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庚胜访谈]“抢救”责任重大 “保护”使命光荣
http://www.newdu.com 2024/10/31 10:10:05 学苑出版社网站 白庚胜 《民间文化 参加讨论
访谈对象:白庚胜 访谈人:《民间文化论坛》记者 访谈时间:2006年5月10日 访谈地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接待室 问:白书记,您好!目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作为知名学者和中国民协负责人,您同冯骥才先生一起领导了这项工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们想就此项工程中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向您请教,请您从领导和学者的双重角度谈谈您的看法。 答:感谢《民间文化论坛》杂志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关心。感谢全国人民对中国民协工作的参与。感谢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民间文化事业的关爱。我很乐意就各方面对抢救工程的关注点谈谈个人的看法,并对抢救工作的近况作一些介绍。 问:中国民协为什么要提出这项工程?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在此时此刻提出这个问题? 答:抢救性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国民协的立命之本。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从事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中国民协诞生的那天起,我们就一直在进行这一艰巨的劳动。中国民协的工作重点一直是挖掘、保护、传承、推广传之久远的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学。尽管中国民协已经走过56年的历程,协会领导班子已经几易其人,但从首任理事长郭沫若直至周扬、钟敬文、冯元蔚、冯骥才等后任主席都恪守初衷,不遗余力地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而呕心沥血,并作出了重要成就。就其本质而言,中国民协于现今提出并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无新的创意,只是对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忠实践行。其次,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素有的学术传统。无论是自觉还是自然,也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我们的先人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开始记录保护殷商的民间文化,使我们至今仍能从甲骨文卜辞等文献当中了解到当时的许多歌谣、习俗。而且,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产生了《诗经》、《乐府》、《南北朝民歌》、《山海经》、《淮南子》、《荆楚岁时记》、《七月要令》,直至《山歌》、《挂枝儿》、《粤风》、《吴歌甲集》等大量的保护成果。民间自发的民俗传承更是以静态与动态两种方式实现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它们像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值得夸耀于世的哲学、歌舞、音乐、绘画、医药、天文、宗教都无不是历代民间文化保护成果的衍生物与提炼品。因此,中国民协发起并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无非是我们悠久的民间文化保护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说到实施这项工程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我以为至少有三点。一是国际背景: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及商品经济的无孔不入,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地域性的、民族性的、传统性的文化面临灭顶之灾。因为这种全球化以欧美文化为主导,以英语霸权为主要特点,刚刚打开国门不久的中国及其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国际保护、国家保护、民间保护、教育保护、产业保护、学术保护、法律保护等多种手段,对民间文化遗产作抢救性的保护。可以说,保护好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既是对中华文明本身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就前者而言,它将保护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知识传统、精神支柱、价值体系,以及审美习惯、社会组织力。就后者而言,它将遗留给世人的是东方农业文明的经典。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丰富,也是对现代文明的补充。二是国内背景: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其显著特征是我们正在从延续5000年之久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是根本性的,从经济基础到意识文化概莫能例外。在此过程中,自觉的转型将使传统文化转优,而自然的转型将使传统文化转劣、甚至转无。如果不在转型之初与转型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作自觉的保护,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连接纽带、民族的向心力、国家的凝聚力将遭到破坏,从而使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难以为继。抢救性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民族尊严与民族文化的根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传承有序,生生不息。其三是文化背景: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酝酿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这个复兴是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型及融入现代世界文明体系作为前提的。在当代世界文明中国化与中华文明世界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工作。这种重建既不能拒绝外来文明,也不能否定当今的文化现实,更不能抛弃传统。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生机勃勃的中华新文明大观。由于民间文化对于精英文化具有母亲文化的意义,由于民间文化对于上层文化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正在建设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来说,重建中国人文精神并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必须从保护优秀传统做起。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部分,民间文化对此承担有重要的责任。就像没有白话文运动及歌谣运动就没有五四新文化一样,没有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没有民间文化力量的参与,也就不能重建中国人文精神。这三种背景的交叠,催生了我们的文化行动——发起并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问:有关这项工程的意义,各种媒体报道和领导讲话已经说得很多,但我们还是想请您以学者身份谈谈这个问题,因为您是著名的民俗学、民族学学者,在纳西族文化、傩文化和色彩民俗学研究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文化报:传统曲艺笔谈
- 下一篇:曲艺革新与发展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