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革新与发展的制度保障
http://www.newdu.com 2024/10/31 10:10:25 中国文化报 2009-4-24 记者 刘茜 参加讨论
曲艺是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和苏州弹词等诸多形式的艺术门类,为群众喜闻乐见。然而,其在当下的革新发展,却面临着艺术本体认识不清、精品节目稀缺和人才队伍断档等问题。探寻曲艺在当下发展的正确路径,非常紧迫。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他指出,应从制度保障入手,更好地解决曲艺发展面临的诸多深层次问题。 记者:曲艺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新中国成立60年,曲艺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历程?请您为我们大致梳理一下。 吴文科:新中国的成立,是曲艺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水岭。曲艺作为艺术的独特价值和行业地位得到了确认,事业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3年,是曲艺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也是曲艺通过相应改革获得重生的重要时期。艺术品位得以提升,“说唱”表演趋于精致,节目内容健康向上。造就了相声艺术家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和苏州弹词艺术家蒋月泉等堪称大师的代表人物。许多精品节目如相声《买猴儿》、《戏剧与方言》、《夜行记》等也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十年动乱不去说了。进入新时期以来,曲艺的魅力重新彰显。以相声为代表的艺术创演以其长于讽刺的审美特质和敏锐强健的思想内容,一度成为人们清算极“左”思潮和呼唤思想解放的先声。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曲艺包括相声等,总体上处于发展的低迷和徘徊状态。急需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全面振兴与繁荣。 记者:曲艺的演出市场和发展状况目前是比较低迷。有人说,赵本山和小沈阳等人推动兴起了二人转热,而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在促进相声复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这种“复兴”现象,您作何评价? 吴文科:这种认识和感觉,可能与广大观众对曲艺的热切需求及目前曲艺相对低迷的发展态势出现较大反差有关。与其说是曲艺艺术的一种复兴,毋宁说是一种值得重视和需综合考量的社会审美文化现象。郭德纲以传统相声相标榜,推出了一些“新鲜的老节目”,但他对传统相声的搬演主要还不是体现在筋骨和思想上,而是体现在包袱套用的现代化即翻译转换为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表达语汇上。一方面他注重传统,有其出名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于相声及整个曲艺创演现状的不满,为一部分人群的情绪宣泄提供了心理代言。曲艺不仅仅是娱乐的手段,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功能价值,既要追求技艺的高妙完善,又要给人美好的思想启迪,对社会人心的健康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创作表演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目前许多民营或个体的曲艺演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曲艺欣赏的需求,但仍需规范的演出市场和健全的艺术批评去不断引导。 记者:近年来各地的一些曲艺表演艺术团体,出现了排演戏剧节目的现象,并认为这是对曲艺的一种革新。您对此一直持批评态度,请介绍一下理由? 吴文科: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专业曲艺团体确实排演过一些戏剧特别是话剧节目。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演艺术团体为了生存,进行“一专多能”式的“多种经营”,本无不可。问题是这些节目都被标为“曲艺”进行推介宣传并组织学术研讨,会引发受众乃至业界包括传媒对于曲艺的“误读”、“误解”和“误传”, 导致知识混乱和真假难辨,也会招致曲艺艺术自身发展的观念不清和理路不明。有人将此视为一种艺术上的革新,更是非常糊涂的观念。试问:排演本属戏剧样式的节目,怎么会是对于曲艺的革新和发展?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在相应的曲艺曲种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曲艺不是戏剧,好比“嵊县落地唱书”孕育出了“越剧”,但“嵊县落地唱书”不等于“越剧”。有些人将角色扮演的“相声剧”作为“相声”进行宣传,也是不对的。而长期以来将“小品”即角色化表演(扮演)的“话剧小品”作为曲艺认知和经营的做法,同样不对。因此,那种认为常规的由几个人演出的曲艺无法吸引观众了,并将排演大戏视为曲艺团改革和曲艺发展走出“局限”的“创新”手段的观点,对于曲艺发展而言,是极其有害的。“戏剧(小品)化”和“歌舞化”,是影响目前曲艺创新发展的主要症结。 记者:坚持曲艺的本体规律,推进曲艺的革新发展,应当掌握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吴文科: 曲艺作为历史的产物,其艺术构成不可避免地存在与新的时代不相适应的地方。曲艺的发展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始终面临一个不断适应新时代、表现新生活、满足新受众的问题。但是,曲艺在发展演变中,于不断革新创造的同时,应始终保持自身的特质,不能离开“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艺术表现即审美创造特点。这也是曲艺有别于其他艺术而独立存在的价值与理由。所以,对于曲艺的革新与发展,不能以放弃或牺牲自身特有的艺术特点为代价,不能离开强化彰显曲艺自身魅力的目标与旨归,这是曲艺革新的底线,也是最为基本的原则,是曲艺革新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离开了这些,即便动机再纯正、目标再崇高,也无济于事。南辕北辙和事与愿违也就在所难免。 记者:打着创新的旗帜而使曲艺发展走上歧途,确实令人惋惜。上述种种现象警示我们:目前曲艺的革新发展,的确存在理路不明的问题,也是导致曲艺创演长期低迷的重要因素。请问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吴文科:现在曲艺的革新发展,之所以出现许多问题,与我们的曲艺文化生态不够健全密切关联。一方面,不成熟的文化市场和一些不良的审美思潮严重影响着曲艺的良性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缺乏专门系统的专业人才孵化机制,尤其是缺乏高等级的曲艺教育机制,更是影响曲艺在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深层根由。业界的一些所谓革新,之所以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就是由于对自身艺术的本质认识比较模糊造成的。而长期以来,许多从业者没有或无法接受正规系统曲艺文化教育的尴尬状况,使得整个行业对于自身艺术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存在着不足与缺憾。社会上许多人分不清曲艺和戏曲(戏剧)的状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关曲艺的文化知识不够普及。包括曲艺研究,至今也没有一个专门的学术刊物作为交流和探讨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面营造适宜曲艺持续健康发展文化生态的宏观高度,来认识和考量曲艺的革新与发展问题。 记者:解决影响曲艺发展的这些深层次问题,根本的办法是什么? 吴文科:一句话,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创新制度“杠杆”,“四两拨千斤”地有效撬动曲艺的繁荣与振兴。具体地说,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与方法,确立曲艺的学科地位与教育地位。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家公布实施的学位授予“学科目录”与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曲艺和杂技等民族传统艺术门类,没有列入“艺术学”属下的二级学科之中。导致有关曲艺的高等教育不能在相关层面得到制度性的关注和认可,作为曲艺发展第一资源的专业人才也无法得到源源不断地系统孵化和造就。为此,应通过修订和完善这两个目录,来搭建曲艺传承的现代机制,完善曲艺教育的行业链条,提供曲艺持续发展繁荣的根本保障。 本报记者 刘 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