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上)
http://www.newdu.com 2024/10/31 10:10:06 《中国民族报》2009-3-6 尹绍亭 《中国民族 参加讨论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系列报道] 5个试点村寨之一的巴卡村举行全乡基诺族妇女纺织刺绣比赛 培训和能力建设是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重要工作 尹绍亭供图 选择具有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依靠村民的力量和当地政府及专家学者的支持,制定发展目标,通过能力和机制建设、进行文化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等途径,使之成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的样板和和谐发展的楷模,这就是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作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项目于1998年10月立项启动。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项目组在云南省内选择了玉溪新平县南碱村、石林月湖村、文山丘北县仙人洞村等5个村寨作为试点开始进行建设。 因为是一个创造性、应用性和探索性的项目,10年来,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也留下了不足乃至不成功的教训。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我们推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系列报道,希望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此做一理论的探讨。 学者小传: 尹绍亭,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生态环境人类学中心主任,云南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人类生态学、物质文化、民族博物学和中日文化比较的教学和研究,为我国最早探索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的学者之一。 早先关注中日文化之间的关系,后致力于山地民族和云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研究,出版了一批极具创新性的著作。 长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在生态人类学理论和方法上锐意探索,提出了不少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 迄今已出版《稻米之路》等译著3种,《云南的刀耕火种》(日文版)等专著6种,主编“云南物质文化丛书”、“边地文化丛言”、“人类学田野调查随笔”等丛书。发表学术论文“试论云南民族地理”等数十篇。所著《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和2001年国家图书提名奖,并被译成日文出版。所著《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荣获中国民族文化优秀著作奖,并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 近年来,积极投身于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事业之中。所主持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项目”课题,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前期成果业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理论周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尹老师,作为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之一,您可否介绍一下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尹绍亭(以下简称“尹”):“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是我们在1997年提出的一个以人类学为主、包括其他学科参与的应用研究开发项目,是一个以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主旨,由住民、政府和学者等相关群体参与建设的行动计划。 这一项目的提出,可以说是经历了长期的思考、调查、研究的过程。关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它从来都是文化事业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进入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席卷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在“文革”中破坏严重、残缺不全的地域和民族文化又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地域和民族文化在以往被丑化、消化、同化、涵化的基础之上,又被严重地异化、伪化、商化和造化,显然,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重建,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提到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上。作为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对此当然责无旁贷。国家需要决策的参考依据,社会需要认识和行动的理论,民间需要建设的参照和经验,这些都有待我们去实践、探索、研究和总结。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于使命感而产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开拓性项目。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从文化事业的角度看,意在探索地域和民族民间文化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途径;从学术的角度看,是以人类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结合的应用研究的新课题;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则可为国家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户晓辉]德国民俗学者访谈录
- 下一篇:歌唱与民众:《读书》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