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梅丽陈勤建]文艺民俗学:近三十年交叉研究走向(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43 民俗学论坛 沈梅丽 陈勤建 参加讨论
二、文艺民俗学交叉研究的路径 具体分析三十年来的相关论文、著作,民俗学与文学的交叉研究,其研究路径主要可分为两种: (一)运用民俗学的方法理论进行文学研究,探究作品的生成、风格及作品中的民俗解读等诸多问题 所谓运用民俗学方法理论进行文学研究是指将民俗学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民俗学一般方法有两种:归纳法和演绎法。具体到文学研究中来说,这两种方法大体是指从文学作品中进行民俗事项的梳理、归类,其目的有二:一是为社会史研究所用,填补非文学的历史文献记录不足;二是再结合文学自身特质进行民俗的文学功能研究。民俗学特殊方法一般包括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结构分析法几种。运用民俗学特殊方法研究文学在近三十年的成功范例也不少。 近三十年文学研究中民俗学理论方法的运用,前二十年较多集中于诗经学、楚辞学、唐宋诗词以及元明清小说戏曲等古典文学的研究中。古典小说研究中尤以世情小说如《红楼梦》、《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及拟话本小说《三言两拍》等经典作品为主。而像乐府、杂剧、敦煌文学等较之于文人文学,其民间渊源深厚,研究者从民俗学入手者明显居多。 现当代文学领域里的交叉研究则多以鲁迅、老舍、沈从文、邓友梅等人的经典作品,以及乡土小说、寻根小说等作品为探讨对象,并出现了一批日后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如朱晓进、钱理群、杨剑龙等人,他们在鲁迅研究中皆有民俗学的观照。 具体来说,民俗学与文学交叉研究有几种辟径角度,一者从文本角度、作家或创作角度、阅读角度等切入来解读作品中的民俗意象、民俗描写,勾稽出作品中的民俗内容,并关注通过作品阅读而获取的地方知识、民俗知识;另者,风骚诸学中运用民俗学的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法作为二十世纪初以来的传统研究路数取得了不少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其他文学领域如明清小说、唐宋诗词等因此法而开辟了如民俗主题学的深入研究。 新世纪来的十多年里,在前二十年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作家、作品的研究范围有很大拓宽,如将民俗研究视角带入外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但具体研究方法及理论运用并未有更多更新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新时期开始后的文学研究引入民俗学视角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热闹的现象,但这种视角大多数集中于作品研究,因此国内学界在对文学研究现状中过于注重文本现象的学术史反思中,1998年王一川教授提出“现代诗学”应具备和掌握“‘整体文化’视野和民俗文化基点的修辞论诗学”,而他所提倡的这一“视野”和方法是在综合考察了钟敬文先生的诗学理论后提出的。1997年袁行霈教授则从文学史学角度提倡将民俗学方法作为提升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路径,他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史研究的前瞻》一文中呼吁治文学史应加强“田野考察和民俗调查”,并将其作为文学史研究的五种方法之一,他说:“这里所谓田野考察是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从现存的遗迹以及活在民间的传说、习俗和演出中,寻找文学史的资料。”“如果文学史研究者亲自从事这项工作,把案头的工作和田野的工作结合起来,和民俗学、民间文学结合起来,也许能开辟一块新领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许多传统的艺术正在消失,这类考察实际上带有抢救的性质。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二)文艺理论层面上进行文学与民俗的理论探讨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从文艺理论层面探讨文学与民俗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民俗学的文学作用、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审美等问题,如司马云杰《聊向村家问风俗:试谈民俗学的文学功能》与王献忠的《论民俗学的文学功能》两篇论文探讨了文学作品中民俗描写的文学功能问题。费振钟《论民俗描写与小说创作》、李惠芳《民俗研究与作家创作》等论文从作家创作等实践层面探讨了作品风格、意境、人物、结构等方面的民俗特质。 宋德胤《文艺民俗纵横谈》提出“文艺民俗的描写问题”即“文学作品如何去反映着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民俗现象”,探讨了文学作品中民俗描写的一般特征及文学效果。真正从文艺理论层面讨论文学生成内在的民俗机制则是陈勤建教授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发表的几篇论文,即《文艺民俗学发生论》、《文学创作与民俗生活相》、《文艺人学观的民俗建构》。 90年代初期,三种“文艺民俗”理论专著问世,1991年有陈勤建著《文艺民俗学导论》、宋德胤著《文艺民俗学》、1993年秦耕著《文艺民俗学》。这三种同名为“文艺民俗学”的理论专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走向: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的宗旨,主要在于提出“文艺人学观的民俗建构”基础上探讨文艺与民俗间的内在关系。宋德胤《文艺民俗学》、秦耕《文艺民俗学》将文艺民俗的描写问题、文学如何反映民俗等作为探讨对象,这种反映论式的理论视角下文学作品多数难免被作为钩沉社会民俗事项的文献资料。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从文艺理论视角出发,注重生活民俗摄入文艺作品后它对文艺的影响,认为文艺中的民俗已和生活民俗不一样,它成了文艺作品中水乳交融的有机构成体。文艺在发生学、创作论、批评史等各个环节里,都受到了民俗特有的灌溉,文艺民俗学主要应以民俗对文艺发展影响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理论基础在于借鉴德国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人的文化存在”哲理,提出了“人的文化存在”是“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基础结构的存在”,这是一种新的人学观。文学是人学,依据这一人学观,我们认识文学也就离不开对相关“民俗文化”的分析。由此,“文艺民俗学”确立了必要的人学理论基础。 近三十年里,从文艺理论或美学角度涉及相关理论问题的论著还有:宋德胤《民俗美论》、王康《民俗学与美学的关系》、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部分章节论及文学美学中的民俗问题、赵德利《文艺民俗美学》、李明泉《民俗审美学》、朱希祥《中国文艺民俗审美》,朱著从美学角度审视文艺的民俗审美问题,可谓为文艺民俗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