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五四之子 民俗之父 性情诗人(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15 南方日报 2013年1月16日 A 李培 刘晓春 施爱 参加讨论
学人精神 既有传统文人家国情怀 又有现代学者自觉意识 南方日报:尽管被一些学者和不少媒体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但他生前却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我去世以后,墓碑上写‘诗人钟敬文’这几个字就够了。”如何评价钟敬文身上的诗人特质? 刘晓春:他是一位性情诗人。上个世纪20-30年代是钟敬文散文创作的高峰期,后结集出版为《荔枝小品》(1927)、《西湖漫拾》(1929)、《湖上散记》(1930)。他的散文一直备受选家、评论家和读者的承认与赞赏。1935年,阿英编《现代十六家小品》,标准甚严,钟敬文与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冰心、苏绿漪(雪林)、叶圣陶、茅盾、落华生(许地山)、王统照、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鲁迅、陈西滢、林语堂等作家并称现代小品十六家。同年,郁达夫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收录了钟敬文的多篇作品。有人认为钟敬文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感伤主义的情调。 对于自己的学问,钟敬文曾经多次自我评价:我的学问,做得最好的并不是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而是诗。他甚至很深情、很认真地说过,百年之后能在墓碑刻上“诗人钟敬文”足矣。钟敬文以此表明自己与诗歌乃至文学密切相伴的一生,其实,“诗人”更是他的生存模式、他的人生境界。钟敬文一生作诗上千首,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钟敬文文集》(诗词卷)就收录了800首,其中大部分是旧体诗。钟敬文历经百年,有大量的诗歌感慨世事的沧桑苦痛,以致“诗人怕问苍生事”。抗战爆发后,钟敬文毅然割舍一切,仅携一部陆游的《剑南集》投笔从戎,写下了“日暮军笳动离席,豪情别意两难平”,“辕门草檄每宵分”,“春阳如雪照戎装”等壮美诗篇。他的诗记录了自己与柳亚子、郁达夫、冼星海、俞平伯、聂绀弩、冰心、冯雪峰、夏衍等人的交往与深厚情谊,“江南自有春如海,不寄梅花只寄诗”,他以诗的形式,表达他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他曾三次到柳亚子的墓前致奠,在“森森丛柏余清响,寂寂幽花递晚香”中写下了多首感人诗篇。 南方日报:回顾钟敬文80年的学术生涯,他那种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留给后人的启迪是什么? 刘晓春:钟敬文的百年人生,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换以及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时期。他的诗歌散文体现的个人气质,兼具古典的精致优雅与五四文人的感伤忧郁。他的学问功业,既满怀中国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感,又深具现代学者的学科自觉意识,执着坚韧,孜孜以求。钟敬文以及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对于启迪、动员民众力量,起到了积极的先导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代,钟敬文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学说及其实践,对于当前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多样性,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立民众创造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民族国家文化中的正面价值,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