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全息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所获得的一系列进步中,对社会科学理论震动极大的恐怕是首先出现于物理学中的全息概念。 全息概念因全息摄影的成功而得以成立。全息摄影照片因摄取了光场的分布,假如被打碎,丢失的信息不是所摄物像的某一空间局部,而是整个物像的清晰度。信息虽大有损失,但每一碎片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再现所摄物体的整像。 在此启示下,全息概念又陆续出现于其它学科中。首先是在生物学中。1973年,张颖清提出了人体穴位分布的全息律,认为人体上的每一组穴位是整个人体在此处的缩小。1981年,他又指出在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中,也都有生物全息律的具体表现,例如植物的叶裂与整体的分枝对应,动物的小突起与其整体形态对应,生物机体某一相对独立部位的各位点与其整体的特定部位的化学成分相似程度较大等等(30)。至1984年,甚至有人提出了宇宙全息律,并于1986年进而提出宇宙全息统一论(王存臻、严春友);在1991年还出版了《文化全息论》一书(31)。但这是一种过于无所不包而又缺乏明确界限的概念体系,以至一些本可令人醒觉的提法,恰恰淹没在平庸的叙述中,难以作为一种具有极大解释力的逻辑清楚的方法论来领悟。 1989年陈传康在地理学中提出的全息概念(32)则具有广泛的启示性。他说,一条大冲沟本是由最初最小的纹沟发育而成,二者表面好像看不出联系,其实皆含共同的本质。此即全息律的一种表现。 由此出发,陈传康又进而提出要从全息规律的角度去观察、解释世界,应该建立全息思维。这种认识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现实世界包括了自然界以及由人类所形成的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世界。这个主客观世界由一系列可以互相转化的不同层次的系统所构成,每一结构的内外存在着网络,通过内外反馈,形成互为映射的同构关系。正因这种关系,部分可以映射整体,时段能够映射发展过程。 全息概念从一个学科向愈来愈多的学科漫衍,暗示着正在向科学总体发起冲击。考古学将作何打算?如细加思索,便能觉察到,已往的考古学研究,不少地方实质上也正是不自觉地按照全息规律来思索。所以,假如能自觉地、比较充分地运用全息概念来从事研究,必然会把考古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按照全息规律,部分是能够映射整体的,某一遗址的内涵也就能映射出此一文化的整体,至少是其某一区域类型的某一阶段的整体;某一遗址的局部,亦能映射出此遗址整体的基本面貌。当然,就像人体上的一组穴位,而不是一个穴位才算是整个人体的缩小那样,能够反映出遗址基本整貌的局部范围,也必须有一定的基本构成单位。所以,部分能够映射整体的定律,并不意味着发掘面积的多少对于认识遗址整貌的详略是没有意义的。 不要以为这种认识是难以接受的。实际上,考古学家从来允许不必等待一个遗址全部揭露出来就可对这个遗址的整体性质提出看法,更不要求把某一文化的遗址统统发掘完毕才能对这个文化发表意见。也就是说,考古学家从来都是只凭局部材料而对考古学文化的整体进行思考并作出许多有价值的解释的。人们所以能在只有整体材料的极少部分之时就能得到对于整体的含有相对真理性的认识,根本原因即在于万物皆有部分能映射整体这个自然属性。 时段可以映射过程的属性,依人们的常识似乎更难领悟到。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它。其一,任一事实系列,甚至是其中的任一事实,都是一种历史过程的某一时段的产物,而只要是历史过程,又皆潜藏着逻辑性。因而,观察一种历史过程的某一时段甚至是其中的某一事物,就可以追溯出隐含在它自身中的以前的经历--本质的逻辑经历。今天,人们依据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皆为某一时段的遗存来描述人类的发展过程,说到底是因为每一时段的遗存即具有可以映射发展过程的属性,否则,任何有关人类整体发展的说明或推测,岂不是都没有存在的基础。其二,古往今来的所有人类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在内,都隐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所以人类已往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行为模式,亦隐含着以后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行为模式的本质。 基于这种认识,如将全息概念引进到考古学研究中来,或者说把考古学的研究推进到全息阶段,将要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大概为: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本质,成为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也必然合为一体。这种最终目标,对于未来的历史学和人类学来说,恐怕也是一样的。 考古学要真正进步到全息阶段,需要全息哲学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还需要获取人的本质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本质的各种信息的手段基本具备和完善。所以,现在提出的关于全息考古学的认识,只能算作是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启示,只是一种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理论或思想。如从社会科学的前进趋向来思考,当今提出全息考古学的意义,并非在于它的现实可操作性,而是它的思想前瞻性。 但这并非意味着它的不可行性。统观考古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从历史学中分化出来的考古学,经历了传统考古学时期,至本世纪60年代后则进入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日益要求有愈来愈多的学科合作,共同寻觅更多的历史信息,以追求考古学文化的进步法则乃至其动力。这种进程的未来境界,无疑将是尽可能多地获取考古学遗存中的各种信息,研究人的本质,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寻找或者懂得如何寻找人类生存的合理规则。而所有这些,正与全息考古学的原则相合。 最后应当说明,包括全息考古学在内的全息思想,其理论基础是承认世界为一整体,是内部结构互有联系,互有影响的一个整体。世界既是一整体,说明这一整体的科学,原初亦本是一简单的整体。经过漫长的发展、分化和分割的过程,最终又必将再度形成一个发展了的总体科学概念体系。这也就是说,科学总体是从门类单纯到逐渐繁多而以后又将再度合拢。在此过程中,考古学总是要消除的。就整个过程看,考古学和人类学既是从历史学中分化出来的,在其消失过程中,大概将首先是历史学重新包括了它们。也还可以这样说,当全息考古学真正成熟时,人类学及历史学亦必达全息阶段,那时,当然也就不再存在什么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区别了。所以,全息考古学便是考古学的最高阶段,也是其最后的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