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4)

对于城市近代工业的研究,近年来取得的最大进展就在于更加客观地认识到工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关于近代上海工业结构,有学者认为它还属于以生产消费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类型;外资工业始终占据强大的优势,它对民族工业既有严重阻碍的作用,又在客观上刺激其发展。民族工业虽然行业广泛,但大量是中小企业,且处于工场手工业向近代工厂的过渡中。20年代以后,企业规模出现大型化趋向。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又出现了中小企业骤增,企业平均规模有所减缩的现象。论者认为,过多的分散落后的小企业是近代上海工业总体水平低下的重要标志。他们还认为近代上海工业结构表现出鲜明的二重性特征(30)。
    天津近代工业结构与上海比较,除了外资工业的实力远远超过民族工业这一共有特征之外,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即少数资本雄厚、规模宏大、设备先进的大企业与大量资本微薄、规模弱小、保守落后的中小企业的并存,其结构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从投资结构分析,军阀官僚为大企业的主要投资者(31)。这表明工业资本来源主要不是靠商业资本的转化或资本的增殖,而是靠暴力掠夺和利用政治权力中饱侵吞。与此同时,商人只是作为军阀官僚不可缺少的投资合伙人而进入大企业。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分散、落后的中小企业呈增长趋势,这是天津与上海共同的现象,天津学者称之为"逆工业化现象",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经济和社会的原因:1.来自华北农村地区的新移民对工业的投资使小企业大量增加;2.华界不安全的投资环境和呆滞的市场使大规模投资成为险途,而小企业、小作坊以及商人雇主制这些尚属前资本主义形态的工业组织却成为较安全的投资方式(32)。
    沈祖炜有关上海近代房地产业的研究,可以说是近代城市研究的一项突破。他提出,资本主义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近代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对城市的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1.吸收了大量社会资金,实现了社会再生产的积累;2.刺激了城市建筑业的兴盛,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景观;3.为市政当局提供了重要财政收入来源,进而转化为城市建设的经费;4.房地产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促进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级差悬殊的地价等级对城市经济布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成了金融、商业、工业和住宅在城市中心和边缘的相对集中(33)。
    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城市近代化的物质体现。一般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化过程,在空间上体现为以衙署为中心的、筑有城墙的传统类型,向以商业区、金融区为中心,城区功能出现分工的近代类型的演变。然而,这一演变在不同的城市又表现为特征各异的过程。上海学者认为,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演变肇始于租界的出现。租界的迅速发展和繁荣吸引商业向租界集中,形成了新兴租界商业区,城市中心也随之由旧城厢转移到租界。与此同时,租界与华界的城市面貌形成强烈对照,即南北两市的对峙,北市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超过南市。"1914年南市华界旧城墙的拆除至少在形式上使上海的南北市商业区混为一体,象征着上海旧城区也逐渐纳入近代化的轨道"(34)。
    笔者在分析天津近代工业区位结构时提出,大企业分布在靠近河道和铁路的城市边缘或郊区,表现出对运输条件的依赖;中小企业则大部分散布在市中心区,分布密度与人口密度成正比,企业与住宅、商店混杂,表现为企业对市场和劳动力来源的接近。另外,同行或相关行业企业相对集中,形成街状工业带,类似于欧洲早期工业化城市的市内工业区。30年代,尽管工业有向郊区迁移的微弱趋势,但尚未形成分工明确的工业区(35)。
    美国学者墨菲对近代上海工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上海的大企业大都紧邻河道,很少接近铁路和公路。他认为,上海的近代工业始终从属于城市的商业机能,"没有明显地取代城市中较陈旧的工地使用格局",城市"是一个具有威尼斯特色和英美特色两者兼备的混合体"(36)。
    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的研究是近来发展较快的一个研究领域。关于研究范畴,张济顺认为,近代城市社会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人民大众,亦即上海近代化历程中的上海人"(37)。隗瀛涛等认为,近代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中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阶级结构中新兴阶级的出现,社会组织中业缘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地缘关系,家庭构成核心化、小型化,社会流动增加,社会价值观强调变革、效率、进取、竞争等等(38)。
    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随着人口聚集,城市出现了与传统城市截然不同的市民群体或阶层,构成近代城市社会体系。上海学者把这一过程称为从传统的乡民、邑人到近代市民的转变。他们把近代上海市民群体分为四个层次:1.资本家。其社会来源主要是三种人:买办、进出口商人以及本籍和外地移居的绅商;2.职员。其社会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凭藉新式职业谋生的市民阶层;(2)旧式职业从业人员的转型;(3)本世纪20年代以后, 成批接受过近代教育的青年被纳入各种社会职业。他们认为,职员群体主要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是新旧并存处于转型中的市民群体。3.产业工人。其社会来源主要是农民,市民和熟练手工业工人只占极少数,是一个由乡民汇聚而成的市民群体,带有更多的乡民色彩。4.苦力。主要来源是苏北逃荒来沪的灾民,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39)。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