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国秀]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40 作者提供 吉国秀 参加讨论
五 民俗学究竟如何积累民俗学者共享的知识?这种知识既不是民众的知识,也不是民俗学者个人的知识,而是以民俗学者为媒介的知识转换和知识共享的结果。本文试图揭示将民众知识转化为民俗学者知识的规则,即民众的知识具有异质性,它不是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实体;民众的知识具有地方性,它不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生活方式;民众的知识具有历史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民俗学者要描述田野中的民众知识,并将其转换为民俗学者的知识,就需要顾及到知识转换的规则。因为,这一规则既支撑着民俗学知识,又变革和更新着民俗学知识。田野工作是民俗学的知识基础(夏敏,2004: 65-71),有多重的关系卷入到田野工作中,这些关系之间的微妙变化在民俗学者知识的转换和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民俗学者的自我对民众的影响,民众对自我的影响往往也是反思的重要内容。随着学术界对田野关系反思的深入,知识转化规则也处于不断的维持、修正、扩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就是说,知识转换规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构成本身也处于反思的凝视之中,需要去探索、去解释、去说明。 参考文献: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 北京:三联书店,1999. 杨善华.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舒茨. 社会实在问题[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周星. 人类学者的“知识”和访谈对象的“知识”[J]. 民俗研究. 1995. 3. Leach, Maria and Fried, Jerome ed., 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M].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72. 董晓萍. 田野民俗志[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Nájera-Ramirez, Olga. Of Fieldwork, Folklore, and Festival: Personal Encounters[J].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97. No.112 (444). MacDonald, Barry. Tradition as Personal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97. No.110 (435). 吕微. 反思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术伦理[J].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5. 安德明. 家乡: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J]. 民族艺术. 2004. 2. 吕微、刘锡诚、祝秀丽、安德明. 家乡民俗学: 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J]. 民间文化论坛. 2005. 4. 吉国秀. 文献、田野与自我:关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J]. 民俗研究. 2005. 3. 祝秀丽. 家乡民俗研究者的角色冲突[J].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会议论文. 2006. Richard N. Langlois,“Knowledge, consump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1, Vol.11. 高文、任友群. 知识的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2. 吉国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霍尔、尼兹. 文化: 社会学的视野[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巴恩斯、布鲁尔、亨利. 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 吉首大学学报. 2004. 3. 吉国秀. 地方性知识的当下意义: 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J]. 打印稿. 2006. 赵旭东. 论民俗的易感染性. 民俗研究[J]. 2005. 2. Heider, Karl G. Seeing anthrop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rough film[M]. Allyn and Bacon. 2001. 郭于华. 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J].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4. 高丙中. 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学术实践的新探索[J].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3. 夏敏. 民俗学科如何进行田野作业[J]. 吉美大学学报. 2004. 1. 注释: * [作者简介]吉国秀(1971-),女,辽宁清原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辽宁沈阳,110034。 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吕微研究员、郭于华教授的帮助,他们关于意义追寻以及写作思路的建议让论文大为增色,作者深表谢意! [1]这里借用了布劳(Peter Blau)关于异质性的定义,即两个随机选择的人属于不同群体的机会预期。布劳认为,将社会成员区分为不连续类别(例如,民族、年龄、性别、宗教等)的差异程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结构的异质性程度。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