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人史观 圣人被认为是有最崇高的道德和最高明的智慧的伟大人物,他们创制某种器物、某种文化、某种制度,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这种思想先见于《周易·系辞传》。《系辞上》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备物,立成器,都是指创制某种器物。这些器物的使用,给天下人带来便利。这是圣人的大贡献。《系辞下》说包牺氏经过观察、联想、研究,创造了八卦。以后的聪明人炎帝、黄帝、尧、舜等都在八卦思想指导下,创制了各种有利于人民的东西,如交通运输用的舟楫、服牛乘马、打猎用的弧矢、加工粮食用的杵臼、住宅宫室以及文化交流用的书契。 西汉初年思想家陆贾在《新语·道基》中说,历史的发展,是圣人造成的。他把圣人分为三个时期:先圣包括从伏牺、炎黄、尧舜禹到他们的臣子,首先创造了物质文明。中圣主要包括商汤、文王、武王、周公,他们制订了礼乐制度,建立了教育的体制。后圣指孔子,“后圣乃定五经,明六艺,承天统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都是圣人创建的……唐代的韩愈说:“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原道》)他认为有一个治理社会的道,这个道是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传承下来的。孟子以后没有人传,要由韩愈自已来传了。历代圣人承传着同一个治世之道,规定着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圣人之道,社会就没有光明,悠久历史就成了漫漫长夜。魏晋时代,有人说:“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嵇康:《难自然好学论》引)六经经孔子整理加工,对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贡献。这两句话在提倡学文化方面是有进步意义的。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圣人史观。总之,在历史上,杰出人物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无视民众的力量,显然是片面的。杰出人物要遵循天道(物理),顺应人心,才能发挥作用,建功立业。孤立的人物,无论是谁,都将一事无成。 四、理势史观 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古人不明白,就说是“命”。决定的。孔子:“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这个“命”,指神秘的客观必然性。这种神秘的客观必然性,还可以表述为“时”、“数”等,王充说:“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论衡·治期》) 有些思想家对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春秋时代的政治思想家管仲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当政者要发展生产,积累财富,根据是财富能吸引人口,留住人才,能提高精神文明。战国后期的政治思想家韩非根据人口增加、财富减少的事实来分析历史的变迁:“上古之世……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后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从人口与财富的增减来分析世俗的变化,圣人要根据世俗的变化进行不同的治理。韩非子把世俗变化概括为三句话:“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同上)他认为在争于气力的当今之世,就应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加强法制,令行禁止。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古代实行封建制是客观形势的要求,并不是圣人的意愿。“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秦始皇改封建为郡县,也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因此从汉至唐,郡县制颇为盛行。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继承了柳宗元关于“势”的说法,认为这“势”中有理,提出理势史观。他认为“势因理成”,“离理无势”。(《读四书大全说》卷九)理是法则、规律、道理,势是形势、趋势。这两方面决定历史的发展,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理势史观是反对天命史观的,也是反对圣人史观的。但是,理是什么内容,势因何而成,都没有具体的、详细的论述。 (责任编辑:admin)
|