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历史研究和历史哲学(4)

建立中国的历史哲学体系
    史家不为历史的辉煌狂呼,也不为历史的坎坷悲观。历史就是历史。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它需要冷静地审视,理智地分析,探求变化莫测中的必由之路。史家对史学发展的途径和趋向也是坦然的,因为史学的发展和成就,不能不受时代的限制。历史巨著、史学大家不靠包装,也不是靠政治扶植和广告效应造就的。它是时代的产物。
    然而,史家可以而且应该在历史的曲折和史学的起落以后,通过反思调整自己的思路。中国80年代史学思想的变化,就是这种心路历程的反映。史学工作者对我们原来的历史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论--被简化的检讨,对5种社会形态是不是普遍规律的诘问,对历史动力阶级斗争单一源的疑问,对历史学社会功能的重新探讨,对曾被否定的资产阶级史家和流派的再评价,对“西门”畅开后西方学术思潮对中国学术界两方面作用的讨论,这些问题的提出和争鸣,在很大范围内涉及到历史哲学范畴。80年代中国史学界兴起的史学理论、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的三大热点中,历史哲学涉及到历史研究的各个层面。专业刊物《史学理论》的创刊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历史哲学的探索起了重要作用。这都表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特别是近现代巨大的历史变迁,已发展到应当进行历史哲学的理性总结的高层次阶段。从思想文化史发展的规律和规迹来看,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一大进步。
    我们不能不看到史学研究这种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史学领域的扩展、史学分支的衍生、史学论文的连篇累牍,一方面又是史学深度的浅化。它有如淤塞的江河,水面面积急骤扩大,江河深度却日益变浅。许多国外境外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看法:中国发表的史学论文数量是空前的,但真正有深度、有见解的论文不多。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生前曾对我说:五、六十年代他能把每一篇发表的史学论文都看完,现在根本不可能看完,真正给他印象深刻的文章不多。西安一位很有成绩的中年学者并非狂妄地说:现在的(史学)文章我基本不看,因为所获不多。史学杂志的编辑们对好文章不多也有同感。或许有晶莹的学术珍珠混杂在沙土里,但平心而论,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如评定职称)造成的急功近利式的论文和论著的急就章,造成了以巨大数量为标志的“学术增长”(评职称动辄以“几百万字”计量),急骤地降低了学术质量。学术的“通货膨胀”必然导致学术的贬值。高科技化(电脑)引进学术研究,也有加速这种负效应的趋势(这不是科学的罪过)。学术一旦商品化,学术的伪劣产品必将层出不穷,文字垃圾将严重污染学术。
    作为基础理论的哲学的前瞻性和长远性的本质,不可能为急功近利尽绵薄之力,因之受到相应的菲薄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在客观上会带来思想浅化,并导致学术浅化。没有深刻的思想就谈不上深刻的分析。表现在历史研究上,对历史哲学、历史理论的不够重视(不少学者片面地认为它是空洞理论)是客观事实。许多学者还未必认识这一事实会带来历史研究的负向效应。
    历史哲学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上是本质的、长远的。它通过无数历史事实的综合、概括,揭示这一规律的普遍性、共同性,于普遍性、共同性中认识特殊性。恩格斯说:“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①f]每一种历史哲学都为这种探索作出过建树,但没有那一种历史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是终极真理。他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使人类对自身的发展从自发上升为自觉,从迷茫、不解、失望转变为希望、追求、信心和力量。
    历史哲学为的是寻究普遍的人类发展道路。但共同的人类是由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域的人民组成的。历史哲学不可避免要通过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说明人类发展的特殊性和多途径。地球上的世界是共存的,又是分割的,因此有个性,有各自的利益,有交往,也有纷争。在交往与纷争中融合并绵绵无期地趋向“大同”。世界史表明的各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不是同一模式。世界史也表明时代造成的文明中心不是不变的,以“××中心”论统治世界只能是幻想。人类大致循着东西方的文明系统各走各的路(不排斥其内部的差异性)。文明的互动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又是艰巨的、漫长的。在发展的这一阶段可能是这条道路的优越性多些,另一阶段又可能是另一条道路的优越性多些。利益仍然驱使着人们交往和斗争。历史哲学对历史的进程的辩证关系解释越深刻,越切合国别史、民族史的实际和世界的关系,就越能使人类正确地认识自身、正确处理自己和社会同世界的关系。因此,历史哲学和国情研究存在内在联系。它离不开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形态、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定向研究,找寻它同世界的同异点、结合点,并制作相应的操作方案。
    从本质上说,历史哲学不是历史经验的汇编,但包含着历史经验的总结。这经验包括统治经验、斗争经验,还包括人和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经验,人类在思想文化方面探索的经验。历史哲学是这些经验的哲学升华和理性提炼。表现为历史经验的历史遗产有教育、启示和借鉴作用。一个重视历史经验的民族和他们的统治者,他们的明智度和自觉性应当高些,在社会的发展与管理上应当有良性效应(即“长治久安”)。但历史经验往往又成为权术的教科书,在不同集团为利益而进行的权力斗争中,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厚黑学”的权谋与权术的借鉴。这在本质上不属于历史哲学范畴。视历史经验即为历史权术同属历史哲学不是误解就是歪曲。历史充满了人与人之间层出不穷、变化莫测、诡谲奇险的斗争,历史也确实记载了这些斗争并为后人提供了参照。但历史哲学超越了这些历史经验来审视历史的发展规迹。历史哲学是世界的理性的“上帝”。历史哲学家是他的代言人。历史哲学也研究“恶”的情欲的形成和历史作用,它最终的目的是把全人类的思想水准提高到自觉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完成由恶向善的人类历史的根本转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