仅场面宏大,程序完整,影响也很广远,而且人间傩仪的恢宏场面,在墓葬中得到充分表现,这时以面具随葬的习俗,渐被画像石所代替,方相氏成了墓圹的保护神。沂南汉墓前室横额上的《行傩驱鬼图),画面正中是头戴面具,手持利刃的方相氏,两边是十二神兽,头戴面具,身穿铠甲,挥剑发矢,执戈狂舞,表现驱鬼逐疫的壮大场面。这种傩仪,现已很少见到,但作为一种巫术行为,在丧俗中还有遗留。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送葬时由巫师在送葬队伍前驱鬼,作为前导。有的民族在墓穴中撒米,画八卦图,烧纸钱,都有避邪和驱鬼的意义。丧葬中的傩仪关系到子孙繁衍和家族兴旺,所以是十分慎重的。 3.傩与日常的生活习俗。 傩的主题是驱鬼逐疫。傩祭有一定的时间和场合,但有时也超越这一范围,和人们的占卜,预兆,信仰习俗相结合,形成日常生活中的傩俗。《周礼·占梦》云,“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辩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六梦指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惧梦。古代以日月星辰会合的时间、位置作参考,占卜梦的吉凶。每当冬季一岁终了的时候,综合一年中已应验的吉梦册籍给君王,君王行礼于四方,去除不祥之梦,同时令方相氏行傩,驱除疾病厉鬼。这是说傩祭虽在一定的时令举行,但作为占梦一类的傩俗,却融合于日常的生活之中。现代傩俗的传承更说明傩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地区,土老师(又称端公)既是巫师,又是傩戏的传承人。土老师在土家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治病,消灾,求子、保寿都要请端公施法。如打扫屋子要请端公跳神,祈求一年中无灾无难,平安无事;壮年夫妇无子要请端公“冲傩”,许愿以求生子;生了病要扎“茅人”冲消灾难,以求病癒;家里逢凶事,要“开红山”化凶为吉;老人生日要冲寿傩,祈求长寿;孩子少而多病的人家,当孩子长到十二岁左右时,要打十二太保,跳家关、保灵煞,以保小孩不受灾生病而长成大人。在如上习俗中,除端公作一系列法事外,还要演傩堂戏。傩堂戏的演出显然是傩仪的组成部分。 4.傩与戏剧。 傩戏是在傩和傩舞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傩是傩戏的载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正因为如此,今天民间传承的傩戏.都与傩仪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傩戏仍保持着它的原始形态,尚未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许多研究者将傩戏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其文化史的价值也在这里。 近几年来,傩戏的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有的学者还将傩戏的形态进行分类研究。曲六艺先生在《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活化石”价值》[④]一文中将傩戏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寺院傩四类,并对傩与傩戏的关系作了全面论述。这对清理傩戏的流传,演变和播布很有启发。但笔者认为,傩与傩戏,它们的概念,内涵应当是不同的。作为傩与傩俗的流传,在中国的确很广,形态也不一样。宫廷傩作为古傩已经消失,寺院傩是藏传佛教吸收本教信仰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只有乡傩和军傩中有戏剧表演。而且有些所谓的傩戏,至今仍留在傩舞阶段。如贵州威宁彝族中流行的《撮泰吉》就是典型的傩舞。《撮泰吉》仪式有它具体的时间和特定的含义,是配合每年阴历正月初三至十五的“扫火星”习俗展开的,是以巫术与占卜驱灾除邪,迎光辉,夺丰收。至于《撮泰吉》的内容,则表现彝族神话中的文化创造和迁徙故事。这种现象我们在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祭祀中经常见到。许多民族在祭祀仪式上要由巫师念诵本民族的《创世纪》,训示天地开辟,民族迁徙以及耕作,婚姻等文化创造。所不同的是《撮泰吉》使用了舞蹈语汇。当然从傩舞与傩戏的关系上去理解,是另一回事。至今流传的傩戏仍未脱离傩祭,这是许多考察已证明了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傩戏目前在中国的流传,是傩俗的一部分。 傩俗是几千年来延续发展的一种文化创造,也就是傩文化。傩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一般的傩祭,傩仪外,还有巫术,占卜,信仰,禁忌等习俗。傩文化的传承必然的包含着此类习俗的传承。如果将傩戏,傩俗与傩文化的关系排列起来,我们就会看到,傩文化与傩俗是傩戏产生的风俗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中深涵着傩的有关知识和理论(世界观)。 傩戏的表演是在特定的农村环境中进行的,农民的心理(包括性格)贯穿于傩戏演出的始终,傩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对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的信仰,刁俗和文化,提供了充分的认识论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