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瞿秋白的历史哲学(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33 《社会科学研究》 张牛 参加讨论
瞿秋白不但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互辩的历史观,”更为可贵的是他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他明白指出:“先知道中国‘是什么?’然后说‘怎么样?’”(22)这就是说要先认清中国的国情,然后才能提出改造中国的革命主张。二、三十年代,他写了《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五四纪念与民族革命运动》、《孙中山与中国革命》、《国民革命中之阶级分化》、《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农民政权与土地问题》以及《解放中国与武装平民》、《武装暴动问题》等大量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关系,指出中国旧时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手工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这种生产力状态中的社会关系,便是宗法社会和封建专制制度;因此,中国的经济在如此的基础上,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前途;他还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手法,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完全的殖民地,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势力和利益各不相等,而且相互冲突。”(23)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之途径有特异之点。”即一开始就分为“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两个部分;同时,他认为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袖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最伟大最主要的同盟军;”“中国国民革命应当以土地革命为中枢,”其基本任务是“掘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革命的主要方法是武装斗争,等等。这些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革命的性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广泛探讨,对解决“中国向何处去”提出的精辟见解,不但对当时革命的深入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的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功绩,都是巨大的。 |
- 上一篇:论刘师培《左庵集》的学术思想
- 下一篇:简论《通典》的产生与唐中叶的著政典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