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走向中国史学深处(2)

二、重新起步后的发展趋势
    70年代后期,随着十年“文革”的终结,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全国面貌为之一变,各项事业相继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竞相开创新的局面。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中国史学史研究迎来了它的春天--以八九十年代为标志的建设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起步快。1978年,全国一些高校招收中国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79年,在白寿彝先生主持下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资料》复刊。1980年,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第一、二辑出版,朱杰勤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出版,张孟伦著《中国史学史论丛》出版。1981年,《史学史资料》更名《史学史研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与此同时,研究中国史学史的专题论文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全国许多学术刊物上竞相发表。短短两三年中,能有这样的局面,足以说明重行起步之快。
    第二是研究队伍的扩大。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先后成立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设立了史学史研究室,它们都以中国史学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981年,全国一些高校的首批史学史硕士研究生毕业,通过论文答辩,走上研究岗位,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队伍。
    第三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从时限上看,中国史学上自古代,下至近现代以至于当代,都成为研究的对象;较之于草创时期,近现代史学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从内容上看,研究者们大都力图走出史官、史家、史著的模式,而关注史学发展的脉络及其阶段性的特点,关注史学思想的演变,关注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有通叙史学之整体发展趋势者,也有着重论述某一断代史学面貌者,有着重爬梳史学流派而分别予以评价者,也有就某一史家或史著写成专书者;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还有就某个少数民族的史学作专门研究者。从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看,有专著,有教材,有个人专题论集,有个人综合论集,有多人专题论集,有多人综合论集,有史家评传集,有史著评介集,有资料编年,有史家辞典,有史著题解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了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
    第四是研究成果丰硕。自1980年初朱杰勤的《中国古代史学史》出版以来,至1997年王树民的《中国史学史概要》由中华书局出版,以“史学史”名书的中国史学史著作,近二十种之多(注:参见朱仲玉《中国史学史书录续篇》,载《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4期。); 如果将上面说到的多种表现形式的著作统计在内,其数量当有百余种之多。全国各种学术杂志发表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论文,每年大致都在百篇左右(仅《史学史研究》季刊,每年发表中国史学史研究论文约在40篇左右)。在近二十年中以“史学史”名书的著作,各有特点,其中刘节的遗著《中国史学史稿》(1982年)、尹达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1985年)、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1986年)、吴泽主编(袁英光、桂遵义分撰)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1989年)等,学术影响更大一些。刘著是草创时期向建设时期过渡的著作,它一方面带着重点论述史家、史著的痕迹,一方面又已注意到考察史学发展中各个阶段的概况与特色。《中国史学发展史》是一部试图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和规律的著作,其突出特点是按照对社会性质的界定而阐述该社会的史学。白著是多卷本《中国史学史》的首卷,其特点是以长篇叙论阐述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任务和范围、中国史学史的分期等问题,而于先秦史学则明确提出了“历史观点的初步形成”和“历史知识的运用”等问题,颇具启发性。《中国近代史学史》是同类著作中较早问世的,且包含有比较丰富的资料。
    这一时期,另有几本著作是应当受到关注的,它们是:陈清泉、苏双碧等编辑的《中国史学家评传》(上、中、下,1985年),它评述了八十二位史家的生平、著述,其中颇多佳作。仓修良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凡三卷,1990年),它评介史学名著八十六种,亦不乏佳作。肖黎主编的《中国历史学四十年》(1989年),按理论、断代史、专史、国别与地区史编次,共收入三十六篇总结性或综述性文章,并附有关于台湾地区史学的专文。文章多出于研究有素的专业工作者,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周朝民、 庄辉明、 李向平编著的《中国史学四十年(1949-1989)》(1989年),本书的长处是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关于这个时期史学状况的资料。这几部书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了中国史学史研究,上起先秦,下迄当代,确已有了广泛的展开。
    就中国史学史某一方面作较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者,桂遵义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1992 年)、 吴怀祺的《中国史学思想史》(1996年),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时期,还有几部工具书或资料书,也是应当受到关注的。它们是:吴泽、杨翼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1983年);杨翼骧编纂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目前已出版第一册(1987年)、第二册(1994年);杨翼骧审定,乔治忠、姜胜利编著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1996年)。这几部书对于人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提供了许多方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们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史学史研究已有了相当厚重的积累。
    第五是加重了理论色彩。这一点,同下面要讨论的问题有关,兹不赘述。
    综上,可见近二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势头,是令人鼓舞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