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述评(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14 中国民俗学网 黄泽 参加讨论
(四)研究方法:坚守文本分析与文化研究取向的发展趋势 母题类型分析方法是民间文学学科的立身之本,其注重在大量文本、异文分析基础上的分类研究。从神话的文本性出发,从神话的叙事功能和文本形式入手,一直是部分学者研究神话学的主要路数。1992年,郑海、王亚南等人翻译出版了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而在众多梳理中国神话的著作中,陈建宪的《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则显得方法论非常鲜明,他用10个母题来概括、分类,以解析上古汉族神话和少数民族神话,形成“文本分析—母题分析法—文学叙事方法”的分析路数。陈建宪还认为,神话文本应包括:(1)文字;(2)图像美术;(3)当代少数民族口传。其中,学界对第二方面过去注意不够,近来有马昌仪的《古本〈山海经〉图说》,林河、杨进飞的《马王堆汉代墓飞衣帛画研究》,王孝廉的《中国的神话世界》第七章第六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所见之汉代幽冥神话简释”等,可以说是这种研究方法的表现。吕微在《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一书中强调了遵循母题类型分析方法的必要性,但并未限于此,而是运用了重视文字训诂考据的“语义阐释法”和“历史背景还原法”[6](P1-21)。 陈建宪在首届“中国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总结辞“走出田野,回归文本”中,提倡让神话学回到文艺学大家族,应从文本分析入手,运用文艺学通用的范畴如内容与形式、语言艺术、审美功能、典型塑造、类型性与程式性;应建立神话鉴赏与批评范式,运用神话资源进行新的创作等,参与文艺学的对话[7](P71)。 台湾的金荣华等学者一直致力于遵循母题类型分析方法从事民间文学和神话学研究。继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之后,金荣华也出版了《民间文学类型索引》等论著。近年来,陈建宪、鹿忆鹿在洪水神话研究中也继续运用了具有丰富异文支撑的母题类型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学者主张神话首先具有文学性,其次才是文化史的属性,如文化信息的发掘,多学科性的介入,涉及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但由于母题类型方法的系统性,使得民间文学以外学科的研究者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和认同这种方法。由于过于强调文学性和文本分析,也引起了部分重视田野调查和人类学方法的学者的反应。 因而,与这一部分学者形成有趣对应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人类学、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民族审美文化的研究,学者们都尽可能冲破原本牢固的文艺理论、美学阵营,尝试借助人类学方法来整合传统学术资源,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此外,还有学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介入神话学研究。季羡林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提示了神话的比较研究视野。尽管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茅盾的《北欧神话ABC》出版,后来也翻译出版了印度神话、印弟安神话等,但对除古希腊神话以外的域外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全面研究仍是薄弱环节。而在20世纪下半期,从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角度切入神话研究者仍属凤毛麟角。 三、结语 20世纪的中国神话学在融汇中、西两种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并形成了一批研究著述。然而,在以西方神话学重新系统复原中国神话的工程告一段落时,关于中国独特的神话类型和发展道路的问题应被提上议程。反思的起点始于对研究范式的认识,大致而言,其可在两个维度展开:其一,从俗文学、古小说、神话3个层次内容的影响关联入手,获取正确的神话信息;其二,针对少数民族神话借助汉文古籍、少数民族古籍与民俗、口传而传承的客观现实,借助西方人类学理论方法予以挖掘、激活,其间也蕴涵了中国神话学独特的文本类型和表述范式的生成契机。尽管总体来看,神话的母题类型研究仍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研究方法,但因为理论研究需要实证案例的支撑,也引发了对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方法的征召,开始呈现出一些文化研究取向的发展趋势。总之,中国神话学在20世纪表现出的理论倾向和动态,展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也为今后的持续研究留下了巨大的学术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堃,王文宝.人类学派对我国神话学研究的影响[A].袁珂.中国神话:第1册[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王孝廉.岭云关雪——民族神话学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黄石林.徐旭生传略[A].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5]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原文载于《思想战线》2007年第五期第33卷,引用请参考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 下一篇: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