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敖其:让蒙古族民俗文化世代传承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建校65周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为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尤其是民族教育方面的人才。作为师大最有特色的学科之一,民俗学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师大在民族教育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在非遗保护方面又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近日,本网记者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就相关问题,对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敖其进行了专访。
    
    敖其教授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本网记者 吴屹桉/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内蒙古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教育特色,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一直是师大的重点优势学科之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在两个学科都卓有建树的学者,请您谈一谈师大在民族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取得的成绩?
    敖其:内蒙古师范大学是1952年成立的,也是我们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批高等院校,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从培养教师的角度讲,我们学校确实是最早建立的本科师范院校,自建校以来开始了在文理科所有专业用蒙古文,汉文双语授课,培养了大批的蒙汉双语人才,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同时,学生还要学习第三种语言,也就是外语,这样蒙古语授课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三语能力”。1997年之后,随着国家对学科进行了重新分类,师范类学校开始招收非师范类专业。我们学校招收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都招收蒙汉两种语言同时授课的学生,师大为国家培养了蒙汉教学方面的各类人才。还有一个特色是,我们的外语教学,是用蒙语进行教学,这样从语法的理解角度,蒙古族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从1952年至今,今年是我们学校65周年校庆,师大已经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遍布祖国各地,蒙古语授课班的学生主要是遍布在能够使用蒙古文字的八省区(即: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我校培养的蒙汉兼通人才在北京工作的人数也特别多,比如像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翻译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的使用蒙古语言文学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中,有许多先生是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走出去的。所以内师大培养的人才可以说是遍布全国,乃至走向了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们知道,您是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创始人之一,并曾任学院院长,请您简单谈一谈学院发展的概况,以及民俗学学科建设的情况?
    敖其:内师大民俗学的历史比较悠久。我本科期间是学习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期间读的是蒙古古代文学,蒙古族文学有着特殊的现象,13世纪之后,从《蒙古秘史》开始,出现了书面文学,《蒙古秘史》之前,所有的文学都是通过口头的形式传承,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民间文学又是在特定的民俗语境当中产生的,没有民俗语境,就不可能有民间文学。比如祭火时的祭火词、祭敖包时候的祭敖包词,包括英雄史诗,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当中才能够讲述。因此,研究蒙古古代文学,就必须涉及到民间文学和民俗学。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受苏联学科系统的影响,把民俗学等学科全部取消了,只保留了民间文学,这样民俗学就受到了限制。我的导师哈·丹碧扎拉桑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查找到1918年罗卜桑却丹撰写的《蒙古风俗鉴》几个不同手抄本。1918年恰好是跟我们国家民俗学的开端是同步的,我们国家民俗学的开端是从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学会开始的。此后,对蒙古族民俗虽有少量的调研和相应的研究,但从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民俗学研究基本上可以说是进入了停滞状态。哈·丹碧扎拉桑先生搜集到上述手抄本之后,将它整理出版,并写了长篇的序论,使沉睡了60年的蒙古民俗学研究得到了新的复苏。
    在上一代学者的影响之下,我一方面做古代文学中的宗教文人的文学研究,其中我主要关注的是宗教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联,比如研究宗教文人如何把祭祀词纳入到宗教体系当中,再回馈到民间之中,从而使蒙古族很快地接受了佛教中的黄教教派,所以我的早期研究,包括硕士和博士论文都做的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界引起了比较好的反响。
    世纪之交,1999年7月我在蒙古国科学院获得蒙古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关注到身边的民俗传统文化在日益消逝,在每年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本来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习俗和物质形态一天天的远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同仁扎格尔教授就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建一个博物馆,于是就开始投入到筹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中。与此同时,1997年我们国家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查,民俗学从文学门类的民间文学当中划分出来,归为社会学一级学科的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样民间文学就处于文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中,但民俗学主要归属社会学一级学科。在这种背景下,我校申请了民俗学的硕士学位点,1998年获批,1999年开始招生。在招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本科学位与研究生学位不衔接,研究生获法学学位,招过来的本科生都是跨专业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2002年,我们申请了社会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批招生。扎格尔教授担任校科技处处长,所以担任社会学民俗学系系主任的职责就易不容辞的落在我的肩上。2003年9月在人员非常少的情况下,我们招收了第一批社会学专业本科生,这时民俗学研究生已招收四届了。既然我们建立的是社会学民俗学系,仅有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是不行的,必须跟一级学科接轨,为此就申请了社会学的硕士学位点,2003年获准,2004年开始招生;人类学硕士学位点2005年获批,2006年招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学科架构建立起来了。当时全国恰逢系改院建制,2006年,我们就顺理成章的成立了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我校聘请了郑杭生先生、杨圣敏先生、沈关宝先生、陈勒建先生等十几位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的著名专家作为兼职教授,从多角度指导我们的工作。2010年7月,在郑杭生先生的倡导下,与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大学共同主办由呼伦贝尔学院承办在呼伦贝尔举办了社会学的全国会议,从而我们师范大学在全国社会学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我们学院所属的诸学科相互之间关联是具有交叉性的,比如研究社会学,不掌握相应的民间知识,对传统社会组织就不能有更好地理解。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民俗也在不断的变化,对这种变化研究其相应规律,就必须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说明民俗学和社会学之间是有着相互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关联,必须进行交叉研究达到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继承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的根在哪,就在民俗当中,现在我们仍然过着许多民俗节日,包括24节气,这些都是民间的智慧、民间知识。民间智慧中蕴含着无穷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需要人来传承,需要人来研究总结它的规律,也需要将它纳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当中,所以民俗研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