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贞人的学识修养

在甲骨文研究中贞人是判定年代划分时期的重要依据,故贞人历来是甲骨学研究探讨的专题之一。但贞人又是甲骨文的契刻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对贞人作些必要的研讨,这不仅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殷商时期书法的发展,深入探索甲骨文书法艺术规律有所裨益,而且对于指导我们当今的书法艺术创作,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拟就贞人的学识修养与甲骨文书法的内在联系,试作论述。
    一、贞人
    1929年第三次发掘殷墟时,在安阳“大连坑”南段发现四版大龟甲,董作宾先生对大龟四版进行了认真研究,第一次证明了甲骨文中卜下贞上一字,应为贞卜者的名字,称为“贞人”。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通过骨臼刻辞研究,证明了贞人就是殷代的史官,即甲骨文的契刻者。他说:“在肩胛骨臼的刻辞中,又发现了这问卜的贞人,也就是当时的记事史官,这可以说是一件极有趣味的发现,3000多年以后的我们可以看见3000多年前的史官所亲手书写的文字,并且可以指出这是某人某人的作品,而欣赏他们的每个人的书体与作风,岂不是一大幸事!”①在此也是董作宾最早指出甲骨文为贞人所书写契刻。
    贞人是甲骨文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准,它的发现是甲骨学研究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二、贞人的学识修养
    贞人作为殷代的史官,甲骨文的契刻者,也可以说是殷代的书法家。我们通过对甲骨文的考证,了解到贞人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及渊博的学识修养,即有着较为全面的知识智能结构。可见甲骨文素有“一代法书”之称,贞人精湛的书法技艺正是同他们丰富的学识修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侧重谈谈与书法艺术有关的几个方面。
    1、贞人精通文字擅长文书
    贞人精于文字,具有文字学方面的知识。首先,我们根据“六书”的原理来考察一下甲骨文就可以知道。“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保氏》,它是由后人归纳出来的造字的6条规律。殷代虽然没有“六书”这一名称, 也没有“六书”系统的理论,但是“六书”的规律在甲骨文中却已具备。甲骨文中多见象形字与会意字,这一点无需赘述。此外形声字已大量出现,有人统计甲骨文中形声字占20%②。如甲骨文盂字下为形,上为声;沁字,右为形,左为声。形声字是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用声符去注音,可以造出无穷的新字。甲骨文保存了大量的形声字,说明贞人在作贞卜记录使用文字的时候,是掌握一定的文字构造规律的,并说明了他们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尤其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六书”中的假借,甲骨文已较为普遍的应用,其实假借不属于造字方法,而是属于使用文字的一种变通方法。甲骨文所见的假借字,如借“凤”为“风”字,借“斧”为“父”字,借“麦”为“来”字,借“每”为“晦”字,借“正”为“征”字等等。另有否定词的通假,如“不”、“勿”“弗”、“弜”这几个字均可通用,然而在甲骨文中使用假借字,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它却有一定的讲究与严格的规矩。可见贞人在贞卜时能娴熟地掌握文字的变通方法,善于通假字的灵活运用,足以反映出贞人在文字学上的学识水平。郭沫若曾经说:“后人所谓‘六书’,即所谓‘指事、象形、象意、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出不少例证。”③现在我们从贞人长期任职记事史官,经常接触文字工作这一面来看,贞人懂得“六书”原理,精通文字,应当是无疑的。
    其次,从甲骨文的贞卜内容事项上分析。卜辞作为商王室的贞卜记录,内容十分丰富,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所涉及。贞人在贞卜时要用相应的文字词汇来表达,既要遣词造句,同时又要契刻在龟甲兽骨上,这说明贞人精通文字,擅长书写。文字与书法是孪生的姐妹,书法艺术离不开文字。可以说贞人既是文字学家,也是当时书法家。
    2、贞人博通历史、谙熟旧典
    我们通过分析甲骨文大量祭祀卜辞,说明贞人还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从祭祀卜辞的内容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上帝天神的祭祀,另一类是对祖先的祭祀。我们说贞人博通历史谙熟旧典,主要是由后者祭祀祖先这一类卜辞上反映出来。
    首先,由祭祀卜辞反映出先公先王的名号世次,说明了贞人贯通历史知识。先公是指商王的高曾远祖,即自帝喾至示癸,共14世,15王。先王是指商王祖辈以上的先人,即成汤至纣,共17世,30王。正如王国维在《殷卜辞中先公先王考》中说:“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不见于卜辞者殆鲜。”贞人在贞卜祭祀时,要掌握几十世,几十位先公先王的世次庙号,并要谙熟于心中,这本身就要十分了解与熟悉历史。贞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那么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他也就不能胜任这种祭司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