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儒家经学十分繁盛,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和正统学术,并对其他各种学术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史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不少消极因素。对此应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判。 一 经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末年,孔子删定"六经"(汉代亦称"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其为教材,从事私人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禧之属,皆受业子夏之伦,为王者师。"①战国之世,儒家与墨家并称显学。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②,其中以孟氏(孟轲)、孙氏(荀况)影响最大。及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尊崇法家型名法术之学,对儒家则大打出手,焚烧经书,坑杀儒士,禁止私藏、私授《诗》、《书》等典籍。 秦始皇这一举动,既使经学损失惨重,也使史学蒙受厄运。经书之中,《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更是以《春秋》为纲的典型的编年史),《书》(《尚书》)则是一部偏重记言,带有政典性质的历史著作,《诗》(《诗经》)、《礼》(《周礼》)、《仪礼》)、《易》(《周易》)亦保留了大量历史资料。这些著作被禁毁,无疑是史学的损失。另外,非秦国所记的史书同时罹祸被焚,更是有碍于史学的发展。 西汉王朝建立后,儒家经学开始复兴。经过叔孙通定朝仪,最高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儒家"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的重要性,有意推崇经学。汉高祖刘邦曾到曲阜祭祀孔子。惠帝时废"挟书之律",儒生们根据师说,写成经书定本,教授生徒,孔子九世孙子襄还当上了博士。吕后掌政时,儒生浮丘伯在京师传授《诗》(《鲁诗》),楚元王刘交派儿子刘郢客与申公(培)一起前往学习,文景之后,最高统治者进一步广开献书之路,着力搜求旧典,表现出对经学的特殊兴趣。"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③文帝还立《诗》(《韩诗》)博士。至景帝即位,又立《诗》(《齐诗》)博士和《春秋》博士。申公弟子王臧因明《诗》为太子少傅。武帝登基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章六经,兴立太学,重用儒生。他深感"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④。此后"百年之间,收积如邱山,故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⑤。随着经学的繁盛,社会上出现了一个重视学术文化事业的良好氛围,这有利于史学的发展。唯其如此,"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才可以"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⑥,刘向也才可以获得校书撰史的机会和条件。另外,大部分史家也都是在接受儒家教育,研习各种经典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有的既是史家,又是经学大师。 众所周知,修史离不开历史事实。《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记事有赖于史料,它是历史著述的凭证和前提。儒家经典的复出,众多经学著述的涌现,为历史著述准备了大批资料,而这些资料在秦火以后又显得特别珍贵。司马迁著《史记》,采录至为宏博,但主要还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⑦,即以六艺经传为基本资料,尧、舜、夏殷、周诸纪,三代、十二诸侯两年表,齐、鲁、燕、晋、宋、卫、孔子诸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更是如此。司马迁本人于《殷本纪赞》中也指出:"余以《颂》次契之文,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他还把"考信于六艺"⑧作为选择和解释史料的一个标准。刘向编撰《列女传》,亦是"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而成⑨。如卷一《母仪传》今存的14篇传记中,有9篇主要采自经传。 史家们创立的史书编纂形式,也有不少取资于经学著作。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了纪传体的编纂形式,其体制结构的形成,曾深得经学之沾溉。唐代刘知几指出:"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⑩近世梁启超、范文澜进一步论及《史记》体制结构与经学间的渊源关系。梁启超说:"其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其八书详纪政制,蜕形于《尚书》。"(11)范文澜说:"本纪仿《春秋经》十二公,按年月标举大事,为全书总纲。……书仿《尚书·禹贡篇》及《礼经》、《乐经》的体制,总述古来文化的成就。"(12)这些说法都是很有见地的。另外,《史记》的论赞("太史公曰"),形式上亦仿自《左传》的"君子曰"。刘向编撰《列女传》这部我国最早的妇女通史和独立的传记体著作,也曾吸收了经学著作的合理因素。各传虽独立成篇,首尾完具,但又是选取一个或几个事迹去写,别的仅用一语或数语略记,近似随举一事而为之传的《左传》传经之体。在文风上,《列女传》甚有《谷梁传》清而婉的影子,清丽简约,朴实明达。同时,除了引《诗》证事,各传末尾皆以"君子曰"、"君子谓"来阐述己见,毫无疑问,这里采用的是《左传》的模式。清代章学诚说它"引风缀雅,托兴六艺,又与《韩诗外传》相为出入,则互注于《诗经》部次,庶几相合"(13),是有一定道理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