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史观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体系——访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23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记者: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国学者为构建我国新的世界史体系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您最近又提出要以资本主义为主线来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体系,请您讲一讲有关的学术背景。 俞金尧: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每个时代的人对历史有自己的理解,从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打上时代的烙印。我很欣赏这句名言,所以也十分欣喜地看到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为构建新的世界史体系所做的努力,以及在不同程度上已经取得的成果。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体系就是其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世界历史”条目就反映了从分散到整体的思想。这一体系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简捷地称之为“整体世界史”。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学者试图从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以及根据文明史观来重构我国的世界史新体系。 我以为,这些探索都是人们在新的、变动着的时期重新认识世界历史的尝试,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们在使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摆脱以往僵化的世界历史体系的局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的探索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开阔了思路,对它们的意义,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估计。 不过,这些体系或构建体系的思想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有的体系过于强调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某些方面,比如从分散到整体的思想就是过于强调了世界横向的联系和交往。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世界史体系的设想,问题更大,因为现代化理论的学术声誉不高。 当然,无论是对整体世界史,还是对现代化进程的研究都是必要的,但用某个方面的具体研究来替代一般性的世界史体系,那就不合适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世界史学者在思考如何重新构建世界史体系的问题。这说明,现有的体系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记者:您认为我们如何才能构建起一个可以为大家广泛接受的世界历史体系? 俞金尧:这个问题很大,涉及很多方面,原则上讲,这样一个世界历史体系必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历史发展的动力,反映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这个体系不仅要说清楚世界历史的进程,还要说清楚世界历史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发展到目前这个样子的。这里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来指导,我指的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做指导。 “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另一种说法。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是复杂多样。但是,在纷繁的历史存在及其流变过程中,我们凭借唯物史观的指导, 可以寻找到人类历史中具有根本性的东西,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结成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社会和社会交往。各种制度、法律、习俗、礼仪由此形成,并服务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对人类社会现实活动的考察,马克思主义抽象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社会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始终处在以上述基本关系为依据的各种关系的矛盾运动之中,并向前发展,形成人类的历史。 所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我们是可以构建起一个符合历史事实,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力的世界历史体系的。事实上,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世界史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构建这样的世界史体系,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周一良和吴于廑为主而编写的《世界通史》,体现了当时的中国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水平。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个体系有对历史认识简单化、教条化的缺限,很多重要的观点现在已不能令人信服,但这并不能说明唯物史观已经过时,而恰恰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才发现了那个体系的不足。我相信,以我们现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重新解释世界历史,构建一个可以为大家广泛接受的、新的世界历史体系。 记者:请您谈谈您对这个体系的一些基本想法。 俞金尧:我目前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习惯上被称为世界近现代史的这个时期。而且,国内的世界史学界对世界史体系的构建争议特别大的地方也集中在这一历史时期,所以,我在这里想集中谈谈我对这个时期的世界史体系的一些基本想法。 前不久,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资本主义”与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反响。在那里,我提出要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主线,来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体系。 为什么“资本主义”适合充当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体系的主线呢?主要的理由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壮大和发展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一个基本事实。 现代资本主义的故乡是在15、16世纪的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区。虽然,资本主义当时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萌芽,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但它诞生在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汇处的地中海,多少反映了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具有世界性。在新的商路开辟、世界性的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以后,资本主义的活动中心适时转移到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靠近大西洋的欧洲西北部地区,更是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以世界为舞台的倾向。资本主义在此后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在自由竞争阶段,还是在垄断时期,无不是以争夺世界市场为目标。资本主义大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争夺世界霸权,赤裸裸地反映资本主义借助于国家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掠夺资源,攫取利益的本性。 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人们明显地感受到世界性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全球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状况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只不过是16世纪以来的世界性交往的延续。借助于现代的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我们进入了一个俗称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交往过程的新阶段。全球化主要是围绕资本的全球流动而展开的,所以,全球化又被称为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和渗透。 创造这一历史进程的主体是资产阶级。关于这一点,《共产党宣言》讲得很生动:“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共产党宣言》还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这番评说,完全适用于全球化时代的资产阶级,当今的资产阶级比他们的前辈更方便,也更忙碌地奔走于全球各地,他们创造了比他们的前辈水平高得多的生产力。的确,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做依靠的全球化,我们也同样不能设想没有资本渗透的高新技术能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 当然,马克思主义者是辨证地看待事物,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过去五个世纪资本主义的历史的。虽然我们基本上肯定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尽善尽美,它在早期的发展,我们习惯上称为“原始积累”时期,是一个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时期,“羊吃人”、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等都是资本主义在发家史上所干下的很不光彩的一些勾当。资本主义的扩张一方面促成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具有经常性,并且也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也导致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