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方纂修实录的活动,起源甚早,入关前的清太宗时期即已纂成《太祖武皇帝实录》,此后,太祖朝实录仍经历了修改、重修、缮录,直至乾隆年间重新绘写《满洲实录》,前后一百四十余年间,与清太祖一朝实录有关的史学活动几度兴起,其中蕴含着清朝官方修史的许多众说纷纭、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太祖武皇帝实录》的纂修 清入关前,从清太祖时期就形成了记录和编存满文档册的制度,这种满文档册具有后金政权自己的民族特色,是官方史学活动的萌芽,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太祖朝和太宗朝初几年,满文档册记载的内容虽日益丰富,却没有出现新类型的书史编辑活动,官方史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汉族传统史学的影响下才实现的。 自清太宗天聪五年前后,后金政权加快了调整政策、改革政权体制的步伐,并加意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天聪五年七月,后金设立六部,办理国家政务。①闰十一月,清太宗剀切敦促满洲贵族子弟读书明理。②天聪六年正月,废除汗与三大贝勒并坐的旧制。③诸如此类的一系列举措,均为仿从汉族政权制度、文化和礼仪的明显表现。天聪五年十二月,宁完我上长篇奏疏,提出在设立六部之后应进一步"立谏臣、更馆名、置通政、辨服制"等等,并且指出:若不将官制、法度建设完备,"万一有乱政者,言汉制不宜行于我朝,又不免将开创嘉谟,中道废止矣。"④很明显,当时在某些方面仿从汉制,已是最高统治阶层的公开决策,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奏请。在文化方面,天聪六、七年间要求学习和接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呼声也十分高涨,如王文奎、宁完我等人即曾上疏请清太宗读经阅史。⑤编纂太祖实录的修史活动,就是在这种锐意仿从汉族政权传统制度和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开始的。 为清太祖纂修实录,其起始日期史无明文。天聪六年十一月,杨方兴《条陈时政疏》曰:"一、编修国史。从古及今换了多少朝廷,身虽往,有名尚在,以其有实录故也。书之当今谓之实录,传之后世谓之国史,此最要之事。我金国虽有榜什在书房中,日记皆系金字而无汉字。皇上既为金汉主,岂所行之事止可令金人知、不可令汉人知耶?辽、金、元三史见在书房中,俱是汉字、汉文,皇上何不仿而行之。乞选实学博览之儒,公同榜什将金字翻成汉字,使金、汉书共传。使金、汉人共知。千万世后知先汗创业之艰难、皇上续统之劳苦,凡仁心善政,一开卷朗然,谁敢埋没也!"⑥这里首次提出了关于纂修实录问题的建议,很可能被后金政权所采纳,天聪七年十月,清太宗谕文馆诸臣曰:"尔记载诸臣,将所载之书宜详加订正,若有舛讹之处即酌改之。朕嗣大位,凡皇考太祖行政用兵之道,若不一一备载、垂之史册,则后世之子孙无由而知,岂朕所以尽孝乎!"⑦按其语意,当时必正在进行太祖实录的编纂工作。因此,《太祖武皇帝实录》的纂修至迟于天聪七年即已开始,由文馆诸臣组织编撰。 这次纂修实录之举,虽然起因于仿从汉族历代政权编纂本朝之史的作法,但实际上对历代实录的体式、书法等并无意全面模仿,还独出心裁地为太祖努尔哈赤的事迹绘制多幅画图。天聪九年八月,图先成,《清太宗实录》载其事曰:"画工张俭、张应魁恭绘'太祖实录图'成,赏俭人口一户、牛一头,应魁人口一户。"⑧天聪九年《旧满洲档》于八月初八日亦载有此事,⑨称"张俭、张应魁二画匠给先英明汗的实录画的很好",两相对照,可知《清太宗实录》之中的"太祖实录图"字样,只是后来对该图的一种称谓,天聪年间并无此称,更无须将之视为一件完整书册的正式名称。《清太宗实录》和《旧满洲档》记载的意思十分明显,天聪九年八月只是绘图告成,受到赏赐的也只是这两名画匠,撰写文字部分的官员无一受奖之人,因而不是全书的完竣。过了一年又三个月之后,至崇德元年十一月,实录的文字部分才完全告成。此时清太宗已于本年四月登基称帝,改元"崇德"、改国号为"清",其父努尔哈赤也正式有了庙号、谥号,书名才可能堂哉皇哉地题曰"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实录",全书分为四卷,以满、蒙、汉三种文字缮写,朝廷举行了隆重的进书仪式和庆典,所有纂修官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赏赐。⑩ 清太宗崇德元年修成的《太祖武皇帝实录》,是清入关前仿从汉族政权传统修史制度的首次尝试,标志着从单纯记录和编汇档册向建设官方修史体制的转变,在清朝官方史学的发展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然而,这部清朝首次修成的实录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概略而言,有以下三点: (1)、与传统的实录体例不合。《太祖武皇帝实录》书前没有皇帝的御制序,没有目录、凡例和纂修官职名表,也未收载实录告成的进书表,在行文书法上也很不考究,如对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元天命之前书以"太祖",在建元之后书为"帝",而不是仿从通例书作"上";记载日期不采用干支来表示,亦与实录的体式不合。其原因之一是对实录的一套义例未深切了解,而诸如为实录绘制多幅画图的作法,统治者及纂修人员未必不晓然于前无此例,这说明清人关前在纂修实录问题上尚不想亦步亦趋地模仿以往的固定模式。 (2)、载笔论事阿从清太宗私意。清太宗于太祖死后夺汗位, 逼死大福金乌拉纳喇氏,《太祖武皇帝实录》在记载此事上阿从清太宗意旨,对大福金予以诋毁。与此相对照,清太宗生母叶赫纳喇氏则被极力美化。不仅如此,据《满文老档》载,这部《太祖武皇帝实录》在修成之时,书名中就同时加有"太后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成天育圣皇后实录"之称,合称为太祖、太后实录。(11)而实际上,清太宗生母于辛丑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即已死去,(12)年仅二十七岁,其死时距建元天命尚有十五年,对太祖一生创基立业活动关系甚微,而实录修成后竟以太祖、太后并列于书名,显然是阿从清太宗藉突出其生母以压抑诸弟兄地位的私意。 (3)、开清朝实录隐讳、文饰之先河。 清朝自入关前纂修《太祖武皇帝实录》始,已经有意识地对史实加以隐讳文饰。例如自清太祖建国以来,国号一直为"金",然而天聪九年十月,清太宗指令一切人等只许称本国为"满洲"。(13)此后修成的《太祖武皇帝实录》,也对原来使用的女真和金国的国名,不顾史实地改为"满洲"。天命八年五月,清太祖处死额尔德尼巴克什,应是一件大事,清太祖曾为此事专向诸贝勒、大臣解释,(14)清太宗后来也曾责备清太祖"仅以心想所行,不听别人劝谏",对额尔德尼之死深为惋惜。(15)很明显,太宗朝已将清太祖处死额尔德尼之举视为失德与失策,但在《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却对此事只字不提。这种在修史时掩饰历史真相的作法,造成了研究清开国史事的许多困难,也表明入关前统治者根本缺乏尊重史实的观念,对官方史学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不过,入关前在史事的讳饰方面尚不周密,且行文朴直,载有许多其他文献不能见到的史事,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