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2:11:31 国学网 王笛 参加讨论
抗战爆发后,许多难民从长江下游进入成都,当地人称他们为“下江人”,其中也包括许多民间艺人。这些男女艺人以唱为生,表演“大鼓”或“大鼓书”者为多。1939年初,中山公园惠风茶社的老板请求政府允许“清唱”,以弥补售茶的亏本。他在请求书中说,茶馆损失甚巨,只好设法吸引更多顾客,而从下江来的演员“声音清雅,词调新韵”,受到观众欢迎。其实惠风茶社并非第一个尝试这个办法者,如春熙南路的都一茶厅、春熙北路的颐和茶园“早已开此先风”,宣称“于善良风俗不但无所妨害,且专在茶社设台教化,于抗战前途裨益实多”。此外,因政府当时较为关注难民的衣食生计问题,为了能够容易得到政府的批准,茶馆还特别强调雇逃难来的艺人。惠风茶社的请求获得批准。但被要求男女观众不得间杂,一副竹屏风把男女观众分开,男坐左,女坐右。【24】政府的这个要求,反映了即使到了抗战时期,对男女在公共场所的接触,仍然是十分小心的。虽然这时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馆中男女混杂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但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 剧目与地方戏改良 地方戏可被视为最有力的大众教育工具,经常上演的剧目反映了人们的喜好及所受的教育。【25】晚清以来,地方戏便成为一个政治的热门话题。改良精英和政府官员认为,戏曲可以提供娱乐,推进文明进程,提高道德水准,可以利用这种大众娱乐形式来传播正统思想,影响民众。正如一地方文人在1910年写道:“演戏一节,系有形的教育,悲欢离合,善恶成败,摆在当面上,有见有闻的人,一览无余……足感动世人劝忠爱国之心。”【26】长期以来,爱情、传奇、历史人物、神怪故事为地方戏的主流,为此招致改良精英和政府官员的批评,认为这些传统节目“淫荡”、“迷信”。1903年颁布首个茶馆章程,便规定了什么节目可演,什么不能演。当时政府把重点放在对娱乐的控制上,改良精英则把注意力集中到地方戏的改良。 支持戏曲改良者在改良现存曲目和创作新戏方面双管齐下。同时,戏曲改良者还以优伶之行为会影响到观众,因而力图“文明化”梨园中人。实际上,所谓戏曲改良是当时反大众文化运动之组成部分,这种趋势明显地反映在地方报纸的报道中。1910年《国民公报》发表题为《提倡新戏须先改良优界之人格》的文章: 改良戏剧,本是开通民智激发民情,改良民俗之一利器。如论其效力来,真比白话报不差上下。唱戏的好处,大概不差甚的人,也都知道的。为什么改良戏剧这件事,到底不能踊跃把他提倡起来呢?这也有个原因,因为我们中国向来把优界中人看得最贱,所以文界人,不为出头提倡。你想既拿优界中人,当著娼优隶卒,并且把唱戏的人,拿在妓女一块儿比较。这样一束,那些个高明的人,还肯到大舞台上来演艺度曲吗?说起来也难怪了,本来我们中国唱戏的里头,有些个当像姑的孩子,混在其内。这些当像姑一群下贱的东西,本来是人头畜[牲]吗?那著一个须眉男子,要夺妓女的权利,不但人格全无,而且廉耻丧尽。要叫他们梨园之中,滥竽充数,那就莫怪社会上人看不起舞台的人物喽。【27】 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些批评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过去,富家老爷公子经常以追逐年轻俊俏戏子为时尚,此类现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等)都有描述。由此,改良精英认为演戏者都存在道德问题,因此戏曲改良之首要步骤,是使这些人成为所谓的“正派”人。但这些改良精英忽视的是,优伶处于社会底层,被有权有势者所玩弄是迫不得已,也是被欺压的受害者。 1909年《通俗日报》一篇题为《论演戏与社会之关系》的文章,力图对戏园的作用进行解释。与当时大多数改良精英不同的是,作者对戏园持肯定的态度。他首先简短回顾了中国戏曲的历史,称听戏从唐代开始。在唐明皇时期,“天下晏然,承平无事”,明皇发明了戏曲以供娱乐。此后几百年时间内,戏曲逐渐广为散布。中国戏曲的各个方面,包括唱词、音乐、唱腔、服装等变得越来越精致,从业者也甚众。看戏使成千上万的观众受到戏中悲欢离合故事的感染。作者还指出,虽然看戏需要花费不少金钱和时间,但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去戏园呢?究其原因有三:摆脱烦恼、寻求灵感、陶冶情操。关于最后一点,作者进一步解释道: 演戏事情,虽是张冠李戴,荒谬无稽,然而果能作的有情有理,慷慨激昂,足以动人,或者也能感化人心。况且看戏的人,未必尽是明智之人,有一半小孩愚人也在其內。像这路人听戏,不过以假作真,听到善恶忠奸的地方,真能眼泪鼻涕,喜怒哀乐,一时千态万状俱作,更是有极大关系啦。时常演些新戏,大概于社会人心上不无小补吧。【28】 作者认识到大众教育的功能。通过娱乐,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们(作者称之为“愚人”,当然也反映出作者居高临下的优越心态)得以理解传统的价值观和历史,即使所描述的历史并不准确。他相信如果精英能够充分运用这个工具,戏剧便可以成为社会改良之工具。当然,关于地方戏的功能在精英中存在极大争论,大多持消极的态度。这种差异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精英怎样看待大众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一带一路”国家的饮食风俗(下)
- 下一篇:[王笛]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