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吕氏春秋》的政治伦理思想(2)

二、泛孝主义的道德规范论
    为服务于其所主张的各项政治原则,《吕氏春秋》又相应地阐述了一些伦理规范。
    首先,关于公。《吕氏春秋》主张"贵公""去私"。它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去私》)"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贵公》)天地阴阳是大公无私的,人应效法之而贵公去私。它援引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故事,赞扬不私于己,不私于亲而公于国的精神。甚至赞扬不私于国、不私人类而公于天地万物的精神: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贵公》)认为君主只要"虚素以公",则"小民皆之(往从),其之敌(适)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刑赏不用而教化自成。故"公则天下平矣。"(《上德》)人臣公则"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无公则"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务本》)。儒道法各家皆提倡公。法家贵公于国,儒家贵公于天下之人,道家贵公于天地万物。儒家贵公的思想基础是仁爱,而法家贵公的思想基础则是利己,道家贵公的思想基础则是自然无为的"自适其性"。故法道二冢皆贵公而贱仁。《吕氏春秋》的价值取向与儒家有相似之处,既贵公又贵仁。
    其次,关于仁义。《吕氏春秋》认为,所谓仁即爱其类:
    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爱类》)
    仁的表现即是便民、利民:"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上世之王者众矣,而事皆不同,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圣王通士,不出于利民者无有。"(皆同上)这就将仁爱落实到急民之所急、为民兴利除害上。
    行仁便是义。具体讲,"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饥寒,人之大害也,救之者义也。"(《爱士》)《吕氏春秋》认为,统治者行仁义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国安固,甚至可止攻于千里之外;并引宋国相司城子罕仁而得民心,以致楚不敢攻宋为例以说明之。它强调仁义为民兴利的实惠性,且不甚言礼,此与墨家相同。但仍持爱的差等原则:"论人必先以所亲,后及所疏"(《孝行览》),"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爱士》)此又与儒家相合。故其关于仁义的思想是儒家仁义和墨家兼爱精神的兼收并蓄。
    再次,关于忠孝。《吕氏春秋》所谓忠,虽也可用于各种人际关系,但主要指臣对君的尽心竭诚。它竭力赞扬忠臣。何谓忠臣?"忠臣廉士,内则谏其君之过也,外则死人臣之义也。"(《恃君览》)忠臣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敢于直言谏君,如召公谏周厉王监谤,管仲不留齐桓公夜饮酒,皆为忠臣的榜样。二是勇于杀身殉主:"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殉之。"(《忠廉》)如卫懿公无道,翟人攻杀之,尽食其肉而遗其肝,弘演自剖其腹纳懿公之肝。《吕氏春秋》多在忠君的意义上使用忠字,与法家相同,与先秦儒家不同,而且鼓吹愚忠亦与先秦儒家不同。这一倾向反映了建立封建一统天下时加强君主统制的政治要求。
    《吕氏春秋》特别重视孝。对孝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极高的评价。它认为,孝有五养、三难、五行、五德。孝的首务是养:
    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交替)进而用之,可谓善养矣。(《孝行览》)
    孝的完成有三难: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注:"安宁其亲")为难;安可能也,卒(有终)为难。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同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