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中的几个问题(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2:11:36 《社会科学战线》 苏双碧 参加讨论
这里我们要举的第二个例子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对历史科学研究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这个问题曾有过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论断,即文明社会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以及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两个论断只有从宏观角度来理解才是正确的,因为有些具体历史事件并不能归纳在这两个论断之中。这里我想指出的是由于对这两条基本理论的教条主义的理解,史学领域里的某些重要讨论,不是削足适履,就是被偏颇的理论所战胜而导致对历史科学的破坏。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的讨论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最具实质性的一场讨论。强调历史主义的人,主张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即在强调阶级观点的同时,不能忘记历史主义,对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而另外一个观点则主要是强调阶级观点,历史主义包含在阶级观点之中,把阶级观点放在历史研究的首要位置上。提出历史主义观点的人是想纠正当时用阶级观点否定历史主义的倾向,这在当时是有重要意义的,但由于论者被指控有贬低阶级斗争理论的动机,使这一讨论实际上以阶级观点进一步加强而告终,即导致在历史研究中全面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另外一场讨论是农民战争之后新王朝所实施的政策,两种对立的观点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让步和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反攻倒算,这就是争论持续时间很长的让步政策论和反攻倒算论。其实,这两种观点是殊途同归,都是从阶级斗争即阶级对立的观点来提出命题的。前一种观点是认为地主阶级受到农民阶级的打击之后,实行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是对农民让步;后一种观点则认为,地主阶级在农民战争的捶击之后重新建立政权,所实行的一切政策都是为了统治农民压迫农民阶级,因而是反攻倒算政策。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揭示农民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新政权所施行的政策的实质。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战争的任务只在于推翻或打击已经腐朽了的旧王朝,建立新王朝不是农民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是另一部分地主阶级的历史使命。新王朝建立后,这部分地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就必须使社会安定,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这些措施全部目的是为了地主阶级自身的利益。但对凋敝的社会进行恢复和发展的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农民阶级也是有利的,因为它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使农民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生活。这一点,不论是西汉初年的刘邦、东汉初年的刘秀、唐初年的李世民、明初年的朱元璋等的措施,客观效果都是如此。他们所实行的政策,并非专为对农民让步或对农民实行反攻倒算。应该承认,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是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主导阶级,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之前,这个阶级是有积极性的,他们在创造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承认这一点,就应该承认他们在封建社会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包括农民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新王朝的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力的政策,都是出于这个阶级自觉的、积极的一面,并不是专为对付农民阶级而实行的政策。可见,不加区别,把一切历史事件都纳入阶级斗争的范畴之中,就不能有分析地客观地说明历史的真象。让步政策论和反攻倒算论,都不能认为是说明了历史的真象。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斗争,如兄弟争夺王位,父子争夺王位,宦官、外戚弄权等等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并不一定都具备明显的阶级斗争特点。 |
- 上一篇:历史对象的生成
- 下一篇:清太祖一朝实录的纂修与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